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分他两成!
唐月亮2025-03-05 10:572,007

  看到这里,秦霄脸色铁青,一掌将信拍在桌上。

  顿时把旁边候着的宫人吓得瑟瑟发抖。

  根本不敢看秦霄一眼。

  秦霄怒不可遏,额头的青筋暴露。

  许墨这混蛋!

  还是一如既往的欠揍!

  自己刚才还觉得,他多少知道点君臣,尊卑的,算是有长进。

  原来,许墨这混蛋,根本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表面上说的漂亮,提议精盐交给朝廷运作,由朝廷监管。

  其实呢,他就是想分一杯羹。

  狗日的!

  秦霄着实气得不轻。

  许墨就这么想获取精盐的利润?

秦霄对于许墨想要从精盐生意中分得利润一事,充满了疑惑。

  他不由联想到,杨达提到的,许墨有一个技术中心的事情。

  秦霄当即看向身边的皇城司:“杨达去查探技术中心,有什么发现没有?”

  皇城司老老实实地回复:“启禀皇上,暂时没有。”

在杨达的身传言教下,皇城司的人都是有一说一,从来不敢对皇帝虚言掩饰。

  这样的回答,让秦霄一阵无语。

  虽然许墨狮子大张口,要两成的利润,但他给出的解决方案也确实可行。

  这点还是让秦霄有些高兴的。

  不能说光叫人干活,不给点甜头的。

既然如此,那就给许墨两成吧!

  精盐的生意将遍及全国,利润可想而知的大,即使只两成,那利润都是非常可观。

  而且,想到许墨会将两成的利润用于那个什么技术中心。

  秦霄充满了期待。

  他对许墨的技术中心的好奇心早就拉满。

  给他这两成的利润,跟钓鱼的鱼饵一般,正好借机会查探技术中心的真相。

  “来人,去幽州,去将消息转告许墨。”

  “第一,以皇帝的名义告诉许墨,他想到的方案,皇帝十分的满意。”

  “第二,用秦老爷子的口气,答复许墨,给他的两成利润不会变,他一定能拿到的。”

  秦霄最终,还是答应给许墨两成利润。

  毕竟,没有许墨的提议,根本就没有这个精盐生意。

  而且他还想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使得天下的盐商都被朝廷牢牢的掌控住,这更是意外的惊喜,也算是立了大功。

  两成的利润,就当做是给许墨的奖励了。

  皇城司听了不住地点头:“微臣领旨!”

  挥了挥手,叫身边人都退下后,秦霄当即陷入沉思。

  精盐生意虽然一波三折,但是秦霄却由此发现一些情况。

  如今,商人在大周朝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了,这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

  除了盐商,还有粮商等等,都牢牢把持着相当于国计民生的重要地位。

  也是这些商人,贡献了大周税收的主要来源。

  因此,这些商人的身上,密密地分布了太多的利益链。代表着一个具有强大力量的群体。

  许墨给出的办法,解决了盐商闹事的事情。

  秦霄琢磨着,是不是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运用到粮商,甚至其他的商人身上?

  但仔细地一番思量后,秦霄却又觉师出无名。

  毕竟,这次的事件,是精盐的颠覆性出现,逼得盐商主动挑衅,让事件越演越烈,连朝堂上的大臣们为此鸣不平,有挑衅皇权的势头了。

  而其他行业的商人,可没有闹事,忽然这么地采取大动作,也太突兀了些。

  秦霄觉得挺无奈。

  办法是不错,不过想以同样的方式,来制约全天下的商人。

  没有一个合适的契机就贸然出手,肯定会引天下人的反感和强烈抵触,会得不偿失。

  这么看来,只能走着瞧了。

  不过,能控制住税赋占据大头的盐商,对大周朝廷来说,已经获益匪浅了。

  也算没白费这场的心思。

  有了许墨的指点,第二天早朝的时候,秦霄立刻推出这个方案。

  群臣们听到秦霄说的方法后,都一一震惊的张大嘴巴。

  当然,也会有大臣发出发对的声音,毕竟,这么做还是损害了他们的利益的。

  但从整体的高度来看,朝廷管控住盐商,这是最好,也是最稳妥的办法。

  大多数的大臣都表示赞同。

  于是,在压倒性的多数同意的情况下,许墨的办法得以顺利推行。

  退朝拟好了圣旨,接下来就是昭告全天下。

  精盐由朝廷来制作,全国的盐商以代理商的身份来出售。

  而且,朝廷会出价回收粗盐,当然了,是以一个较低的价格来收购的。

  按照许墨给出的三步步骤,这项制度并没有太大的阻碍,顺利地推行下去。

  盐商们都争先恐后地加入进来,毕竟,精盐的制作在朝廷的手里,朝廷掌握了主动权。

而且,由朝廷出面,比起之前他们见不得光的关系网,无疑安全系数更大。

  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各地的商号也纷纷地成立。

  没有多久,大周的精盐售卖就步入正轨,朝廷和商号联系密切,秦霄还派出了皇城司,明暗两方面的监督盐商动向。

  如此,一旦出现了异常,朝廷随时可以接手。

  这也防止了官员们的监守自盗,从中谋利。

  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精盐很快占据了市场,大周重现蒸蒸日上的昌盛景象。

  而北方的幽州,榆关的长城建设,也进行了一段时间。

  此时,幽州,宁安府。

  宁安府是幽州的一个较为贫穷的州府。

  因为榆关比较近,深受常年战乱的影响,再加上气候恶劣,宁安府比幽州的其他州府要穷得多。

  宁安府,许墨的府里。

  幽州各州府的官员都聚在这里。

  所有人都佩服的望着许墨。

  自从许墨担任了幽州布政使,才几个月时间,幽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榆关长城的修建,是在宁安府的辖区,但却动员了整个幽州参与。

  宁安府的青壮劳力们,也都纷纷积极地参与。

  官府给的工钱很高,当地百姓收入本来很少,自然踊跃地响应。

  长城的建设干的热火朝天。

  只是,幽州的官员们,胃口似乎也养大了,仅仅建设长城,已经没法让他们感到满足了。

  毕竟,带领他们的是许墨啊。

继续阅读:第211章 从最穷的地儿开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败家小县令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