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的寿辰就要到了,因为是七十整寿,又有人到七十古来稀的说法,所以这次寿宴举国欢庆,为显示孝道,景元帝特意交代内务府要大办,一时间宫内宫外忙忙碌碌,都在为太后的寿辰做准备。
青岚院里很安静,因为六六带着七七出去了,自从回到京城,七七就爱上了逛街,这是它记忆里没有的东西,六六自然就成了它的向导和跟班,两只鸟每天早出晚归,不知道忙些什么,慕雪也不管,随它们两个折腾,只有白术时不时抱怨两句,谁家的宠物老不着家,慕雪也是一笑了之。
太后寿诞在即,慕雪在思考要送什么礼物给奶奶,太后作为大夏最尊贵的女人,什么都不缺,想来想去没有头绪,索性回屋进了空间,想翻找一下前世的东西,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作为礼物。
进入空间,一眼就看见七七的梧桐树,已经长到三尺高,还多了三片叶子,无风自动,像是在跟她打着招呼。
空间好像又大了一点,河水的源头多了一个小瀑布,有五米高,从刚显露的山坡上流下,水流落在河里,激起片片浪花,水雾弥漫,山坡上露出一角红墙,不大,看不出隐在迷雾冲的到底是什么建筑,应该是青龙郡一行又增加了些功德之力,慕雪没有在意这些,她对空间的认知只是一个储藏室,从没主动的想让空间升级,因为太难了,耗费一辈子的精力可能都做不到,不能强求,只能随缘。
来到大殿里,翻翻找找,也没有找到适合拜寿的礼物,只好放弃,看在只有自己动手了,亲手做的才更能体现诚意,算一算时间,还够用,慕雪闪身出了空间。
叫来白芷,让她去库房挑选了一幅白绢,又开了单子,吩咐竹黄去采买所用的丝线,慕雪想亲手绣一幅绣品为太后祝寿。
太后的这次大寿礼部取名千秋宴,取千秋万代之意,不仅全国大肆庆祝,邻国也派来使团,天龙国的太子早早到了京城,几日前天龙国的皇后苏媚儿也随使团赶到京城,亲自来给母亲祝寿,天照国一直以夏国马首是瞻,早早递了国书,要派二皇子原次郎和公主佳惠来给太后祝寿,不日就会抵达,北魏虽和大夏对峙多年,动过几次刀兵,但这几年两国休战,这次也将派二皇子带领使团来祝寿,以表两国建交之情,其他的方外小国也是各自派出使团来京,以示友好。
一时间京城的大街上突然出现了许多穿着奇装异服,口音各异的外国人,让百姓啧啧称奇。
晋王苏桦最近忙的不可开交,景元帝将接待国外使团的任务交给了他,每天往返于城门和迎宾馆,忙着接待和安排各个国家的使团。
这一日刚将天照国的使团安排好,苏叶一身冷汗,不是热的,现在天气渐冷,凉爽的很,他是被天照国的公主佳惠生生地惊出了一身冷汗,没想到这天照国的公主竟然这么豪放,第一次见面就对他眉来眼去,找各种接口向他身上蹭,最后竟然恬不知耻邀请他去她的房间,哪象一国公主的做派。
苏桦灌下一盏凉茶,平复了下心情,就听侍卫通报,北魏的使团距离城门还有五里,就要进城了。
苏桦赶紧整了下衣服,带领礼官赶往城门外。
站在城门下,远远看去,就见一队骑兵犹如黑色的旋风一般刮了过来,苏桦知道北魏民风彪悍,人人善骑射,今天一看果然如此,这一队使团全员骑马,一律黑色的劲装,腰系黑色的牛皮大带,足踏牛皮战靴,一个个身材高大,健硕无比,各个眼里冒着寒光,如恶狼似鹰隼一般,
再近一些,苏桦惊愕的发现所有马匹都无鞍无镫,所以骑手都是直接坐在马背上,可见骑术之高。
殊不知为了这次使团成员的选拔,北魏皇帝费尽心思,一万人里选出这十六人组成着幽云十六骑,就是向大夏示威。
苏桦见北魏的使团马速不减,直接向他和礼官冲了过来,他站在迎接队伍的最前面,几乎感觉到战马的呼吸,但是不能躲,如果惊慌躲开,会让北魏人嘲笑,他的面子不重要,此时他代表的是大夏的脸面,苏桦眼睛一闭,没有移动分豪。
就听见一声呼哨,苏桦睁开双眼,战马已经停下,北魏使团众人翻身下马。
“这位就是晋王殿下吧,北魏二皇子拜见晋王,晋王好定力。”
“欢迎欢迎,二皇子好骑术。”
苏桦看向这个北魏的二皇子,身穿黑色长袍,红色滚边,整件衣服上用金线满绣饕餮纹,满脸含笑,也在端详他,心里暗骂,长的不错,一肚子坏水,只要我刚才动一下,就名誉尽失,这是要给大夏一个下马威啊!
“晋王,我率领幽云十六骑打个前站,国师和我国的礼官带着车队在后面,你先送我回住处好不好?”
“如二皇子所愿,请随小王来。”
苏桦交代了礼官留在城门口接待魏国国师,自己翻身上马,与二皇子策马同行,赶去迎宾馆。
“晋王殿下,不知迎宾馆离得远嘛?”
二皇子骑在马上,看似闲谈,打听迎宾馆的位置。
“不远,顺着这条大街直走,到头右拐就到了。”
苏桦也没多想,对方是客人,有问必答。
“晋王,据说大夏的皇子各个刀马娴熟,不如我们赛马吧,看谁先到迎宾馆。”
二皇子扔下一句话,两腿一夹,手中缰绳一抖,坐下马利箭一般冲了出去。
苏桦没有防备,想要提示街上人多,纵马容易伤人,萧逸已经不见踪影,急忙在后面紧追。
刚才在城门口想给苏桦一个下马威,二皇子没想到苏桦看着一副病秧子摸样,胆子还挺大,就想在马术上让他丢脸。
骑在马上,回头望去,苏桦已经不见身影,二皇子就想尽快赶到迎宾馆,在泡壶茶等苏桦,到时候好好羞臊他一下。
想着这些,脑子有些走神,这条大街是京城最繁华的街道之一,人来人往,就听见周围人群不住的惊叫,他向前看去,就见街上站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已经被吓懵,呆呆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离他飞驰的马匹就三四米远了,根本不能再调整方向。
“晦气,行吧,到时候多赔些钱。”
二皇子心里骂着,一点没有减速,纵马像小男孩的身上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