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下达军令,奇袭宿州
明末逐鹿2025-07-28 18:073,402

  “徐参军拟令。”

  韩烈略作沉思,沉声下令道。

  “李岩率领忠勇军留守砀山,负责后方补给统筹,以及沂州守备营,兰陵守备营,济州守备营,归德卫的指挥大权。”

  “所部前后,左右四营人马,随忠武军,忠义军向徐州开进。”

  “要大张旗鼓,打出山东镇旗号,把声势搞起来。”

  “大军过了萧县之后,王希贤你率领忠武军,迅速脱离大部队,转道南下,日夜兼程,夺取泗州。”

  “杨衍,你率领忠义军各部继续向徐州进发。”

  “但是可以日行十里,以麻痹徐州方面之敌。”

  “于四月二日前,秘密转道,前往泗州汇合。”

  “忠勇军各营人马,撤回砀山,扼守要道,保障后勤补给,防止高杰反扑归德,兰陵,沂州。”

  “火炮营立即返回鱼台补充火器弹药。”

  “待火器营从临清关赶到鱼台后,你们两营迅速占领丰沛二县。”

  “等候进一步指示,我今晚亲率中军骑兵营,奔袭宿州。”

  韩烈下达完命令,看向徐作霖道。

  “命令重复一遍,誊抄用印,传达给各军主将手中,下发各营参将,游击。”

  “是,大将军。”徐作霖双手捧着军令,重复了一遍,誊抄了几份,交到了了李岩,王希贤,杨衍,杨朴,崔定国五人手中。

  安排好作战命令,韩烈让陈长林,叫来了斥候营的千户谢山,百户范忠。

  谢山原是归德卫的百户,因为人机灵,善于伪装,而受到归德卫指挥使田忠赏识,从而被田忠推举,出任归德卫千户。

  韩烈当初在归德卫百户以上官吏任命上,为田忠站台时,发现谢山的能力。

  随即把他调到了郭虎的斥候营,担任了千户。

  这几个月来,谢山率领的斥候,一直在李岩军中效力。

  之前李岩在徐州战败期间,就是他及时发现卜从善的兵马,正在秘密向徐州靠拢,第一时间向李岩传递出了军情。

  这才让李岩率军,在敌人合围之前,从徐州城下退了出来,从而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危机。

  如果当时没有谢山的情报,李岩即便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从高杰,卜从善,刘良佐三支大军的包围圈中突围出来。

  斥候营的指挥使郭虎,目前留在了济州,韩烈让他与济州守备营守备严忠。

  两人一个负责济州城防,一个负责济州内务,监视太子朱慈烺身边的人,看看那些人有意动。

  斥候营隶属韩烈的亲卫营,人数只有五百二十三人,名字都在亲卫营的花名册上。

  郭虎为营指挥使,谢山为千户,另外还有三个百户,分别是范忠,卢力,苏华。

  这三人都是韩烈亲手挑选出来,并进行过专业训练的斥候人才。

  就像郭虎这个韩烈的老部下,就是韩烈一手培养出来的。

  “卑职参见大将军。”

  谢山和严忠二人,平日里没有任务的时候,都在亲卫营待命。

  但是他们在亲卫营的时候,脸上都戴着面具,除了韩烈外,亲卫营也就是李牟,陈长林二人,知道这些人的身份。

  这些斥候营的暗探,都是凭借腰牌进出营地。

  在营地之内,他们从来不以正面目示人。

  反倒是离开营地之后,他们才会摘掉面具,以各种身份和面孔,出现在世人面前。

  斥候营的探子,脸上戴的面具,是一块漆黑的皮具,看起来很普通,丝毫不起眼。

  与中军骑兵营将士,戴的诡异彩色狰狞面具,有着本质的区别。

  此刻,谢山和范忠接到韩烈传令,头戴着连体的披风黑衣,脸上戴着漆黑的面皮面具,快速来到了韩烈面前。

  这种漆黑的面皮面具,看起来与真人皮肤看起来差不多,都是用马皮或者羊皮制造而成,戴在脸上不显眼,也不会很难受。

  “不必多礼,你二人现在各率一队斥候,深入宿州,泗州,徐州方向查明,监视敌军行动迹象。”

  “随时向本将军进行汇报。”

  在韩烈的吩咐下,谢山,范忠二人拱手一拜,迅速带着手下的斥候,分批离开了砀山大营。

  当天夜里,韩烈亲率中军骑兵营的七千骑兵,一人双马,外加亲卫营的一千将士。

  八千人马悄然离开砀山城,转道夏邑,由永城直插宿州。

  虽然这条路线,绕道了一百多里,但沿途基本都在韩烈势力范围之内。

  夏邑和永城都是归德府下辖的县城。

  除了永城,沿着濉溪河北岸,走一百二十里,便可直达宿州城下。

  八千骑兵昼伏夜行,两天之后,韩烈率领的人马,于三月一日凌晨,抵达宿州城北二十里外。

  一个叫王庄村的村落。

  这里原本是一个宁静祥和的村庄,自卜从善率军进驻宿州之后,村里的两百多口人,一部分逃难而去。

  一部分被掳走,如今偌大的村庄内,只有十几个老弱病残,苟延残喘在村子内生活。

  对于韩烈这支深夜入村的军队,村内的这些残存百姓,无不是瑟瑟发抖,禁闭门户,躲在了家中。

  进驻村子后,了解到村里的情况。

  韩烈随即吩咐随军参军刘楗,千户陈长林带人,给村里的百姓,每家留了十两银子,一石粮食。

  军队刚进驻王庄村,谢山带着两名斥候,早就村庄等候。

  村里的情况,也正是谢山汇报的,韩烈才知道村里的情况。

  十两银子和一石粮食,虽然不多,但足够村里这些幸存的老弱病残,每家支撑到秋收。

  眼下正值春耕时分,待他收复宿州,恢复治理,村里的百姓恢复春耕,生活也一定会重新好起来。

  韩烈虽然仁义,爱护百姓,但他也深知,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的道理。

  “大将军,宿州守将葛汝芝,曾被朝廷任命为宁夏总兵,副将罗泰,是原陕西抚标营游击。”

  “关中失守之后,二人逃往平阳府,跟随卜从善作乱。”

  “根据这几天,卑职在城中的调查,葛汝芝好色贪财,是个兵痞。”

  “罗泰为人严谨,对待百姓颇为维护,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将领。”

  谢山说到这里,顿了顿继续说道。

  “宿州目前有一万守军,分守各城城门,每班城头有一千人,日夜轮流驻防。”

  “城门每天巳时才开启,日暮前关闭。”

  “正午时分,城门守军吃饭时间,防守最为松懈。”

  “因为一千人用饭,没有安排轮流值守,去晚了的人,饭菜就会被抢光,因此一到放饭时间。”

  “城头的士卒,就会一窝蜂冲下城头,前往城下营地抢饭。”

  谢山打探到的这个消息,对于韩烈来说,简直就是城门钥匙。

  有了这把钥匙,锁死的城门,对于他来说,无疑一推便开。

  “干得不错,给你记一功。”

  韩烈赞赏的点点头:“这些天辛苦你了,好好下去休息。”

  “谢大将军。”谢山退下后,韩烈立即对李之芳和李牟吩咐道。

  “李牟从现在开始,由你率领亲卫营,对村庄外围严密封锁,任何人不得进出。”

  “李之芳,你去传令崔定国,告诉他,所有将士,从现在开始,人马都进入蛰伏,不得发出一丁点声响,更不能升起半点炊烟。”

  “天亮之后,我会新的作战命令下达。”

  韩烈原本是打算天亮前,寻找机会对宿州展开袭击。

  但现在既然获悉宿州城头守军,正午时分会有抢饭的松懈时间。

  这对于韩烈来说,无疑是最佳机会。

  大白天大队人马,虽然无法直接推进到城门口。

  但是派出小股部队,扮着商队,趁机靠近城池,进而抢占城门,这显然是能够轻松做到。

  虽然心中有了部署,但天亮之后,韩烈还是带着陈长林,李之芳两人,悄悄来到宿州城外,观察了一下城门的地形情况。

  经过实地考察,韩烈发现宿州城北,城南外地形开阔,城头之上,一眼能够看到数里外的行人。

  城东方向,虽然有稻田,林地但也同样很容易看到城外的情况。

  惟有城西方向,丘陵树木葱郁,十分利于隐蔽踪迹,站在城头的视线,最多能够看到三里外的人影。

  五里之外的树林内,只要不是大军冲锋,城头基本是看不到行踪。

  “大将军,西门最容易突破,可先派三五十人,接近城门。”

  “再派出五百精骑,在林间接应,城门一旦得手,五百精骑迅速杀出,一息时间足够赶到支援。”

  “主力兵马,刻在五里,十里外分批隐伏,进而持续出击,一举夺取城门,扩大战果。”

  李之芳这个举人,跟在韩烈这段时间,无论是弓马骑射,还是战略战术,都进步神速。

  这就是读书人和不读书的区别。

  陈长林跟随韩烈最早,但因为他不喜欢读书,只喜欢冲锋陷阵,这就导致他空有勇猛,却缺乏智谋。

  李之芳锻炼几年,无论是为将为帅,但能够胜任,但陈长林嘛,也就能够担任一个先锋大将。

  “邺园说的不错,就按这个部署执行。”

  韩烈点点头,翻身跨上白龙驹的马背,三人快速返回了王庄村。

  “老崔,一个时辰后,兵马分批往城西方向进发。”

  “张国柱,陈德你二人,抽调三十名精干好手,扮做商人,往西门进发,趁机夺取城头。”

  “王遵坦,你率领五百精骑,随我行动。”

  “正午时分,准时对宿州西门展开奇袭。”

  回到王庄村,韩烈召集崔定国,以及他手下的众将,围绕宿州的战斗,进行了一番布置。

  正午时分,随着一声梆子声响。

  宿州西门城头上,早已经等待着放饭的一千值守士卒,几乎在梆子声响的第一瞬间,便一窝蜂的冲下了城头。

  城门楼上值守的千总,对于这样的情况,早已经习以为常。

  “走,咱们也开饭去。”拍了拍手的千总,招呼着左右几名把总笑道。

  “高千总,有一队商队过来了?”正当众人准备离开城门楼上时,一名把总看到城下,缓缓靠近的商队,扬声喊了句。

  “随我去看看,打扰老子吃饭,不让他们放点血,老子可不高兴。”

  那高千总一脸阴笑着,带着众人快步走下了城楼。

继续阅读:第200章 夺取城门,攻占城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