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三封信
流火怜怜2025-05-13 19:422,032

阮星瑶忙问:“吴老汉为什么要去战场,是吴勇出事了吗?”

马萌眼睛有些发红,哽咽道:“有人从战场回来给我大伯带了口信,我堂哥让人转告我大伯,说若是他有一天真的回不来,就让我大伯跟我们过,忘了他这个儿子。”

“那人是怎么说的,你堂哥这是......战...”

马萌摆摆手,“没有没有,那人说我堂哥要跟着将军去偷袭敌营,怕是回不来,所以才让人带了这种话......”

就在这时,一个妇人急急忙忙的走来,阮星瑶认得妇人,是吴铁匠的夫人吴马氏,也是马萌的母亲,马萌是随母姓的,在这个世道着实有些少见。

进了门,吴马氏发现阮星瑶也在,脸上立刻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阮掌柜,你回来了真是太好了,我那个大伯实在劝不动了,现在已经骑马出了雄安城,非要去战场上,这不是让人操心吗!”

阮星瑶看了眼小秋,小秋了然的点点头,迈着从容的步伐往外走去。

“婶子,你们别着急,小秋会把吴老汉平安带回来的。”

“那就好。”

小秋是有功夫在身的,骑马刚追出去不久就把吴老汉给带回了庄子,并让人看好他。

回到松园,阮星瑶刚要进门,就看到信差急急忙忙从前院走出来。

阮星瑶目光追随信差上马离开,喃喃道:“搁哪送来的信?”

还没琢磨明白,就听屋内传来一声哭喊声。

“我的文儿啊!”

“你这是要让为娘疼死啊!”

“天杀的金国狗贼,我儿若是出点什么事,我就去找你们拼命!”

阮星瑶心下一沉,拎着裙摆快步往屋内走去。

“阿娘,怎么了?”

阮洺将手中的信交给阮星瑶,面色沉重,“阿文说,他所在的那个兵营被金国偷袭了粮草,又因为天气寒冷,战士们饥寒交迫,已经有不少人丢了命.......”

阮星瑶接过信,看完后,她的脸色也不太好看,安抚阮母,“这信是一个月前寄回来的,而且听说太子殿下御驾亲征,已经逼退了金国的大军,说不定二哥已经没事了。”

阮母只是一个劲的哭,“一个月前寄回来的,说不定你二哥没有等到太子殿下就......战场缺粮缺物的,万一他没能熬下来怎么办啊?”

“不会的。”阮星瑶也不知道怎么劝,说实话,她也不敢确定二哥如今安全与否,只能暂时先安抚好家人。

翌日,阮星瑶去了一趟府衙打听战场上的具体情况。

赵大人面色有些凝重,叹了口气说:“殿下骁勇,虽然暂时击退了敌军,但损失惨重,又因为不少地方下雪,好多物资都运不过去,之前大部分的粮草都是从禹州和江州一带征收的,可现在刚入冬,这两个州府肯定凑不出来这么多粮食,况且百姓们还要过日子,看来接下来的战役估计不太好打了。”

阮星瑶急忙问:“那咱们斐州可有收粮送过去?”

赵大人:“勉强凑了一千石粮食送过去。”

“那也撑不了几日的。”

离开府衙,阮星瑶去了庄子上,她之前种的土豆已经成熟了,佃农按照她之前的种植方法,又种了好几亩地,她离开前还留了做粉条的配方,有人已经用土豆做出不少粉条。

阮星瑶召集了所有的佃户收土豆,经过两天时间,阮星瑶一共凑出来上万斤土豆,还有几百斤的粉条。

赵大人听说后很高兴,很快派了马车装车,即刻把粮食送往了战场。

阮星瑶也没闲着,另外收购了一个庄子,庄子有两百亩良田,全都种植上了可以饱腹的土豆和番薯。

半个月后,援助物资顺利抵达了军营。

此时,庆国的大军因为旷日持久的战争陷入焦灼中,又因为缺粮缺衣,不少士兵生了退缩之意,若不是有盛常胜和江彧震慑大军,怕是这场战役还未打完,庆国大军内部就要掀起内讧。

主帅大营,以江彧为首的几位将军站在作战的沙丘旁边,面色一个比一个凝重。

吴参将愤愤出声,“金国蛮夷狡诈,知道在兵力上胜不了我们,就想跟我们耗下去,眼瞧着粮草一天比一天减少,就怕......”

“殿下,不如我们一鼓作气,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不可,他们所处的地形易守难攻,只能等着他们先出招,若是贸然行事,说不定又会中了对方的圈套。”

这时,门外有士兵来报,“殿下,雄安城送来了援资,足足三十辆马车。”

一听这话,帐中的人眼前一亮。

江彧抬脚走去,盛常胜等人紧随其后。

出了辕门,果然就瞧见绵延百米的车队,车队领头的人走上前,“小人给殿下请安,见过几位将军,小人奉命特意来给殿下送粮草物资。”

江彧走到一个拉扯前,掀开上面的棉布看了眼,伸手拿起一个拳头大小的土豆。

“这是何物?”

像之前吃过的番薯,好似都是从土里挖出来的,但外表有很大的区别。

“阮姑娘说,这是土豆,饱腹感极强,可以烤着吃、蒸着吃、炖着吃,很是方便。”

“另外,阮姑娘还准备了一些蔬菜粮油,带来了两车家禽,两头奶牛和几只羊,以备不时之需。”

那人说完后,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双手递交给江彧。

江彧看到上面熟悉的字迹后,急不可耐的打开看起来,信中大部分内容都是有关这些物资的用法,以及那几个活禽该怎么养活,写的很详细。

最后一张信纸隐晦的提起阮文和吴勇的事,说家中父母很担心自己的孩子,看他能不能方便带个口信。

最后又提到了什么申请专利法案。

什么都提到了,就是没提到他。

心里不免有些空落落的,但抬头看到这么多物资,心里还是感叹颇多的。

很快,这些东西被卸到大营,将士们一看有这么多好多戏,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也不怨天尤人了。

半个月后,赵大人派遣运送物资的人回来了,还给阮星瑶带回三封信。

三封信分别来自江彧、阮文、吴勇。

继续阅读:第135章 拿别的东西交换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你穿金我戴银,闺蜜双穿我们最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