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制订战略,调兵遣将
明末逐鹿2025-07-28 17:252,348

  参军府署衙内的各曹主事,听到韩烈突然宣布军令,无不是正襟而坐。

  “弘光元年,八月十六日令。”

  “权任忠勇军总兵李岩,出任山东,河南、江淮三镇提督。”

  “节制忠勇,忠武两军,以及山东都司营,兖州守备营,归德守备营,徐州守备营,登莱都司营各部人马。”

  “忠武军总兵王希贤,出任三镇副提督,协助李岩,调任归德府驻防。”

  “军令传达之日,即刻生效。”

  “军中所需钱粮,由山东布政司行省调拨,不得延误。”

  韩烈说完第一封军令,顾炎武把写好的军令,递到韩烈手中用印。

  “孙思克,进行封存,随后一起六百里加急发出。”

  说罢,韩烈继续说道。

  “调令:忠义军总兵杨衍,神武军总兵张名振,率军秘密南下,由凤阳过境,从庐州府渡江,由太平府进入徽州府。”

  “沿途行军,军纪要严,速度要快,九月二日前,必须赶到徽州境内待命。”

  “如有失误,按延误军机处置。”

  下达完命令之后,韩烈检查过后,用印交给孙思克封存。

  “即刻派人六百里传达下去,不得延误。”

  “卑职遵命!”孙思克躬身而退。

  韩烈表情严肃扫过在座的署官一眼,沉声道:“这是重要军机,出了署衙,严禁私下传播。”

  “如有发现泄露消息,按谋逆论罪。”

  “谨遵大将军军令。”顾炎武率先起身拜道。

  其余参军府各曹主事,纷纷起身应道:“谨遵大将军军令。”

  “余主事,明日你去户部对接,督促户部把钱粮,调往安庆,池州两地。”

  “卑职遵命。”户曹主事余怀拱手回道。

  “顾主事,明日你去兵部对接,督促关防,调令落实到位。”

  “卑职遵命。”兵曹主事顾炎武起身应道。

  “李主事,你去工部对接,调配武器甲胄,攻城器械。”

  “卑职遵命。”工曹主事李颙恭声回道。

  “其余各曹,做好分内之事,不可怠慢。”韩烈沉声而起,宣布了会议结束。

  这边事情刚安排好,吴六奇来报道。

  “大将军,黄毓祺,杨廷麟奉命来了。”

  “请他们去我的会客室。”

  韩烈点点头,起身走了出去。

  黄毓祺是参军府长史,现在还兼着礼部郎中,故而基本在礼部办公。

  杨廷麟现在更是从兵部职方司郎中,升任了兵部右侍郎,成为兵部的三号人物。

  实际是二号人物,孙传庭是兵部尚书,现在他不单单是东阁大学士,成为宰相之人。

  更在安庆督师,兵部之事,如今都是左侍郎张国维和右侍郎杨廷麟在主持。

  “参见大将军!”

  正在会客厅内喝茶的二人,见到韩烈入内,连忙起身行礼。

  “不必多礼,坐下说话。”韩烈点点头随和的说道。

  “今年的秋收工作,基本完成,我看了户部的账册,以及山东,江淮送来的账册,总体都还不错。”

  “浙江今年在金华,湖州,绍兴三府,种植的玉米,土豆收成喜获丰收。”

  “番薯预计还有一个月才能丰收,祁军门(韩烈岳父祁彪佳)的公函,也做了详细的汇报。”

  “秋粮现在是有了,军费目前也充足。”

  “我准备在九月十五日前,发动九江战役,收复江西失地,夺回九江这座军事要地。”

  韩烈这话一出,黄毓祺和杨廷麟二人,无不是神情一震,神情既有激动,也有疑虑和不解。

  “主公,主动出击,卑职能够理解。”

  杨廷麟有些激动的说道:“只是属下不解,为何不发起河南战役,而攻打九江呢?”

  黄毓祺也点头道:“北伐中原,天下奇功,如今中原关中沦陷,京师也落入建奴之手。”

  “从政治角度来说,收复河南,北伐中原,难道不比九江,江西更有利?”

  韩烈微微一笑,说道:“这个问题,在内阁的时候,诸位阁老也都说了。”

  “史阁老和倪阁老也都情绪很激烈,他们都认为收复开封,或者北进沧州,直捣燕京,更附和人心所向。”

  “但是,我要说的是,满清建奴不是李自成,也不是张献忠这样的流寇队伍。”

  “如果现在的京城,是李自成占据,我会毫不犹豫的率军直扑燕京。”

  “然而,现实是满清建奴,他们比前朝蒙元更可怕,比两宋时期的辽金更强大。”

  “这半年来,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来说,建奴已经启用,并重用了大量汉官。”

  “我们所熟悉的汉贼洪承畴,以招抚大学士,兵部尚书,总督河南,河北军政事务。”

  “宣府总督吴孳昌,山西巡抚李鉴,保定总督佟养量。”

  “陕甘宁总督孟乔芳,湖广总督罗锦绣,这些人可都是汉官。”

  “甚至他们还仿照我大明,设立了内院大学士,六部尚书多出汉官。”

  “现在他们一手握着屠刀,一手拿着马鞭,正在北方均田地,安抚民众。”

  “又在边境布防重兵,这是要亡我国家,灭我文明啊。”

  韩烈说到这里的是,神情严肃,表情凝重顿了顿,继续说道。

  “今后的战局,必然是持久之战,绝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获胜。”

  “自古以来,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襄阳。”

  “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就不能考虑眼前的得失。”

  “九江,襟三江而带五湖,更是江西的门户,对于南都来说,九江就好比悬在头上的利刃。”

  “我要是率军北伐,九江,武昌清军南下,攻击南都,长江中游的安庆,庐州,池州,徽州,太平必然战火四起。”

  “南都随时面临攻击,腹背受敌,兵家大忌。”

  “要想要北伐,必须收复湖广和江西,最次也要收复九江和江西。”

  “眼下清军冬季攻势还未展开,我们先出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我的计划是在开春前,收复九江和江西,把湖南连成一片,至少要把敌人赶回长江北岸,收回武昌和荆州两座重镇。”

  “从而保证长江水路畅通,从而沟通云贵川联系,为朝廷积蓄更多,更大的力量。”

  韩烈的考虑和战略布置,主要来源他是后世之人,看得更加长远。

  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都认为满清建奴,没有统一天下的眼光和实力和轻视了他们。

  “大将军高瞻远瞩,属下佩服。”

  杨廷麟和黄毓祺都是聪明人,很快就明白了韩烈的意思。

  “杨廷麟,我会推荐你以兵部侍郎身份,坐镇徐州督师,九江战役发起后,你要给我做好北方后勤这个大总管。”

  “协助李岩,王希贤,配合袁枢,熊汝霖守好北方防线。”

  韩烈见他们二人明白自己心意,遂把叫他们二人的来意说了出来。

  “请主公放心,属下一定不负所托。”杨廷麟拱手应道。

  “黄毓祺,你明日去一趟安庆,把我的意图告诉孙传庭和刘汉儒,让他们做好配合工作,准备佯攻九江江北之地。”

  “属下明白。”黄毓祺欣然拜道。

继续阅读:第413章 家中设宴,款待女宾客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