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雪面露严肃,看向三人,白术几人唯唯诺诺,嘴吧闭得结实,不再出声。
“看来你们还是跟我疏远了,也罢,你们回去吧,以后也不要再来了,就算我白疼你们了,都开始跟我隔心了。”
慕雪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不看白术三人,只是向她们挥挥手,让她们出去。
“公主,你不要生气,我说,不是我们要瞒着你,是太子交代,您有孕在身,不要让这些流言蜚语伤了您的神,奴婢才隐瞒的,您可不能恼了奴婢。”
白术见慕雪生气,第一个没绷住,急忙请罪,将知道的全盘托出。
原来最近京城满是苏叶的流言蜚语,还有好事的百姓趁着夜色,往太子府的大门墙壁上扔臭鸡蛋,烂菜叶。
只是苏叶不想让慕雪忧心,所以隐瞒了消息,警告所有人不许让太子妃知晓,所以慕雪竟然一无所知。
流言的起源是在两个月前,距离京城五十里有一个兴隆镇,镇内有一大湖,方圆几百丈,就算大旱之年,也未干涸过。
突然一夜之间,湖水消失,湖中间出现一座石碑,碑上写着几个大字,储君灾星降世,大夏百姓流离,今日不废太子,他日血流成河。
此碑一出,百姓震惊,老百姓最怕的就是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况且这石碑出现的突兀,一定是上天示警,所以纷纷惊慌失措,众说纷纭。
当地的官员不敢瞒报,当即上书朝廷,将此事讲明,第二天景元帝早朝,有官员汇报此事,景元帝闭口不言。
殿下官员分成两派,争论不休,一派认为是有心人造谣生事,污蔑太子苏叶,其心可诛。
另一派认为是苍天示警,为保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应废黜太子,另立储君,双方争持不下,最后景元帝出声。
“众爱卿不必争执,太子乃先帝所立,朕相信太子一定是心系黎民,关爱苍生之人。
那石碑在湖底多年,又没提名道姓,谁能证明,那碑文所写储君就是太子苏叶,也许是几百年前的太子也未可知,所以此事,就此打住,休要再提。”
景元帝如此解释,也未有不可,百官不在争论,就此禁言。
哪知此事不过七天,一日清晨,京城的百姓在城墙上,又看见一个奇观。
无数的蚂蚁昆虫爬上十多丈高的城墙,密密麻麻,黑压压的一片,百姓聚集在城墙下,指手画脚,都为之诧异,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快看,他们在写字。”
有眼尖的百姓看到城墙上的蚂蚁在移动,排列出的轮廓像是字的模样。
“别逗了,蚂蚁识字,简直天方夜谭。”
一个百姓听了不禁大笑,哪有蚂蚁会写字的,可他的话音刚落,已经笑不出来了,高耸的城墙上,十六个黝黑的大字整整齐齐,每个都是五尺见方,排成四列。
“先克父母,再克百姓,不废苏叶,万民遭殃。”
有识字的百姓念出声来,大家听后一片哗然。
“看来这太子真的是灾星,老天接连示警,这是给我们的警告啊!”
“是啊,本来上次的事陛下说没名没姓,还在为他遮掩,这次直接就点名道姓了,没跑了,这太子必须废,否则我们这些百姓就要遭殃了。”
“这太子真的是灾星,你看他十多岁就克死了先太子,还有先太子妃,这要是让他即位,按照老天说的,还有我们的好日子过?”
“可是陛下偏心与他,上次不就不了了之了。”
“不行,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坚决不能让他在做太子了,我们集合起来,去皇宫的门前请愿,跪请陛下废黜太子,否则我们长跪不起。”
有人起头,就有人附和,就这样,成千上万的百姓跪在皇宫的门外,一致要求,废黜太子,重立储君。
面对宫外百姓的请愿,景元帝坐在御书房里不管不问,到是有闲情逸致,写起了大字。
“陛下,宫外的百姓越聚越多,在不安抚,怕引起事端。”
海公公小心的提醒景元帝,百姓越聚越多,要是不受控制,冲撞了宫门就不好了。
“别急,还不到时候。”
景元帝回了一句,不再说话,他的字还没写完。
海公公不敢多言,安静的站在一旁。
不一会儿,景元帝收笔,对着自己刚写完的那副字反复端详,甚是满意。
“传旨给康王苏木,叫他去安抚宫门前的百姓。”
海公公接到旨意,急忙去寻康王,没想到刚出御书房,就见康王站在墙边,仿佛正在等他,连忙将景元帝的口谕传达。
宫门前请愿的百姓群情激动,有不耐烦的已经开始大声的叫骂,这时就见朱红的宫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一队御林军,中间正是康王苏木。
百姓对官军有着天生的畏惧,原本喧闹的场面登时鸦雀无声。
“各位,大家聚集在宫门前,是有什么事吗?要知道宫门前聚集滋事,是要掉脑袋的。”
苏木的话和蔼可亲,一点威慑力都没有。
“康王殿下,我们知道宫门前不能聚集,可是我们也是为了大夏的国运,所以才不得已而为之。”
人群中一个读书人模样的人回话,话说得很高明,他们是为了大夏的国运苍生。
“哦,那就请你说说,为何聚集,又如何关系到国运苍生。”
苏木满脸和气,和蔼可亲,百姓觉得康王真是个好人,一点架子都没有。
“是这样,今日城墙之上出现十六个大字,分明是老天怜悯苍生,不想我大夏的百姓受苦,所以借蚂蚁示警。
我们来宫门请愿,就是劝陛下废黜太子,另立储君。”
那书生说的义正言辞,说完之后百姓都纷纷称是,表示他们正是为此而来。
“各位,本王在这里谢谢各位忧国忧民,为大夏的气运担心,城墙上的示警本王也有所耳闻,不过,大家要知道,太子乃是先帝所立,陛下是无权废黜的。”
“啊,怎么会这样,不能废黜,那我们就等着受死吗?”
“不会吧,陛下都没权废,那我们怎么办?”
苏木的话一出口,百姓议论纷纷,不知道如何是好。
“康王殿下,天下没有绝对的事,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让陛下废黜太子。”
那读书人倒是镇定,不死心的请教苏木。
“这个,也不是没有,只是我若告诉大家,岂不是对不起太子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