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皇权特许这就是状元
出去之后,这杨戬如果说之前,还对武松又嫉妒的话,现在则是连个想法都没有了。
要知道宋徽宗这样的人都改性子了,他杨戬还不知道该怎么做吗。
现在杨戬已经决定好了,日后武松这条粗大腿,他保定了,傻子都看出来宋徽宗对李师师动了色心,要不咋会第一个上去,第一个表演,就是等不及了想快些的到李师师罢了。
但是后来呢,虽然有了蔡金这档子事情,但是要知道武松赢了,已经给宋徽宗出气了,宋徽宗难道不知道他掏钱了,武松今夜一定会和李师师发生什么了吗?
他当然知道,就是这样他都愿意掏钱让武松去,放一起谁有这种待遇啊,真是要不是武松是个男的,杨戬都怀疑武松是杨玉环了,这简直就是三千宠爱在一身啊!
况且现在宋徽宗,只要一提到武松那都是赞不绝口,换以前谁有这待遇,现如今武松在宋徽宗心中的分量可见一斑。
那武松以后就是飞黄腾达啊。
天子就差直接让他当宰相了,这待遇比曾布好太多了,以前这曾布天天就是被宋徽宗埋怨。
当然最重要的是杨戬知道,以后自己和武松打好关系,那么将来好处可不少了自己的。
要知道这童贯可的到了蔡京不少的好处,那换成自己和武松那不就飞天了。
想到这里杨戬都哈哈哈大笑起来,卢公公看到杨戬笑成这样,自然知道他也想明白了,也不卖关子,说道“杨大人,想清楚了,武松此人有些喜欢美丽的女子,现如今学别人去送女子也仅仅是锦上添花了,想要雪中送炭还是需要从一个人下手。”
杨戬能伺候皇上,日后得到滔天权势,自然听懂了卢公公的话,对着卢公公说道“是啊,现在对武松来说的,唯一雪中送炭的就要从李师师下手了,毕竟这个青楼头牌,樊楼可不会轻松将她放走”
二人相视一笑,本来紧张的关系都因为武松缓和了下来。
……
……
武松自然不知道天子对自己赏识有嘉,还在苦读呢,就是怕这殿试万一不中,如何将李师师带回家呢,如何娶林霖呢。
现在他的劲头正足呢。
当然接下来的殿试,对于每个一个进士来说都尤为重要。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等,是唐、宋、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殿试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进行区别、选拔官员等。
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武则天创制于神都紫微宫洛城殿 ,所以是从唐开始的。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
要知道这可是最后一场考试,也是最重要的考试,这里你一旦收到了皇上的喜爱,那可就是状元郎了。
要知道其他几门考试都是在附近才出门,但是一旦成为了状元郎,那就是举国闻名了。
当然这殿试既然由皇帝亲自出题考核,当然只有会试中选者才能参与。
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明清分三甲,但不分二榜。 北宋初年的科举,为一年一度的两级考试,一级是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二级是由礼部在开宝寺内贡院举行的“省试“。后改为每隔一处或两年举行一次,最后改为三年举行一次。
到了这里就算真正的鱼跃龙门了,潜龙出出渊,虎啸山林。
现在对武松来说,只要能得了这个状元,那么以后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干什么事情都方便很多了。
不过想到宋徽宗这货,武松心里还是没有谱,这个是个按照心情给分的皇帝。
如果是考试,那他武松不惧怕任何人,好歹有几千年的积累的文化知识在武松的脑海里。
但是这不是考试,这就相当于考研的复试,但是和复试有点不同的,是这个考官虽然才情极高,但是却不敢正事。
武松前面还在想,要是考试能表演踢足球,那么自己去踢足球是不是还能让宋徽宗喜欢,当然以前不叫踢足球,叫蹴鞠。
想到日后金国入侵,自己要想保护身边的人,也就看着一会了。
与其将生命交给别人的手上,不如交给自己,这个殿试就是命运到自己手上的第一步。
当然很多人会好奇,这是当状元又不是当皇上,有那么厉害吗?
虽然别的朝代不一定,但是宋朝的状元就是牛。
北宋时期,国家政务院里的高官大多来源于读书人,担任宰相、副宰相职责的国家中常委一二把手里科举出身者高达90%。
北宋的两位老祖宗,太祖和太宗虽然出身行伍,但对读书人可谓欣赏有加,关怀备至,这里面有俩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他们不太相信勋臣旧将,那些戎马一生的赳赳武夫,总怕他们再度上演自编自导的陈桥兵变,把赵姓江山变了姓。
第二是因为他们深知守成年代,不能马上得天下马上治之。因此给了读书人一个绝佳的发展上升的空间和挺身跃龙门的巨大平台。
更重要的是宋朝不同于以前历朝历代,对于科举考试高中者即授实职,也就是说,一旦你金榜题名,国家就会给你一个大大成熟的桃子,让你跃上龙门后衣食无忧。
宋朝高举中第的状元郎,一般不出十年就会进入权力中枢执掌权柄,成为朝廷新贵,并做为政务院的一二把手发号施令,奇怪的是这种火箭式的窜升之道早已被常人所认可,人们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相反认为理该如此,可见宋朝的社会风化对于读书人来说真是宽松异常,且极为难得。
宋朝的状元就是这样,真的是皇权特许,当然还有有趣的就是,无数人都想抢着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状元郎。
比如宋仁宗时,颇得仁宗宠爱的张贵妃的叔父张尧佐看中了刚及第的状元郎冯京,就派人把他拖到家中,并冒称是皇帝的旨意,还摆出了丰厚的嫁妆,而冯京只是“笑不视,力辞”。
当时的富豪之家甚至拿出千万缗的彩礼钱来取悦和诱惑状元郎,以期钓得金龟婿。
宋人在择婿方面有时是饥不择食的,只要你是新科高中者,有时连人品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比如名人寇准就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当时人品很差的高清,而不管不顾此人的声名狼藉和当时仕子们的嘲笑。
这也是武松那么期待的原因,只要自己中了状元,那么哪怕林霖父亲那样的人也会高看自己一眼,以后娶林霖也没那么麻烦了,当然对于李师师来说,也是一样的,这就是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