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蔡京的小心思
豆奶的奶豆2021-10-14 15:532,110

   

  第一百四十三章 蔡京的小心思

  蔡京当然不会完全相信高俅为自己马首是瞻,毕竟高俅也不是个傻的人,只不过这次自己的儿子惹祸太大,才让他失去了以前的主见,在蔡京看来高俅也是个奸诈狡猾之徒,毕竟在这个朝廷上能够生存的,并且能够做到太尉这个位置,高俅就绝对没有现在那么简单。

  就冲自己让他于宫殿门口负荆请罪,他就毫不犹豫答应了,一点都没有顾及自己的面子,一看就是个能屈能伸的人物。

  不过想到高俅此人对皇帝心中的把握程度竟然如此低,确实让蔡京想不通,要知道,自己和武松可是后来才受到皇上恩宠的,就这样自己和武松都能后来者居上,在蔡京看来,武松超越高俅就是时间问题。

  不过此时高俅到是还是自己的一大助力,不过想到高俅高家之人,蔡京还是不放心,所以才经常向高俅投去鄙夷的眼光,那么大的一个人了,连自己家里的事情都管不好。

  不过想到一些事情,蔡京还是对着高太尉嘱咐到说道:“高太尉,这次负荆请罪,不用担心其他的,毕竟你儿子这件事情很快就会传到宫内,所以你要知道天子如果放你一马,你该说什么,面子这东西只有活着才有用。”

  高俅听到这里,也是点点头,顺着蔡京说道:“如果皇上原谅我,我就亲自杀了高衙内,然后感谢天子的仁慈。蔡相是这个意思吗。”

  蔡京喝了一口茶,对着高俅说道:“如果皇上真给你这个机会,你就要用最残忍的刑法去杀死高衙内,重点是让皇上高兴就行,你明白了吧。”

  高俅看到蔡京给自己讲的话。

  心中暗想道:这些文官心都是黑的,咋说都是自己有道理,黑的能说成白的,白的能说成黑的。

  更加诧异文官对于皇帝心态的把握,怪不得大宋文官拥有压武官一头,这样的官场斗争技巧,已经让高俅服服帖贴的了。

  想到蔡京如今和武松争锋相对,这真恐怖,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他们二人博弈的棋子,尤其是武松和自己新仇旧恨总有一天要算清楚,自己以后和这些文官打交道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想到自己武官不服彼此都是打一顿就好了,现在这些文官真是!

  其实高俅不知道的是,其实一开始北宋文官争斗没那么严重,到了宋徽宗时期之所以如此严重归根到底的原因就是一代又一代的积累。

  北宋初期,文官们尚没有形成牢固而明确的集团划分,“朋党之争”对新成立的北宋王朝还构不成威胁。

  随着“文人治国”路线的持续推进,使北宋时期的文官权力不断上升,为了巩固取得的既得利益,便开始拉拢人脉:

  同一年考取进士的官员会以“同年会”的形式维系同窗之谊;

  已经升官发财的,会在考取功名的新人当中寻找苗子,培养自己的崇拜者和追随者,使自己在官场上处于不败之地。

  文官的利益集团就这么慢慢形成。

  到宋真宗时期,文官集团的权力已经让皇帝越来越忌惮,为了牢牢的控制自己手中的权利,推行了“异论相搅”的政策。

  其意图是让大臣们相互争斗,从而互相制约,强化自己手中的权力。这就等于鼓励了文官集团进行“朋党之争”。

  到了宋仁宗时期,以大官僚集团为基础所形成的“朋党”之争日趋激烈。这些“朋党”实际上就是围绕个人私利而组成的利益团体。

  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择手段,“朋党”之间相互诋毁、互相陷害,使北宋时期的官吏在处理问题方面毫无道义可言。

  不但扰乱了官场秩序,甚至导致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并使国家逐渐走向衰亡。

  到了宋神宗时期,“朋党”之争已经完全形成了一种以党派之间相互压榨的利益斗争。有些人就会打着维护新法令政策的旗号,与旧党形成鲜明的对立。旧党也会在各种言论和行为方面针对新党派。

  每个人都在寻找政治靠山,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并通过各种手段打压其他党派,形成了人人自危和各党派争权的混乱局面,还使得优秀人才无法为国家所用。

  这样的斗争内耗,已经没有人忧国忧民,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各种改革政策朝令夕改,不仅耽误了农业生产,同时也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对北宋的政治、经济、生产、生活,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深陷党派之争的官员们已经斗红了眼,无暇顾及经济发展,使当时的国家局面极度混乱。

  这种党派争斗发展到后期,官员们就不再以国家大局为重,考虑谁为国家出力更多,而演变成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恩怨争斗,严重影响到国家的政治和军事的发展。

  最终使北宋成为朝中无人可用、军中无将领兵。当外敌入侵,北宋王朝除了灭亡,还是灭亡。

  所以北宋的根源就是文官带起来的党派之争,能将一个国家腐蚀掉,这就是北宋文官的力量。

  高俅又深深的看了一眼蔡京,对着蔡京弓手说道:“多谢蔡相指点迷津,如果没有蔡相,我早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蔡京连忙摆手:“能不能相安无事,还是要看看圣上的意思,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附和圣上的决定。”

  其实这个浑水,蔡京也不想参合,但是修建万岁山需要高俅的帮助,同样对抗曾布和武松为代表的的新党,也需要高俅的力量。

  当然高俅加进来了,分责任的人也就变多了,毕竟蔡京也不是痴傻之人,肯定会用一些计谋来分但自己的责任,毕竟宋朝的官员,一旦要抓贪官一抓能抓一大把,更何况想修建万岁山这样的肥差。

  所以高俅也就是蔡京的一个替罪羔羊了,最后的结果的好坏,菜京都可以接受,如果真的是万岁山出问题了,自己打不了请罪就行,又不是什么大罪毕竟责任都被分担的差不多了,但是一旦成功这功劳的大头也就是自己的了,蔡京也不是痴傻之人,要不然又如何去帮高俅呢。

  至于高俅哪怕留了心眼,那肯定也比不过蔡京。

   

   

继续阅读:第一百四十四章 负荆请罪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水浒之开局截胡潘金莲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