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爱卿,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每一次上朝都能看到萧凌天那张让他十分厌恶的脸,萧煜每一次上朝心里头都不得劲。
恨不得群臣一个个什么屁话都不要讲,国泰民安的,三言两语直接下朝。
可到目前来说,每一次上朝总有大事发生。
而有他么这个皇帝。
国泰民安?
也只是一种奢望。
这道理谁都知道,只有萧煜自己不知道。
这一次……
也不例外。
户部侍郎从臣班中站了出来,朝着萧煜行了一礼,开口道。
“禀报陛下,昨日河间、归德六百里加急,上奏了一则消息。”
“两地黄河决堤,水淹农田村舍,百姓流离失所。”
“府尹请求朝廷赈灾拨款、拨粮食。”
“……”
萧煜嘴角一抽,脸上的晦气更加明显了。
刚处理完南北的赈灾,现在又黄河决堤了?
上次能完美的解决南北灾情,没让多少百姓饿死,用的都是萧凌天和大臣们手里的粮食。
朝廷没出一两银子。
而这次黄河决堤,朝廷恐怕不得不出银子了,而且两地黄河决堤,要赈灾修复河堤。
需要的银子肯定不少。
但国库中如今都能跑马了,里头的老鼠都擦着眼泪拖家带口连夜跑路。
赈灾?
哪来的银子呢?
萧煜皱起了眉,考虑了半晌才开口说话。
“两地黄河决堤,朕觉得问题也不大,黄河之水中有大量泥沙,决堤到了农田之中,也不简单就不是件好事。”
“等水退了,这农田不是更肥沃了吗?”
“爱卿。”
当着百官们懵逼加上不可置信的表情,萧煜对着户部侍郎笑呵呵地说道。
“黄河水泛滥最多不过是半个月时间。”
“半个月之后,黄河水必退。”
“到时候,再让百姓回去就是了。”
“朝廷现在也没银子了,北边辽人虎视眈眈,三大重镇每年军费都要三百万两。”
“朝廷啊……”
萧煜语重心长道。
“实在是拿不出银子了!”
“就这样吧!”
“也不是什么大事,朕看,这灾就不用赈了,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金殿之上,不管是那一派,不管是贪官还是众臣,一个个脸上的表情都变得精彩了起来。
看着萧煜的表情,就像是在看一个傻子。
萧凌天没忍住。
直接低声骂了一句‘昏君’!
“不可!”
吴忠义眉头一皱正要站出来反对,却被一道声音给抢了先。
众人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纷纷露出了见鬼的表情。
说出‘不可’二字之人,居然是萧傲天?
他还有这种觉悟?
“为何不可?”
萧煜眯起了双眼。
吴忠义和萧凌天都没出声。
这小子先站了出来!
难道这小子是对自己让他在府中反省有所不满,要在朝堂之上跟自己公然叫板?
“父皇。”
“水患乃是大灾。”
“黄河水决堤,冲毁的不仅仅是农田,还有屋舍,甚至还有地窖中存储的粮食。”
“旱灾,雨灾犹可苦等过去。”
“但水灾一旦爆发,灾民们恐怕连三天都撑不过去!”
“朝廷必须要赈灾啊!”
萧煜脸色沉了下去,怒斥道。
“朕自然是知道这个道理的,但文王没听懂朕的话吗?”
“朝廷已经没银子了。”
“赈灾,也只是有心无力。”
“舍小保大吧!”
“父皇,赈灾必须要做,但若是朝廷实在没有银子了,儿臣……”
萧傲天 朝着萧煜抱拳肃然行了一礼。
“愿为父皇分忧,愿为大宋分忧!”
“哦?”
萧煜刚刚在脸上浮现出来的暴怒陡然一收,随即满是意外地盯着萧傲天看了许久。
他像是第一次认识萧傲天一样。
这金殿中的百官们也都十分错愕的望向了萧傲天。
文王今日能说出这种话来,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文王,朕没听错的话,你说……这黄河决堤之事,你要替朕分忧?”
“父皇,您没听错!”
萧傲天笑着点点头。
“最近儿臣在府上足不出户,一边好好反省自己做下的错事,一边认真读书,研究经典。”
“最近刚好看了《治水要术》,《论水患》,《河决总纲》,《水经概要》,这几本书,在治理黄河水患上,颇有心得。”
“且……”
萧傲天苦笑一声。
“儿臣也想明白了。”
“即便儿臣与太子之间不对付,也不能用见不得人的手段争个你死我活。”
“于大宋无益,于百姓更是无益。”
“还不如在治理国家之事上与大哥分个高低!”
“老实说,这太子之位,儿臣也想要。”
“儿臣想借治水来证明自己。”
“还望父皇,给个机会!”
萧傲天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听得吴忠义等人直皱眉头,萧凌天更是心中不屑。
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小子不是转性了。
而是绝对没憋好屁!
“好!”
萧煜只是愣了片刻,顿时激动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一拍巴掌!
“文王终于想明白了,也不枉朕让你面壁三日!”
“我儿说的不错。”
“太子之位人人想要,但却不能是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
“难得文王想要为朕分忧,为百姓谋福祉,朕……允了!”
“这赈灾之事,便交给文王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准备了一夜治理水患的萧凌天都没站出来说话。
他在等。
等萧傲天忍不住,狐狸尾巴露出来的时候。
果然,下一秒。
“多谢父皇,但……”
萧傲天抬起头,猛地看向了萧凌天。
“父皇,既是比试,这治理黄河水患便不该是儿臣一个人。”
“儿臣认为,河间、归德两地,儿臣与太子应一人分领一处,同时治理水患。”
“比一比,看谁的本事大!”
“看谁能将水患治理好!”
萧傲天此言图穷匕见,将矛头指向了萧凌天。
萧煜一听,更加激动了!
文王这小子果然是成长了不少。
从下三滥的手段,直接改成了光明正大的比试。
可以预见,只要在治理水患这方面赢了萧凌天,在萧凌天身上的声望便要转移到萧傲天身上。
而萧傲天做了这么多准备,安有不赢的道理?
萧煜看向了萧凌天。
“太子,文王的建议,你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