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耿仲明逃遁,孔有德围城
明末逐鹿2025-07-28 18:053,406

  抢先一步,率领一队骑兵回到营寨的耿仲明。

  在发现战场的兵马,尽数被包围的情况下,没有丝毫迟疑的耿仲明,簇拥留守营地的内大臣,镇国公巴布泰。

  带着弟弟和帐下一千多骑兵,第一时间撤出营地,逃离了战场。

  一口气跑出五十里的耿仲明,不知何时盔枪帽都掉了,披头散发的他,眼见坐骑实在跑不动,这才停下了脚步。

  “敌兵可有追来?”

  调下马背的耿仲明,撩了一下散落的辫子头发,看着后方来路,紧张的询问着左右。

  “大哥放心,明军没有追上来。”

  耿仲裕给耿仲明递上水壶,喘着粗气说道。

  喝了一口水压了压惊的耿仲明,这才松了口气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

  一屁股坐在地上的耿仲明,见镇国公巴布泰,这会也是狼狈不堪,坐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喝着水。

  “镇国公,屯齐贝子怕是陷在了战场上,当务之急必须把战败的消息,传递出去。”

  “怀顺王说的是,你立即安排吧。”巴布泰也没有主意,只得任凭耿仲明安排。

  “你们两个,一人立即去莱州,通知孔有德,我军败了,明军主力杀过来了,让他赶紧撤回济南。”

  “你去兖州,向豫亲王汇报战败情况。”

  耿仲明当即点了两名佐领,让他们立即动身出发。

  “喳!”两名佐领躬身一拜,各自带着几骑,分头前往报信而去。

  “小弟,咱们立即回淄州,再返回济南。”

  虽然败退的十分狼狈,但身为统军大将,耿仲明并没有失去方寸。

  刚稳住阵脚的他,便立即做出了应对措施。

  这一次惨败,显然是他们大意了。

  首先他们没有想到,明军不但有援兵,而且来的这么快。

  更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明军的战斗力,竟然强悍至此。

  “大哥,要不再歇会吧?”

  看着人困马乏的士卒,耿仲裕苦笑的说道。

  “是命重要还是歇息重要?”

  耿仲明站了起来,看着在河流边饮水的士卒和马匹,沉声说道。

  “弟兄们,追兵随时会来,大家打起精神,牵着战马继续赶路。”

  经历了一个上午的战斗,青州城下的两万多清军人马,尽数被歼灭。

  正午时分,各军打扫完战场,押解着俘虏和收降的士卒,撤回到青州城中。

  韩烈在青州府衙大堂之上,听取了众将统计的战报。

  青州知府宋枚,字文玉,此人是登州府莱阳县人。

  进士出身的宋枚,可是出身莱阳大族,他们宋家与左家,都是莱阳的士绅官宦世家。

  宋枚与他父亲宋继澄,哥哥宋琼都是进士出身,还有族叔宋应亨,等多人都高中进士。

  早在崇祯十二年的时候,宋枚就官拜工部右侍郎,成为朝中名副其实的要员。

  后来因为丁忧,加上在朝中得罪人,而辞官在家避世。

  韩烈提督山东期间,宋家子弟,因为曾樱的关系,得到韩烈提拔重用。

  曾樱在登莱担任巡抚期间,与昔日莱州知府姜埰,宋家子弟多有往来。

  故而在宋枚得以出任青州知府,致仕的姜埰也启用为登莱巡抚,宋应亨担任了莱州知府。

  这些人虽然不是韩烈心腹,但却属于韩烈一派的人。

  没有韩烈,他们就不可能担任地方要职。

  “恭喜大将军,首战告捷,可喜可贺啊。”

  宋枚对于韩烈今日的大捷,自是打从心底振奋和高兴。

  “宋知府同喜,这些时日来,你协调民力,积极助战,劳苦功高。”

  韩烈还礼之余,对他的功劳,表达了肯定之意。

  “启禀大将军,此战我军斩杀建奴八千九百余人,俘虏一万二千余人。”

  “斩杀建奴贝子屯齐,总兵六人,参将以下十余人。”

  “缴获兵器甲胄无数,钱财价值四十五万贯,粮食二十三万石。”

  随后韩烈听取了参军徐作肃,从各军手中的战后统计。

  “此战,忠勇军战死士卒三千二百余人,受伤两千八百余人。”

  “神机军死伤八百八十人,万骑军死伤五百三十人。”

  听完这份报告,韩烈总体还是满意的。

  “战死的士卒,要好生安葬,宋知府,陈指挥使,这事交给你们负责。”

  “另外伤员,要及时救治,留在青州府养伤。”

  韩烈随即对宋枚,陈永福做出指示。

  “谨遵大将军令。”二人连忙拱手应道。

  “将士们的抚恤,奖赏,参军府要落实到位,进行发放,要一分不少的送到家属手中。”

  “谁要敢贪墨克扣一分一毫,格杀勿论。”

  韩烈紧接着又看向随军的徐作肃,李之芳,刘楗三人叮嘱了一遍。

  “卑职明白。”三人恭敬的作揖回道。

  “收降的俘虏,李岩你部进行择选补充战损。”

  “汉人和蒙古人,品性优良者为先,女真鞑子全部杀了,一个不留。”

  韩烈所部忠勇军,死伤加起来减员六千余人。

  正好俘虏的一万多人,可以进行补充。

  伤员留在青州府养伤,重伤员肯定要退出主力,今后这些重伤员将会安置到地方上服役。

  比如加入各地卫所,或者充当衙役,继续发挥余热,也能够保障有一口饭吃。

  轻伤员伤好之后,可以回到原部队。

  “陈指挥使,李将军挑选多余的俘虏,有你们编入军户所,负责青州府的屯田事宜。”

  建奴鞑子全部杀光,但汉人和蒙古人,都是青壮劳力,用来屯田,充实卫所战力,也是壮大自身实力的体现。

  “郭虎,你立即出发,奔赴莱州府方向,追踪建奴兵马动向,一经发现敌兵,立即汇报。”

  虽然青州战事刚刚结束,但韩烈的战略目的,可没有完成。

  这一次建奴分兵,倒是给了韩烈机会。

  今天青州城外一战,建奴五万大军聚集在一起,韩烈手中的兵力,想要一口气吃掉他们,无疑是十分困难。

  但随着清军的分兵,却给了韩烈分而击之的机会。

  眼下耿仲明逃遁,固山贝子屯齐全军覆灭。

  孔有德和尚善贝子,率领的两万六千兵马,深入莱州境内,这对于韩烈来说,自然是绝好的歼灭机会。

  而且建奴的主力,又远在兖州府,想要救援都不可能。

  只要逮住孔有德的踪影,韩烈可以在潍州,胶州境内封锁拦截,困也能够把孔有德的兵马,困死在莱州境内。

  虽然今天一战,建奴兵马表现出的战斗力,确实很强悍。

  至少单兵作战能力,丝毫不弱于韩烈帐下的人马。

  莱州府,位于胶东半岛,下辖附郭掖县,以及平度州和胶州,辖县不过五座。

  但有着莱州湾海域的莱州府,海产丰富,渔业发达,盛产盐业,以及海上贸易兴盛。

  莱州知府宋应亨,正是青州知府宋枚的族叔。

  此人同样是进士出身,是一个颇有能力和手腕之人。

  莱州卫指挥使贺锦,同时也是登莱镇副总兵,负责坐镇莱州城。

  因为登莱位置重要,加上明末以来,建州女真的崛起,导致辽东半岛陷落。

  为加强登莱的防御,朝廷早在万历年间,便设立了登莱巡抚,总兵这两个机构。

  登莱巡抚一般不加京官衔,故而行政级别,隶属山东巡抚,但又不直接领导。

  登莱巡抚自设立以来,出现过多名名臣,其中最有名的巡抚就是袁枢的父亲袁可立。

  而登莱总兵最有名的人选,则是叛贼汉奸孔有德。

  正是孔有德叛乱,把登莱水师的船只,以及先进的火炮技术,造船技术带去了满清朝廷。

  从而让满清有了自己的水师船队,也有了火器的制造技术。

  在登莱为官多年的孔有德,对于登莱的地形地貌,显然是了然于胸的。

  自青州城下分兵以来,他亲率汉军正红旗的人马,与贝子尚善一路杀奔莱州府。

  先后攻占了潍州,平度州,胶州兵锋直指莱州府。

  虽然这一路推进顺利,但孔有德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这一路走来,所过之处,所有的城池都是空城。

  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的孔有德,顺利率军抵达了莱州城下。

  按理来说,这应该是件高兴的事情。

  但是这一次分兵,孔有德和尚善的两万六千人马,仅仅带了半个月的粮草。

  按照作战计划,他们必须依靠以战养战的战术,才能维持军队的补充。

  可所到之处,别说劫掠钱粮,连百姓都没有,又怎么劫掠钱粮呢?

  除此之外,让耿仲明忧心的是,明军在青州布置了重兵不说。

  竟然把潍州,胶州,平度州三地的百姓,尽数迁移走了。

  这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明军对于他们的进犯,早就有了应对准备。

  想到这些的孔有德,内心难免生起一股寒意。

  身为明军总兵出身,孔有德对于大明的实力还是清楚的。

  无论是人口,经济,还是地域,满清在大明面前,那可是蚂蚁与大象之间的差距。

  “看来莱州城已经有了准备,而且港口上还有水师兵马。”

  “我们想要攻取莱州城,怕是不大可能了。”

  来到莱州城外,部队扎营之时,孔有德率领亲卫,绕城走了一圈,便发现城头之上,至少有五六千守军。

  紧接着游骑在莱州港口,发现一支水师船队。

  面对城高堑深的莱州城,手中没有攻城器械的孔有德,面色也变得凝重了起来。

  “恭顺王,打不下莱州,那就继续往登州方向进军。”

  “老子就不信,登州府各县百姓,也被明军全部迁入了登州城去了。”

  尚善目光阴狠的看着莱州城方向,冷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拿下莱州城,深入登州境内,一旦明军断了我们后路,我们要是没拿下登州,那就只能跳入大海,游回辽东去。”

  孔有德苦笑一声,指了指远处的黄海方向说道。

  “那就攻城,难道区区一座府城,还能比关宁防线各城还难打?”

  年轻的尚善,一脸傲然与不屑的说道。

  想想松山,锦州那些辽东坚城,如今还不是一座座,被他们女真的勇士,一个个的拔掉了吗?

  “来人啊,传我命令,砍伐树木,打造云梯,准备攻城。”

  孔有德想想也决定,攻城试试看,不进攻一下,又怎么知道守军实力呢?

继续阅读:第317章 孔有德脱身之计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九品芝麻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