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不说吗?”面对韩烈清澈的目光,李香君抿嘴直视着韩烈说道。
“当然,这是你的自由。”
韩烈点头一笑:“香君姑娘,咱们能够在这里相遇,也算是缘分。”
“说起来姑娘大名,我还真是如雷贯耳。”
“侯爷真会说笑,妾身一个青楼花魁,哪有什么大名,还如雷贯耳呢。”
李香君摇摇头,对于韩烈这话,她显然是不信的。
“就知道你不信,那我跟你说一个人,想必你定然不陌生。”
韩烈随即把她和陈圆圆相遇,以及如今陈圆圆,就在数百里外鱼台县消息,悉数跟李香君说了一遍。
“侯爷,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李香君与陈圆圆,都是苏州人氏,二人在苏州梨园出名,虽然陈圆圆没有去过秦淮河。
但李香君与陈圆圆同为江南名妓,彼此之间虽然有过竞争,但却颇有些私交。
自从前年陈圆圆,被国舅田弘遇掳走后。
李香君就再也没有了陈圆圆的消息。
江南地区的传闻倒是颇多。
有人说陈圆圆入了宫,做了娘娘。
也有人陈圆圆成了国舅府小妾,也有人说陈圆圆,不堪受辱,跳河自尽了。
总之各种消息乱飞,谁也不知道真假。
如今听到确切的消息,李香君惊喜之余,也为陈圆圆嫁入侯府,而感到高兴。
“说起来我有些对不住圆圆。”韩烈想到当初,他曾经承诺过,要娶陈圆圆为妻子。
但因为陈圆圆的身份,不宜暴露,二人的婚事也就拖下来了。
如今他被皇帝钦点为了驸马,显然不可能再娶陈圆圆为正妻。
对于此事,陈圆圆并没有丝毫怪罪韩烈,但韩烈内心却有些愧疚。
“侯爷,难道也娶了正妻,家中不容圆圆吗?”
李香君想到自己的遭遇,像她们这样的出身,高门大族显然都容不下她们,一时也有些感同身受。
“那倒不是,是我曾经答应过圆圆,要娶她为正妻,如今我被陛下赐婚了,无法推拒,故而有些委屈圆圆了。”
韩烈摆摆手,又把他和陈圆圆经历和感情,跟李香君说了一遍。
“圆圆能够遇上侯爷这样的良人,这是她的幸运。”
“我相信圆圆肯定不会怪侯爷,正所谓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听到李香君的宽慰,韩烈也只得叹道。
“人生若只如初见,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也难怪佛陀也会感慨,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韩烈这一声感叹,却把李香君震撼的惊愣当场。
倒不是韩烈这话有什么不对,而是简短的两句话中,韩烈引用了两句千古名句,还都是李香君从未听过的。
李香君虽然出身青楼,但琴棋诗画,她可是无一不通。
她可以百分百确定,韩烈说的两句断句,必然是一首首完整的诗篇。
自唐宋之后,元曲后来居上。
可到了明朝,也许是唐诗宋词元曲耗尽了文人的词藻,从而大明一朝,已经鲜有旷世佳作诞生。
虽然大明一朝的诗人不少,可真正能够称得上大师级别的人,却是屈指可数。
然而,韩烈随口的两首断句诗词,却彻底惊艳了李香君。
“香君姑娘,怎么这样看着我,难道是我脸上有花吗?”
见李香君一双媚眼,睁得大大的看着自己,这让不明所以的韩烈,不由自嘲的伸手摸了摸脸庞。
“侯爷,刚才说的断句诗,是你自己创作的吗?”
见到韩烈毫不做作的表情,李香君忽然发现,韩烈就像一个大男孩般纯粹。
“呵呵,好像不是吧,我记得是在一本书上看到的。”
韩烈讪讪一笑,做了文抄公的他,可没敢往自己脸上贴金。
“是吗?那敢问是哪本书籍呢?”李香君却是不相信,一脸娇笑的她,好奇的追问道。
“不知侯爷,可否把此等好书,借给小女子阅读一下呢?”
“书籍在鱼台老家呢,有机会再借给香君姑娘吧。”
韩烈找了个借口,转移话题道。
“天色不早了,香君姑娘今晚就留在这里休息一晚吧。”
“侯爷吩咐,小女子不敢不从。”通过刚才的一番交谈,李香君倒也不排斥,陪侍韩烈。
虽然她还是一个淸倌儿,但出身青楼的她,对于男女之事,却是一点不陌生。
之所以还是完璧之身,一来是保持身价,二来她之前对于侯方域心有所属。
故而一直保留了初夜。
毕竟她是名妓,不是勾栏瓦舍的妓女。
一个名妓,靠的是技艺闻名,而不是陪夜。
加上她的干娘,媚香楼的李大娘子,为人长袖善舞,豪爽大方,颇有侠女之风。
故而南京城内的达官贵人,对于李大娘子,也是颇为尊重。
李大娘子对李香君,向来视作女儿一般珍爱。
这才让李香君出污泥而不染,得以保留了清白之躯。
被侯方域赎身之后,李香君因为倾心侯方域,准备嫁入侯府为妾,所以二人也就克制住了无媒苟合的冲动。
这一点,出身世家大族的侯方域,倒是算得上是个君子。
对于李香君,侯方域也确实很喜欢,也一心想要纳娶她为妾。
但同样受制于门风礼制约束,侯方域又无法反抗,来自家族的族规。
尤其是父亲候恂的下狱,侯方域这个时候,更不敢对家人说,要纳娶小妾。
这就导致二人,几个月来,虽然一直有见面,却始终没有跨越最后一步。
候恂早年因为受到阉党打压,曾经坐牢七年,虽然人在狱中,却是名声如日中天。
朝野上下官吏,以及士绅名流,对他对抗阉党的正直言行,无不是赞赏有加。
这也让侯方域,在江南士林之中,声名鹊起,博得了一个四公子的名声。
但是,这一次候恂再次入狱。
虽然也有不少官吏求情,认为他有些冤屈。
然而,这一次候恂入狱罪名,却是畏敌怯战,督师不力。
这个罪名是皇帝钦点下旨查办的,这个罪名不但严重,而且名声可不好听。
身为督师大臣,却畏敌怯战,这不单单是无能表现,还有贪生怕死的嫌疑。
这对于一个名声在外,世人眼中的忠直能干的大臣来说,绝对是莫大的讽刺。
要知道候恂的前任杨文岳,汪乔年,傅宗龙,包括杨嗣昌,还有卢象升,那都是战死沙场,以全了名节。
你候恂的名声,比之前面几位,可是要大得多。
结果人家身为督师,都可以拼死而战,为国尽忠,你却畏敌逃跑,这不杀头,如何震慑那些胆小怕死之人?
候恂历史上一直挂到京师陷落,李自成入京,他才得以逃脱。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侯家现在处境堪忧。
侯方域更是没脸在江南待下去,只能灰溜溜回到老家。
而他的三叔,五叔也早已经前往京师奔走,只求保住候恂一命。
候恂兄弟五人,能力最出众的就是候恂和二弟候恪,可惜候恪英年早逝,老四体弱多病。
老三老五能力一般,靠着门荫过活。
也就是说,现在的侯家别看是高门大族,实际因为后继无人,也已经是日薄西山。
侯方域学识不差,但胜在文采,而并不务实。
风花雪月的文章,他能够写一箩筐,谈论时政,他也能慷慨激昂,能言善辩,无人能出其右。
可要是安邦治国,为民办事,他也就是一个绣花枕头。
这样的人仗着家世,闯下的名头虽大,但要是真让他做官,绝对是眼高手低,对于百姓和朝廷来说,那都是一个灾难。
侯方域这一个晚上,在家中也是坐卧不安。
想到自己心心恋恋的美人,成为他人怀中禁脔。
他也是唉声叹气,昨晚离开梁园时,他就安排了两个仆人,在梁园外一直等候着李香君出来。
虽然把李香君送人了,但他还是有些不舍,想要继续把李香君养在堂下。
而这会韩烈因为有了困意,见李香君误会自己,韩烈也没有解释,而是打趣的笑道。
“香君姑娘,你我初相见,你就不怕我,真把你给吃了?”
“小女子孤苦无依,不过是一介浮萍,若能够得到侯爷垂怜,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
李香君在说这话时,多少有些赌气的成份。
但也是她内心的写照,侯方域把她送人的那一刻起,她就对那个男人彻底心死。
与韩烈虽然是初相识,但韩烈那阳光般的笑容,却温暖了她。
想到今晚一别,也许再无相见之日。
若是能够把初夜,给这么一个人,未尝不是一件值得留恋的事情。
“好了,跟你说笑呢,你去厢房睡,我去主卧,咱们啊,井水不犯河水。”
韩烈倒也没有急色到这个地步,李香君在他看来,虽然表面看起来柔柔弱弱,但内心却是一个坚强的女人。
见韩烈竟然真的,没有冒犯自己的想法。
这让李香君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有些不甘。
“侯爷,妾身虽然出身青楼,却也是洁身是好,至今还是完璧之身。”
“若侯爷不弃,妾身今晚愿意侍奉左右。”
如果韩烈是个色鬼,上来就欺负她,李香君虽然依旧会屈服,但她事后定会自杀以全名节。
可如今与韩烈一见如故,虽然彼此之间并没有感情。
但韩烈的君子作风,却赢得她的倾心。
想着这副身体,再难保住清白,与其被厌恶的人得到,还不如献给自己倾心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