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睢阳态势,周庄之战
明末逐鹿2025-07-28 17:263,258

  屯驻在周庄的明军,是韩烈帐下的忠武军,所部三万人马由总兵王希贤所统率。

  其中还有万骑军一部五千骑兵,两支军队兵力虽然只有三万五千人。

  但是这支军队,却是名副其实的精锐之师。

  实际上周庄的明军,只有两万五千人马。

  因为忠武军右军营,以及后军营一部,约一万人马,一直在周庄至虞城之间往返,虚张声势的制造大军云集的假象。

  不过,虞城这个时候,还有一支上万人的兵马驻防。

  统兵的是登莱总兵陈永福,也就是陈德的父亲。

  早在战斗打响之初,韩烈就抽调他统率登莱卫所的一万地步部队,负责驻防虞城,主要是负责军需后勤保障安全。

  “王总兵,建奴五万兵马,正朝营地而来,看来建奴这次前来,是想进一步试探我们蓄势啊。”

  接到消息的万骑军主将,总兵官崔定国,参将陈德联袂来到王希贤的中军大帐。

  这个时候王希贤的中军大帐内,前营参将柏永馥,左营参将虞绍勋,后军营参将杨彪,中军营游击将军胡得功等人。

  皆已经在大帐分左右就坐,针对建奴主动来袭,大家围坐一起,展开了讨论。

  “派斥候查清建奴身后,是否还有兵马。”

  王希贤吩咐中军营游击将军胡得功道。

  “卑职遵命。”胡得功是韩烈打凤阳期间,归顺的明军将领,现在主要是协助王希贤负责军务事宜。

  “两万五千对阵五万,兵力虽然不占优势,但我们依托营寨,由火炮为凭仗,加上我军将士顽强的斗志,悍勇的战斗力,此战必胜。”

  王希贤帐下有柏永馥,虞绍勋两员悍将,帐下兵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加上他本人又是边军出身。

  对于战场上的厮杀决战,他不但不会畏惧退缩,战斗反而会激起他的热血。

  “请王总兵下令吧。”

  大帐内的众将,也是斗志昂扬,齐声高喊请战。

  “诸位将军稍后,还有一个好消息,我要告诉诸位。”说罢王希贤拿起桌案上的信笺,看着众人轻松的说道。

  “昨夜大将军派人送来一封密令。”

  “前日夜里,大将军率领一部人马,已经撤离兖州,回返虞城而来,预计明后两天就会抵达前线。”

  “其次,大将军在兖州境内,先后打了两仗,斩杀敌军多名大将,歼敌四万余人。”

  “战果辉煌,已经牢牢把建奴亲王多铎,牵制在了兖州境内。”

  “大将军此次返回,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准备吃掉睢阳城外的建奴。”

  “所以,今天这一仗,咱们不能打,先示敌以弱,让清军看不出我们虚实,这样大将军抵达后,才能一举展开反击。”

  王希贤这番解释之下,帐内众将虽然有些遗憾,不能立即出战,但得知韩烈在兖州的战果,以及即将抵达前线。

  众将却无不是精神为之一震。

  “既然大将军要来了,那咱们再忍忍,让建奴鞑子多活两天便是。”

  陈德张口一句话说出,众将无不是露出轻松的笑容。

  “话虽如此,但咱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王希贤笑着说道:“现在有请诸位将军,回到自己的岗位,镇守营寨,应对建奴的攻击。”

  “务必守好营寨,可别大意失荆州了。”

  “谨遵王总兵军令。”众将纷纷起身告退。

  位于睢阳城东的周庄,从整体地形来看,也是一块平原地貌。

  但站在周庄这片来看,则要略高于周围地形。

  因为这是一个乡镇,住着一千多户百姓,足有近万人口。

  围绕着周庄境内有两条过境河流,若乡镇所在区域,要是处于低洼地带,那必然容易遭遇洪涝。

  这也是王希贤和崔定国率领的兵马,会驻扎在这片乡集的原因。

  陈锦率领的五万兵马,从睢阳城下出发,二十里地走了一个多时辰,大军抵达周庄外围时,已经是下午申时,也就是下午三四点的时候。

  “陈将军,明军结合周庄乡集结寨,东西两个出口,都有火炮,南北有土墙和栅栏构成的防御墙体。”

  “若是他们不出战,咱们只能从东西两个方向进攻。”

  汉军都统刘良臣,虽然名气不大,出身辽东边军的他,早在崇祯初年,就在大凌河一战后,投降了建奴。

  并且成为建奴军中,颇有名气的汉军都统。

  而且他还是乾隆编撰的贰臣传榜首人物,可见这个人有多不受乾隆待见。

  其次,他的大哥叫刘良佐,这可是南明赫赫又名的江北四镇之一。

  刘良佐后来投降了满清,背叛了大明,这其中不得不让人怀疑,有刘良臣在其中穿针引线的功劳。

  前些天刘良臣率军来试探过周庄情况,结果被陈德,柏永馥,虞绍勋三人率队杀得大败而回。

  故而对于周庄的明军营地,他倒是颇为熟悉。

  “此地地形开阔,适合大军展开,我军兵马众多,可以同时展开攻击。”

  “唯有如此,才能试探出,周庄的明军兵力和战斗力。”

  陈锦这次率军前来,倒不是为了消灭周庄的明军而来。

  而是是试探周庄的明军兵力和战斗力。

  谭泰认为周庄的明军,只是一支明军偏师,主要是牵制和袭扰睢阳城下的清军,他若不倾尽全力展开攻击。

  又岂能试探出明军的真实情况呢?

  “传我军令,刘良臣你率一万人马攻打东面,孔希贵你率领一万人马攻打西边。”

  “马得功,田雄你二人,各率五千人马,佯攻南北两面。”

  “孙定辽你与我坐镇东门外,负责接应和观察敌情。”

  在周庄三里外,停下脚步的陈锦,策马围绕周庄一圈,观察完情况的他,随即召集众将,下达了进攻指令。

  军中众将在陈锦的军令下,齐声答应一声,各自率军浩浩荡荡,杀奔周庄明军营地而来。

  大军出发之后,陈锦对孙定辽道:“明军营寨壁垒森严,防御坚固,轻易之间,怕是难以攻克。”

  “而且从营寨规模来看,显然难以屯驻十万人马。”

  “现在看来,我们可能确实上当了。”

  孙定辽点点头附和道:“陈都统说的是,周庄东西长不过五六里,南北更是只要四五里,这样的乡集不可能屯驻十万大军。”

  “而且若是明军真有十万人马,完全可以打通睢阳东门,与城内守军形成攻守之势,完全范不着在此按兵不动。”

  陈锦和孙定辽都是辽东边军出身,而且是老相识。

  二人都是在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后,投降的建奴皇台极。

  如今陈锦官至汉军正蓝旗都统,孙定辽官至汉军镶红旗副都统,二人现在属于清军之中的高级武将。

  “是啊,之前我们都认为,明军还在集结,却没有想到,明军玩的的空城计。”

  陈锦也是神情凝重,前些天探子来报,虞城到周庄的路上,明军兵马往来不绝。

  当时他与刘之源推算,是明军各方人马,正在往睢阳增援而来。

  加上前些天刘良臣率军试探,又被铩羽而归。

  这就导致刘之源,陈锦误判了形势,认为明军主力在虞城集结。

  但现在明军在兖州方向,连番出击,竟然把豫亲王多铎的精锐,围歼了好几万人。

  而眼前的情况,也基本可以确定,周庄的明军,明显没有十万人马。

  二人说话之间,前方战事也随之打响。

  周庄东西二门,之所以称之为门,是因为明军建立了营门,本来庄子上是没有门的,只要一些夯实的土坯墙体罢了。

  “轰隆!”

  “轰隆!”

  “轰隆……”

  忠武军后军营的三十门红夷大炮,加上二百门轻型臼炮,几乎是同时发射出一轮齐射。

  红夷大炮的炮弹,划过天际,落在清军阵地上,掀起一片热浪,以及滚滚的烟尘。

  东门外的汉军都统刘良臣,策马立于军阵后方,看着前方猛烈的炮火,也是眉头紧皱。

  刘良臣虽然也是汉军都统,但他的职务却没有陈锦重。

  而原因是陈锦身上还有一个官职,那就是内秘院副理事官。

  这个官职属于女真文官职务,相当于内秘院大学士下属的佐官,品阶虽然不高,但职权却很重。

  因为拥有这个官职,陈锦进可为统军大将,退可出任一省督抚。

  由此就不难看出陈锦职权的含金量了,要知道文官统兵,自宋代到明朝,那都是稀疏平常的事情。

  反之,武将兼任督抚,坐镇一方的,则是凤毛麟角。

  不是武将之中没有这样有能力的人,而是朝廷政策不允许武将统兵,还有地方财政和执政大权。

  刘良臣之所以皱眉,倒不是被明军的火炮吓到了。

  而是他前几天率军出战时,曾在明军营寨外,与明军交过手。

  当时他率领三万人马列队叫阵,明军两万人马出战,双方斗将叫阵下,明军大将陈德,虞绍勋,柏永馥先后出战。

  斩杀了他帐下五员偏将,导致他帐下兵马,对于明军产生了一定的畏战心理。

  “队形散开,以扇形阵势推进,敢有后退者,斩!”

  横刀立马站在军阵后方的刘良臣,距离周庄足以三里地,虽然这个距离,尚在明军的炮火射程之内。

  但实际上这个时候,明军的红夷大炮,主要攻击点是在两里范围内,所以刘良臣倒是不担心自己会被炮火炸伤。

  一万汉军旗的人马,在刘良臣的命令下,摆开队列,三三两两呈攻击队形,举着盾牌,弓弩,刀枪,冒着炮火一路高喊着发起了冲锋。

  与此同时,其他几个方向的汉军旗人马,也同时发动了冲锋。

  方圆十几里地面,炮声隆隆,喊杀声震天,两军人马加起来七八万之众,这样规模的战争,注定是一场惨烈的战斗。

继续阅读:第357章 围绕周庄展开的部署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