第326章 先定关中,后取江南
明末逐鹿2025-07-29 11:263,472

  那么皇台极死后,为什么最后是福临继位了呢?

  原因很简单,福临的母亲大玉儿,蒙古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无论是出身,还是背后的势力,都要比贵妃娜木钟更强大。

  首先布木布泰出身蒙古草原,最大的部族,科尔沁部族的十万蒙古八旗骑兵。

  其次,布木布泰的亲姑姑是皇台极的皇后,历史上被称之哲哲皇后。

  另外她的姐姐海兰珠,是皇台极最宠爱的元妃。

  据说皇台极之所以生前一直没有立太子,就是想要立海兰珠的儿子为太子,只是可惜这位元妃和她的儿子,都在皇台极生前病逝夭折。

  传说皇台极因为爱妃和爱子的病逝,从而患病而死。

  除了皇宫这三位贵妃皇后,福临的舅舅吴克善,也是蒙古科尔沁的卓礼克图亲王。

  也是蒙古各部落之中,唯一被封为亲王的蒙古人。

  而吴克善控制的科尔沁部族,也是第一个投靠满清建奴的蒙古部族。

  也正是科尔沁部族投降了满清建奴,才让女真人打败了当时蒙古势力最大的察哈尔部。

  明末蒙古分裂成为多个部族,其中最大的部族就是察哈尔部,其次是科尔沁部,然后是阿霸垓部。

  明末的蒙古大汗,就是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基本统一了整个漠南蒙古地区。

  但在女真人的争斗之中,因为科尔沁的背叛,林丹汗兵败而死。

  科尔沁部落成为蒙古最大的赢家,家族两代三个女人,嫁给了皇台极为皇后,贵妃。

  同样吴克善的儿子,又迎娶了皇台极的儿子为妻。

  两家人成为亲戚中的亲戚。

  拿福临来计算关系的话,就是她妈布木布泰,她妈的姐姐海兰珠,她妈妈的亲姑姑哲哲,都嫁给了他爸皇台极。

  然后他表哥又娶了他姐姐为妻,然后他叔叔多尔衮,又娶了她妈妈的妹妹为妃。

  总之他爸妈两家人,就是亲上加亲,亲的你都理不清该怎么称呼关系。

  试想一下,背靠这么复杂关系的福临,要是不能继承皇位,那还有谁有资格?

  说白了,别说多尔衮反对豪格继位,就算多尔衮兄弟不反对。

  只要哲哲皇后,也就是福临即可称呼为妈妈,又可以称之为姑奶奶的哲哲说,让我这个儿子,亦或者叫外孙继位吧。

  估计整个朝堂都要慎重考虑一下才行。

  更别说还有无数的八卦花边新闻,说是多尔衮与大玉儿,也就是布木布泰有私情这类传言在。

  至于博果尔,虽然也有继承的资格,但她的母亲贵妃娜木钟背后的阿霸垓部族,比起福临背后的母族,差的十万步千里。

  就是豪格上,也轮不上他,而且当时的博果尔才一岁,还是一个奶娃。

  理清了福临背后的关系,也就不难理解。

  为何多尔衮和豪格相争皇位之下,最后却让他捡了个便宜了。

  支持福临继位,首先就可以获得科尔沁部族的拥护,同时也可以赢得后宫皇后的支持。

  其次,也能继续维持各个旗主之间的平衡关系。

  也符合四大辅政亲王的利益。

  反之,大家相互斗争不休的话,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这个时候的四大辅政亲王,代善,齐尔哈朗,多尔衮都是政治手腕十分成熟之人。

  他们绝对不允许,因为内斗导致金国分裂。

  哪怕是莽撞冲动的豪格,在这样的情况下,也都选择了妥协。

  这就是当时金国入关的政治生态。

  那就是内部虽然有斗争,但关键时刻,所有人都上下一心,一致对外。

  反观南明内部,都只剩下半壁江山了,他们还在内斗。

  而且明知内斗就要亡国,可那帮文官们,却坚持着亡国也要内斗。

  这就是南明转眼覆灭的根本原因。

  就像此刻,虽然福临还只是一个七岁儿皇帝,端坐在龙椅上就是一个儿皇帝。

  但是在接到山东多罗贝勒尼堪,和都统内大臣谭泰送来的六百里加急军报时。

  四大亲王,七大内三院大学士,却是心平气和的坐在了文渊阁内,慎重的商量起了关于山东的战事问题。

  “情况大家都知道了,接下来该如何应对,诸位大人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坐在左上首的多尔衮,面相清瘦,披着厚厚的貂绒大氅的他,整个人也是十分精瘦。

  但是他却有一双如鹰一样锐利的双目,浓浓的长眉,格外的有神采。

  说起来话来的多尔衮,不紧不慢,但却透着一股威严之气。

  “摄政王,前明蛮子,不过是一群绵羊,有啥好说的,派兵征伐便是,我大金兵强马壮,难道还怕那些明蛮子?”

  相比起多尔衮,肃亲王豪格的形象,就是截然不同的形象。

  身高八尺的豪格,不但身高体壮,满脸威严,说话的声音慷锵有力,一双虎目,隐含慑人的光芒。

  豪格为人性格急躁,好勇斗狠,这也是他不被朝中文官喜欢的原因。

  但是在年轻一辈的女真将领眼中,豪格却颇有人望,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有鳌拜和索尼两位年轻的后起之秀。

  “两线作战,智者不为,一旦受挫,后果不堪设想。”

  已经六十二岁的代善,淡淡的看了眼豪格,否定了他的提议。

  作为大金国的礼亲王,如今大金国如今辈分最高之人,执掌着两红旗兵马的代善,就是大金国的不倒翁。

  代善从小跟随老奴努尔哈赤骑兵造反,功勋卓著,战功赫赫,按理来说,他是比皇台极更有资格继承大金汗位的人选。

  但在努尔哈赤晚年,储君之争中,代善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那就是他跟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也就是多尔衮,多铎兄弟的母亲传出私情。

  这花边新闻可不是闹着玩的,要知道阿巴亥可是努尔哈赤最宠幸的妃子。

  而代善这时也是努尔哈赤实际上的长子,因为嫡长子褚英早被杀了。

  手握兵马,又有继承权的儿子,竟然跟自己妃子有私情。

  这是要做什么?

  是要造反,谋杀亲爹吗?

  努尔哈赤得知这个传闻后,虽然没有查出实际证据,但却直接废除了代善继承人资格。

  同时也把看好的多尔衮,排除出了继承人资格。

  如此一来,当时颇为隐忍,有颇有人望的皇台极,成为了大金国可汗的继承人。

  值得一提的是,大金皇帝这个称呼,也就是大清建国称帝,是皇台极继位之后,才确定的国号。

  之前建奴的国号就是金国,也不叫皇帝,而是称可汗。

  因为代善的搞了老奴的小老婆,不但让自己失去汗位,也连累了多尔衮,以及他母亲阿巴亥直接被殉葬。

  年轻时候的代善,长得白白净净,风流倜傥,是女真人之中,少有的文武双全的王子。

  即便如今年过六十,虽然两鬓发白,但代善脸上的轮廓,依旧能够看出昔日的俊朗风采。

  代善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执掌两红旗几十年,除了他高超的手段,敏锐的政治嗅觉外,还有一点,就是他的儿子,孙子人才辈出。

  他一生有十几个儿子,其中有五子封王,而且都是凭借军功封王,可见这些儿子战功之大。

  其次他的孙子之中,也有多人封王,同样也是凭借军功获得封赏。

  而且还有多么子孙,战死在沙场之上。

  辈分高,功劳大,实力强,还从不觊觎皇位,这样的人,那个皇帝能不喜欢这样的臣子?

  而这就是代善制胜的法宝,高居庙堂无人能够撼动地位的原因。

  他这一开口,豪格便识趣的闭嘴了。

  郑亲王齐尔哈朗,是皇台极的铁杆追随者,只要是皇台极的儿子做皇帝,他就坚定支持。

  “礼亲王说的是,现在我们的国策,是占领中原,夺取关中,经略巴蜀。”

  “征伐江南为次,眼下河北,山西刚定,需要时间治理,只有民心归附,才能长治久安。”

  “我们现在的国策是为前明崇祯复仇,这个时候不说两线作战。”

  “一旦我们与明军死磕,我们喊出为前明崇祯复仇,拉拢人心的口号就会失去效应。”

  “所以我认为,可以暂缓对山东的军事进程,集中力量打垮李自成,歼灭张献忠,赢得南明朝廷支持。”

  “让南明坐看李自成,张献忠灭亡,我们则可得半壁江山。”

  开口的齐尔哈朗,这话倒不是他提出来的。

  这个战略部署,最早是内秘院大学士范文程提出来的。

  此次入京之前,内秘院大学士洪承畴,提出更具体的战术。

  那就是打着为前明崇祯报仇的旗号,联合明朝的力量,先消灭为祸大明几十年的流寇李自成和张献忠。

  从而占领中原地区,再举国南下,一举伐明,统一天下。

  为什么要先打李自成和张献忠呢?

  原因很简单,明朝是正统,崇祯也不是亡国无道之君,但他却被李自成的流寇逼死了。

  天下士族百官,黎民百姓对于李自成憎恨已久。

  这个时候满清入关,属于异族入侵,敌对关系更甚。

  如今满清提出为明朝皇帝报仇,就可以获得天下人支持,也可以减轻南明的敌意。

  打山东也是满清,想要试探南明的实力,看看南明的态度。

  如今既然南明战力还在,那就先言和,执行西进战略,经营中原,关中,夺取巴蜀,进而扫荡南方,一统天下。

  “奴才承蒙先帝厚爱,愿为圣上分忧,自请前往开封坐镇,主持招降,谈判事宜,以稳定南明朝堂。”

  “为我大金夺取关中,巴蜀,河西争取时间。”

  紧接着洪承畴一弹衣袖,双膝跪地请缨道。

  这个老汉奸,投降建奴之后,可是立下盖世奇功,力主入关,征伐大明,制订的战略战术,就是他提出来的。

  “洪大人忠心体国,实乃我大金的股肱之臣。”多尔衮对于洪承畴也是欣赏有嘉,与代善,齐尔哈朗对视一眼的他。

  随即向上首的皇帝福临奏道:“圣上,臣举荐洪大人领兵部尚书,内秘院招抚大学士,总督河南,山东军务,率军五万驰援尼堪,全权负责山东战事。”

  “另外,请封肃亲王为靖远大将军,统军五万前往关中,协助阿济格,多铎拿下长安,挥师进攻巴蜀,夺取成都。”

  “准奏!”奶声奶气的福临,虽然对国事一窍不通,但他却记得额娘说的话,那就是朝堂议事。

  凡是摄政王的奏请,一律同意即可。

继续阅读:第327章 济南城攻防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