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这突然的插曲,她们有条不紊地准备着接下来要做的。
瑞露已身子好了为由,将青蕊和另外三人叫了她屋内庆祝了起来。
因着有青蕊这个开心果,气氛很快地活跃了起来;一顿酒饭后,三人倒在了桌上;
瑞露和青蕊将三人带回她们的屋内,确定她们昏昏欲睡,放心地离开了。
解决好这些事情后,留下瑞露在荷妃馆,薇澜带着杨氏和青蕊在亥时去了凝香院。
佩兰按照昨日约定好的时间,早早地把门打开;等待着她们的到来。
在一旁对骆夫人说道:“姐姐,再坚再坚持;过了今晚就会好起来,我们有救了。”
骆夫人的眼里也不像之前那般浑浊,嗓子里发出一点声音,努力地回应着佩兰。
宋薇澜三人,在亥时到了凝香院。
她们三人戴着厚厚的面纱,身上还有一股艾草的味道;在一旁和佩兰看着杨医侍动作。
只见杨氏将骆夫人身上的痘痂用银针挑了下来,这脸上的结痂挑完后立即有血冒出来,可这也是没办法的,总不能为了美而连命都不要了,骆夫人忍着疼痛任由杨氏施为,她要好好记住今日遭受的痛,日后会变本加厉地还给那两人。
杨氏将结痂全都挑了下来,又磨成细末,加了些冰片,樟脑用水稀释后将其弄入了骆夫人的口鼻中。
“好了,只要过了今日骆夫人不再有新的虏疮就代表成功了,佩兰,我听宋小主说你也懂医理,从明日起你按照此方法为你家小主这样做,不出一个月你家小主就能止住病源,她现在身子骨太差了,你要每日多给她吃些肉食。”
佩兰闻言,顿觉感到有些窘迫,她不是不明白,只是她们本身就没多少银子,这些日子全都花在买药上了,还有些银票当初在普光寺被王妃抢了去。
薇澜看得出佩兰的窘迫,开口道:“我知道你们的不易,就算有了银子只怕你们如今也花不出去,外面都是王妃的人,她每日的供给本就克扣你们,至于吃食和药材吾依旧让瑞露和青蕊给你们送过来,只盼你们尽快好起来。”
佩兰激动地不知该说些什么,毕竟她们如今能做的就是能尽快好起来,宋夫人本就是背着王妃来救她们,若是被发现少不了麻烦,这病而且有传染性,谁家也不想成为那传染源,传出来未免遭人嫌弃,这也是她当初为何不去求王爷的原因。
该做的她宋薇澜都做了,接下来就看她们自己了,宋薇澜带着杨氏和青蕊回到了荷妃馆。
竖日早晨,竹月她们三人醒了,但都感觉脑袋发沉。
梅素摸着自己发沉的头,内心总觉得不对劲,她何时这么能睡了?
便问道:“竹月,竹影,昨天都发生了什么呀,这酒喝得让人好似忘记自己是谁了。”
“吾也不知,只记得和瑞露和青蕊在那一同吃酒,想来是昨日的酒水太好喝,就成这样了。”
竹月也附和着竹影的话,昨日瑞露姐姐确实热情,自她们来后,瑞露姐姐不曾为难过她们,都是不冷不淡的,昨日想来也有小主的授意,否则瑞露姐姐又怎么和她们畅饮到很晚,她本就谨慎,最后只记得是瑞露叫青蕊将她扶到了她屋里,其他的都不记得了。
竹影和竹月也不再计较,收拾好之后就开始干她们的活。
而瑞露看到她们后也热情地朝她们打了招呼。
梅素也在一旁,她观察着瑞露和青蕊的表情,瑞露倒是无甚反应,只是这青蕊,那一双圆溜溜的眼睛一闪而过的狡黠,好似嘲笑般。
青蕊感觉到梅素打量的眼神,迅速隐了情绪;就是这个举动让梅素猜到,她们肯定有事瞒着她们,从前天晚上屋外出现的动静,到昨日突然请她们吃酒,很大可能不是意外,而是预谋好的。
梅素不动声色地想着:“她该如何把这个消息传给主子呢?把她塞进来的时候,主子就对她说过之前临水居发生过的事情,宋薇澜绝对不会轻易相信她们,看似将她们放在外院实则是暗暗观察着她们。”
昨晚之后,宋薇澜的心事总算少了一半,也让她好好休息了一番。
同时也到了杨氏和青蕊分别的时候,青蕊并没让另外三人知晓杨氏是她母亲的事情,问的时候只回答道投缘,乐意和杨氏处在一起。
骆夫人的病也算是有了交代,她舍不得母亲离开,可是经过这些天小主和瑞露姐姐的事情,她也明白了,母亲早日离开王府是正确的,自己好歹有小主护着。
薇澜让瑞露给了杨氏一些银子还有布料,并承诺道:“会好好护着青蕊。”
杨氏是相信是薇澜的,青蕊泪眼婆娑地送走了杨氏。
等到杨氏离开后,薇澜问道:“青蕊,你可想念容公子?”
薇澜突如其来地询问,让青蕊有些慌神,但立即镇定道:“小主是奴婢的主子,为何要想念容公子。”
“你这小丫头,倒是个滑头。竟然会油嘴滑舌了。”
“青蕊说的是实话,母亲确实在吾面前提到过容公子,但是奴婢也只知道母亲是受过容公子恩的,多的母亲并未对吾说过的,所以奴婢并非是油嘴滑舌,而是句句实话。”青蕊解释道。
“至于为何来伺候小主,是母亲想为吾寻个好的前程,母亲也没别的路子,又打听到小主是个好人,靖王爷又是出名的对奴才好,所以奴婢就过来了。”
薇澜点点头,青蕊的话她自然是信的;有句话说得好,宁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何况在京城中,若想嫁得个好人家,自身就得有些本事。
她也只是想再确认一下,青蕊若是表哥的人,那也说得过去;表哥也是了解她的,给了她一个新人,各方面都是可以的,她不得不承认她身边如今确实是缺人的,不像王妃和杜侧妃;没有人手她该如何和她们抗衡呢?
尤其这王府中,身边有个懂医术的人最好不过了,骆夫人就是最好的例子,若不是佩兰,骆夫人如今恐已玉陨香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