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慕雪的日子过得很悠闲,竹黄的身体已经完全恢复,慕雪扔给她一颗还魂果,又从空间的药园里取出很多药材,让她去炼还魂丹。
竹黄看着小姐拿给她的药材,先不说还魂果,就是那普通药材,年份最少的三百年,也不知是从哪里搜罗来的,小姐连还魂果这么珍贵的东西都交给她,是真的信任,竹黄暗下决心,一定把还魂丹炼好。
接下来的日子,青岚院的人很少见到竹黄了,她躲在慕雪给她特意建造的药室里足不出户,潜心研究还魂丹。青岚院的人都快忘记了有这么一号人,只有给她每日送饭的竹苓知道,竹黄每日废寝忘食的在完成小姐交代的任务。
慕雪天天睡睡懒觉,研究下美食,偶尔沈茹会来侯府看她,所聊之事大多与段惊墨有关,日子过得悠哉游哉。
此时大夏国的朝堂上则是暗潮汹涌,起了风云。
汉王给苏叶下毒,想要他命,康王想坏他名声,苏叶就送了这哥俩一份大礼。
南星他们搜集来的证据,通过设在两个王府的暗桩,送到了康王和汉王的手上,苏木和苏林证据在手,都摩拳擦掌,想要一举拿下对方,让其下台。
这日早朝,景元帝刚在龙椅上坐稳,就见御史大夫冯泰走出朝班。
“微臣有本上奏。”
“卿家奏来。”
“微臣参奏康王苏木,伙同吏部尚书买卖官位,坏我大夏根基,使万千学子寒心,学子十年苦读,不如十万雪花银,更甚者,各种官职明码标价,四品以下,只要有钱,都能买到。”
冯泰的话一出口,百官震惊,就连景元帝也被吓得不轻,他这满朝文武,有多少是花钱买来的。
苏林站在大殿里,看着景元帝的脸色巨变,心中得意,冯泰是他的人,今天的参奏,也是他授意的,他就是要父皇看看,他的皇长子是什么德行。
苏林对着苏木挑衅的一笑。
苏木难得没有立即发作,只是看了一眼监察院院使刘志。
“启禀陛下,微臣也有本要奏。”
监察院使刘志躬身上前。
“卿家奏来。”
“微臣参奏汉王苏林伙同南阳侯,克扣军饷,私铸兵器,偷换军械,中饱私囊,致使边疆万千军士吃不饱,穿不暖,坏我大夏屏障,简直是自毁长城。如此下去,恐引起兵变,平安盛世,将不复存在。”
就你有人吗?我也有,看到底是谁把谁拉下马,苏木回了苏林一记微笑。
紧接着,支持汉王和支持康王的大臣接连出列参奏,金殿上由一个一个参奏,演变成两派吵架,跟菜市场一般,热闹无比,偏偏双方所奏之事都是证据确作,人证物证俱在。
苏叶坐在景元帝的下首,看着闹哄哄的金銮宝殿,分为三派,汉王康王两派吵得激烈,就差动手,剩下的一派是看热闹的,如长信侯,靖国公等人,魏国公甚至又靠着柱子睡着了,苏叶同情起了这位叔叔,摊上这么两个糟心的儿子,不好受啊!
景元帝也是气愤,他不是气自己的儿子做出乱纪之事,他是气自己的儿子兄弟相残,兄不友,地不恭,他还活着就这样,有一天他撒手人寰,他们兄弟还不要刀兵相见?
“肃静。”
景元帝大喝一声,群臣禁言。
“叶儿,此时你看如何处理?”
景元帝也知此事难断,牵扯的朝臣众多,又关系到学子,军人,里面还有他两个儿子,一个处理不好,就会让他失了民心,所以将难题丢给苏叶,他是先帝所立太子,就是处理不好,也与皇帝无关。
“侄儿以为既然双方都言称证据确作,那就将涉案人员收监,交由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三司会审,陛下英明神武,明并日月,一定会给天下的学子和边疆的军士一个交待的。”
景元帝原以为苏叶会顾及皇家颜面,将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想到却公事公办,还用话语将他挤兑到明君的位置,仿佛如果他徇私,就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陛下,此案涉及两位亲王,三司官小职卑,恐怕审不了。”
刑部尚书翁仲出言,开玩笑,两个王爷,一个太师,一个国舅,怎么审?这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不如太子监审。”
景元帝看向苏叶,意思你出的主意,你来解决吧。
“陛下,臣余毒未清,大夫建议不能伤神,这差事臣接不了,皇祖母昨日还交代,好好养好身体,不能操劳。”
开玩笑,他搭好了戏台,准备看戏,可不是上台表演的。
景元帝见苏叶连太后都抬了出来,只得作罢。
“臣倒是可以举荐一人,晋王苏桦可以胜任。”
苏叶举荐了苏桦,不是没有目的,苏桦平常不争不抢,跟谁都关系不错,但是苏叶认为他没那么简单,景元帝看似对三个儿子一碗水端平,其实细想,是偏爱苏桦的。
“啊呀,头有点晕,我得回去休息了。”
苏叶说完,起身走出了金銮宝殿。
景元帝看着苏叶离去的背影,感觉这个侄子有些不一样了,到底哪里不一样,也说不清楚,看着满朝文武,吩咐身边的海公公。
“也只有他了,派人去晋王府宣旨,晋王苏桦监审此案。”
苏桦今日告了假,没来上朝,所以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成了双王案的监审。
景元帝在两个儿子的喊冤声下了朝,回到御书房,贴身太监海公公来报,皇后和王贵妃求见。
“不见,平时教育不好儿子,现在来求情,都给我挡回去,传话给她们,安分一点,朕能给她们的母族荣耀,也能灭了她们全族。”
景元帝生气,今日朝堂上的桩桩件件,都有外戚的影子,这些外戚依靠宫里的女儿,胆大包天,要坏了他的江山,是时候清理一番了。
“将门关上,朕不允许,不许放人进来。”
“老奴遵旨。”
海公公出去传话,张皇后和王贵妃听见口谕,神魂具失,赶紧回到自己的宫中,派心腹回娘家传话。
御书房内的景元帝坐在龙椅上思考了片刻,走到书架前,将书架旁边的香炉一推,书架左右一分,露出一条暗道,景元帝进入暗道,书架又合在一起,好似从来没有打开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