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王燮监军,李自成的问题
明末逐鹿2025-07-28 17:263,245

  在颍州待了两天,等王燮赶到时,韩烈王燮隆重的介绍给了李过,高一功等人认识。

  “诸位将军,王监军是进士出身,他是忠贞军,是负责思想教育,监督军纪工作。”“我希望大家能够配合他的工作,大家欢迎。”

  为了让王燮能够在军中站稳脚跟,韩烈召集众将,亲自为王燮站台。

  介绍完王燮的韩烈,带头鼓掌,表达对他的支持。

  “欢迎王监军。”李过,高一功,郝永忠等人,纷纷起身鼓掌,向王燮表达欢迎和支持。

  关于监军使一职,李过和高一功等人虽然多少有些抗拒。

  但也明白,这是朝廷的底线。

  他们这么一支投诚过来的军队,忠诚度自然需要时间来考验。

  监军使就是来考验他们的,如果他们连这个考验都通不过,那么何谈信任和忠诚呢?

  “感谢大将军的信任,让我来做这个监军使。”

  王燮在鼓掌之下,作揖向众人一拜,朗声说道。

  “今后大家就是同僚,希望今后大家多多指教,在工作之中,若有得罪之处,也请多多海涵。”

  “我是一个文人,文人嘛,喜欢动口,不喜欢动手,因为动手打不过。”

  “所以啊,在此请诸位将军,今后要是被我说教了,千万忍住,别动手哈。”

  “哈哈哈……”

  王燮风趣的话,引得在座的众将,无不是开怀大笑了起来。

  王燮这次上任,只带了两名文吏,不是他招募不到人手。

  而是他知道,自己就算带一百人来赴任,也斗不过李过和高一功这帮人。

  与其这样,不如先示弱,先了解这支军队情况,等休整整编结束后,再按照计划,从江淮讲武堂,以及彭城书院。

  招募一批学员,充实帐下,安插到基层担任队官,把总等职务,从而为韩烈牢牢掌握住这支军队。

  “多余的话我就不讲了,你们先休整,自我整训十天。”

  “完成整训之后,待户部钱粮,工部器械送到之后,下一步就是扩编,兵力编制定为三万。”

  “但必须要严格筛选,宁缺毋滥,我需要的是一支精锐,而不是乌合之众。”

  韩烈接下来,做了总结,强调了一些纪律要求。

  虽然只是短短几天相处,李过,高一功诸将,却也清楚的明白,韩烈是个务实之人。

  不拘小节,胸怀开阔,这些都是韩烈身上表现出来的特性。

  同时,雷厉风行,做事严谨,也是韩烈的做事风格。

  “明早,我就要赶回京城,忠贞军的建设,就拜托给诸位了。”

  在众将的注视下,韩烈定下离开的时间。

  “请大将军放心,卑职等自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李过,王燮众将,纷纷拱手应道。

  吃过午饭,在李来亨的陪同下,韩烈来到高桂英居住的驿馆,正式进行了拜访。

  来了颍州几天,因为忙着军队的事情,韩烈还是第一次来拜访。

  高桂英作为李自成的正妻,大顺的皇后,身份地位在义军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加上高桂英为人贤明,在将领之中也是颇有声望。

  李自成如今虽然死了,但他的旧部,很多大将都还在坚持抗清。

  李过,高一功就不说了。

  现在李自成帐下的中权亲军,权将军刘宗敏战死,田见秀被清军俘虏。

  但帐下的大将张鼐,袁宗第,刘芳亮,谷可成等将领,却都还活着。

  这股人马这会拥护着李自成的三弟李自敬,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夔东山区。

  也就是说有高桂英在,这支人马是很容易争取拉拢过来。

  同样,李过,高一功这些人,对于高桂英也是无比尊重。

  只要高桂英对朝廷有归属感,这帮人的忠诚度也会相应提高。

  所以善待高桂英,这显然是百利无一害。

  事先接到消息,得知韩烈来拜访。

  高桂英也在驿馆门口,领着一队女兵迎候。

  没错,高桂英身边有一对女兵,这些女兵可不是花架子。

  个个身体健硕,肩背弓弩,腰悬刀剑,一个个面容黝黑,身穿甲胄,站姿挺拔,气势之上一点都不输于那些男兵。

  看着这队一百多号人的女兵,韩烈虽然不至于心中发怵。

  却有种昔日刘备在江东,迎娶孙尚香之感。

  “民妇高桂英,见过大将军!”

  随着高桂英一声行礼,左右两排站立的女兵,齐声拜道。

  “参见大将军!”

  “高夫人有礼了,晚辈韩烈见过高夫人。”

  韩烈今日来拜访,穿着一身襕衫儒服,束发而冠,也没有携带任何兵器,一身袍服打扮,就像一个翩翩公子。

  正如他口中所说,他今天就是以晚辈身份而来。

  论年龄他与李来亨一般大,时年也不过二十五岁。

  高桂英虽然只比他年长十岁左右,可论辈分人家是李来亨的祖母。

  即便韩烈与李过,平辈论交,辈分也低一头不是?

  “大将军是贵客,身份高贵,民妇万万不敢高攀。”

  高桂英见韩烈态度谦和,长相俊朗,目光明亮,笑容温和,宛若阳光青年。

  虽然对韩烈感官不错,但她也没敢托大。

  韩烈这会暗暗打量了一眼高桂英,虽然容貌长相算不上出众,身材更是显健硕,但身上那股气质,却是与众不同。

  都说绥德的汉子,米脂的婆姨。

  米脂长大的高桂英,常年随军征战,那张圆润的脸庞,五官虽然精致,但皮肤明显有些粗糙,肤色透着小麦色的暗黄黝黑。

  这无疑是一种健康之美。

  单论容貌来媲美的话,韩烈家中的夫人,一个个都要比她漂亮。

  但身为闯王的夫人,大顺的皇后,高桂英身上的气质,却又要高贵不少。

  “大将军请!”

  “夫人请。”

  行礼过后,高夫人主动欠身礼让,韩烈也连忙礼让,彼此都表现的很谦让。

  走进驿馆大门,进入大厅的韩烈,一脸佩服的赞道。

  “高夫人帐下女卒,个个都是巾帼英豪,让我想起李岩之妻,红娘子帐下的娘子军。”

  “大将军谬赞了,民妇帐下这些女卒,都是穷苦孩子出身,可比不上红娘子手下的娘子军。”

  高夫人显然认识红娘子,但在说到红娘子时,她脸上的表情也并没有多少变化。

  当年李岩,贺锦兵败归德府,投降了明军。

  李自成虽然恼怒,但对于李自成当年的实力并没有多少影响。

  如今时过境迁,高桂英也早就释然。

  “高夫人自谦了,闯王这些年南征北战,夫人坐镇中军,稳定军心,安抚人心,功绩有目共睹。”

  “闯王虽然有覆明之罪,但他在最后关头,率众坚决抗清,与建奴鞑子浴血奋战,站在民族的大义上,这是有功的。”

  韩烈控制着谈话节奏,把话题引到李自成身上,并对他的功过,做出了评价。

  目的就是宽慰高桂英之心,也是安抚大顺军将士之心。

  李自成做了十几年反贼,还攻陷了京师,必死了崇祯,这个罪名不洗清。

  高桂英和大顺军的将士,心中难免会有一根刺。

  这也是韩烈此行拜访高桂英的目的,那就是把问题说开,双方达成一个共识。

  “大将军此话怎讲?”关于李自成的问题,也是高桂英关心的问题。

  同样李过,高一功他们投降前,对于这个问题,也是经过多次讨论。

  虽然李自成如今死了,可做过的事情如果没有定论,这事就如鲠在喉。

  那一天再拿出来,对于他们来说,那也是要命的事情。

  历史上的李过,高一功他们缩在夔东抗清几十年。

  虽然表面上接受了南明永历朝廷的调遣,但实际上更多的还是独立抗清。

  就是他们接受了朝廷的官职,但没有交出兵权,也没有入朝觐见,典型的割据一方,听调不听宣。

  同样朝廷对他们也明显不信任,当时的湖广总督何腾蛟,对于他们的防范之心很大。

  不但克扣钱粮,也不肯接纳他们。

  这就导致力量不集中,双方各自为战,最终何腾蛟丢掉湖南,导致清军长驱直入,进入广东广西,把永历王朝逼向了云南。

  这些都是双方互不信任,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

  要知道在南明永历初年,李成栋在广东反清,金声桓在江西反清,局面一度好转。

  如果当时南明朝廷,能够重用李过,高一功他们,收复湖北,把湖广,江西,巴蜀连成一片,即便无法北伐中原。

  国祚也一定能够延续更长,巩固住长江中上游,保留半壁江山的局面。

  “我有一个提议,那就是夫人您站出来,号召天下义军,归顺朝廷。”

  “同时承认闯王李自成归顺朝廷,去掉大顺国号,皇帝身份,向朝廷请罪。”

  “再由朝廷追封李自成为归义公,明确他前半生叛乱之过,尊崇他抗清大义之功。”

  “朝廷封赏夫人为归义公正一品诰命夫人,赐予归义公府宅和荣誉地位,归义公爵位可由李过将军继承,并一直传下去。”

  “原大顺军将领,以及军队,过往不究,愿意归顺朝廷的,朝廷授予官职封赏。”

  韩烈这番推心置腹的话,倒是让高桂英有些出乎预料。

  虽然这么做,对于李自成的功过事迹,身后之名,必然有不小的损伤。

  但对于活着的大顺军将士来说,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李自成毕竟建国称帝过,如果不明确定位他的问题,无论是朝廷和大顺军残部将士,都是一块心病。

  “容我想想,我需要跟李过和一功他们商议一下。”高桂英并没有立即答复,而是表示需要商议一番。

  “此事不急,高夫人可以考虑好再给我答复。”

  韩烈理解的点点头,接下来二人又聊了一些军队和生活所需问题,这才起身告辞。

继续阅读:第422章 拉开大战的序幕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