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一家人,杨槐花也不会在沈晚喜面前说一句“孩子不懂事见笑了”的话来缓解尴尬。
沈晚喜沉默了一瞬,“嫂子,要是阳阳不想去,不如就算了。”
只是杨槐花也不能去衣服店了。
然而杨槐花却摇摇头,“他不懂事,不知道去市里读书的好处。”
去市里读书,学习好不好是次要的,主要是能见识到另一个层次的世界,认识到不是农民的人,这对他的未来肯定是有帮助的。
一个好汉三个帮嘛,人脉广肯定是有用的。
杨槐花眼见着沈晚喜沈拥军去了县里、市里,身边来往的人越来越不一样,她就算没读过书也知道这有什么好处。
沈晚喜微叹了口气,想的却不一样,不过也是殊途同归就是了。
阳阳还小,并不知道让他去市里读书是他的家人能给他的最好的东西,大哥大嫂希望他能跳出农门。
小孩在大队里不会有啥事,谁家的孩子都是这么放着野过来的,因此杨槐花并不担心阳阳会跑丢。
只是过了一会儿阳阳还没回来,三人就出去找去了。
跑出去邻居家找了找没看见,沈晚喜就问:“阳阳最近都跟谁玩呢?”
杨槐花便道:“还是跟着大伯家的虎头呢!”
“那咱们去大伯家!”
话正说着,虎头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了,“阳阳在我家哭呢,爷奶说带他回来,他不肯!”
杨槐花一听儿子不肯回来,立马心急如焚道:“我去找他!”
“一起吧!”
到了大伯家,沈斌陪着阳阳说话,结果阳阳一看见杨槐花过来了,扭身就要跑。
小家伙灵活有劲儿,要不是沈斌眼疾手快,阳阳就又溜了!
沈斌把阳阳死死抱在怀里,“阳阳,你跑什么!”
“妈妈不要我了!”所以他不跑,就要被带走了。
这就是小孩子的想法。
杨槐花被阳阳稚嫩的话激的眼泪直掉,快步走过去哽咽道:“傻孩子,妈什么时候说不要你了?叫你去市里念书还能害你?爷奶小姑都在呢!”
沈斌一听是这么回事,也是哭笑不得,“咋了阳阳,不想念书啊?”
阳阳看见杨槐花哭,这才停止闹腾,也委委屈屈地哭起来,“我才没有不想念书!奶奶都叫你也去,你怎么不去?我不想一个人过去!”
杨槐花接过了阳阳,“我去了市里,爸爸怎么办?”
阳阳不说话,纠结了片刻道:“爸爸、爸爸也去!”
“可是爸爸要赚钱养家,阳阳是个小男子汉了,能自己去的是不是?”
沈卫国去了市里,可就没办法再干养猪的活计了。
“爸爸是大男子汉!也能自己留在家里……”
阳阳委委屈屈的说着反驳的童言童语。
一旁看着的张开花也是要做母亲的人了,看着阳阳心疼道:“嫂子,不然你就跟去市里呗。”
杨槐花苦笑,“去了市里阳阳也是妈管的多,还不如就阳阳自己去。”
于桂芳的意思就是杨槐花过来主要负责,而她就做做衣服,在杨槐花忙不过来的时候帮把手,这样还能看着阳阳跟妙妙。
毕竟她的精力没有年轻人旺盛,一直站着招待客人也顶不住。
张开花就问:“为啥去了也是二婶管的多?”
“妈是叫我过去做事的。”
杨槐花也没多想,直接就说了,沈晚喜想暗示她别说都来不及。
猪厂的事大伯家知道没问题,可是衣服这事牵扯不小。
倒不是怕大伯家的人知道了做什么坏事,而是人多口杂,谁家没几个儿媳妇?
万一向外了,那就麻烦了!
所以自家人清楚就得了,等过几年再跟大伯家说才合适。
张开花果然很好奇,便追问道:“去做啥啊?”
“卖卖东西吧,具体的我也不清楚。”
杨槐花没说得很清楚。
张开花很惊讶,“嫂子你要去市里当售货员啦?”
杨槐花小学都没读过,沈家能给她找这样一个体面轻松的工作,她还不去?要是自己,怀着孕也要上了!
周延元跟沈晚喜就这么站在旁边,也说不上什么话。
杨槐花有些失落的说:“反正都不会去了……”
张开花心里可惜,又琢磨她不去,那自己是不是能去?
“嫂子,那咱们先回去?”
沈晚喜开口道。
杨槐花就拉着阳阳走过去了,几人刚跟沈斌道别,张开花就忍不住叫住她们了。
“嫂子……哎呀,我真是有点不好意思说出口,不过你要是不去,我能不能去?”
沈斌有些诧异的看着张开花,不过随即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他在外头当兵,见识也多些,猜想这是花钱走关系搞到的名额,于是也说:“要是大嫂真的不去,不如就叫开花去吧?花了多少钱我补给二婶。”
至于人情什么的就没必要提了,那是他亲二伯二婶,他也不是不懂报恩的人,提出来反而见外。
沈晚喜面色冷静,“哥,这不是钱的问题,那个岗位非常忙,一天到晚都站着,没什么休息机会,本来是我妈在做的,但是她这不是年纪大了,有点儿受不了才叫大嫂去的吗?嫂子现在怀孕了,过去肯定受不住,就算现在月份浅没事,等月份大了就不好办了。”
她这么说,沈斌想想也是,为了个工作害了孩子,那得不偿失,家里又不是缺钱缺到要一个孕妇出去工作。
况且二叔二婶在市里扎下根,以后这种机会还会有的。
“你说的也是,那以后等开花生娃了,要是还有这种机会,你跟哥说,哥努力争取!也谢谢你们!”
“兄妹之间说这话见外了。”
张开花明显有些落寞,但是沈斌都这么说了,她也不敢再多说了。
回了家,沈晚喜才嘱咐杨槐花说:“以后就不提这事了,谁问都是不清楚,要么就按今天说的,只是去做售货员。”
一般人想到的售货员都是在商店,供销社,根本不会想到“服装店”。
杨槐花也不多问,就这么应了。
回家没提再叫阳阳跟去读书的事,就是临走前,沈晚喜问了一遍。
“阳阳,你真的不去市里读书吗?市里要比乡下好,爷爷奶奶都在,你放假想见妈妈的时候,小姑也能给你带回来,但是你要是在这里读了小学,那就五年不能去市里读书了。”
能也是能的,麻烦得很;最重要的是起跑线不同。
市里还有少年宫,乡下能干啥,去地里玩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