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后,刘大喜把二妞寄回来的书信拿在手里,站在刘三娘房门前犹豫了很久,实在不知如何开口。
二妞远在都城,暂时不可能回来,而她后天也要去一趟边境,有些惆怅地抓了抓头发,早知道先不冲动就好了。
可是她又怎么可以放弃这个机会呢?
就在她在那里思来想去大半会儿的时候,房间里传来刘三娘的声音,“站在门口干嘛?有事要说就快进来!在门口晃啊晃的,影响老娘休息!”
刘大喜干笑地推开门,“阿娘。”
她看到刘三娘坐在床边,手里拿着一个花篮子,篮子里装着一些碎布还有针线,显然是在秀制些什么。
见刘大喜看过来,刘三娘好整以暇地把篮子放好,然后看向她问,“说吧,有什么事?”
对上刘三娘审视的目光,她踌躇半晌才开口说,“阿娘,我要出一趟远门做买卖。可能会走几个月。”
说完她低下头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一样不敢直视刘三娘。
良久,刘三娘才轻声说,“嗯,我知道了。”
听不出喜怒,这更让她有些心慌,抬起头小心翼翼地问,“阿娘,你不阻止我?”
刘三娘听了,险些被刘大喜给气笑了,叹了口气,说,“阻止有用吗?这是你自己的事,你也大了,我也说过,你们注定会离开的,并没有什么。”
她被说的哑口无言,这一刻更清晰地明白,她一定要挣多些钱,到时候带阿娘上都城找二妞,那她们就不需要分离了。
这么想的她朝刘三娘跪了下来,刘三娘微惊,但也由着她。
便看到刘大喜满脸诚恳地说,“阿娘,你放心,只是去几个月,我很快回来的!我会每个月给您寄书信的,我会让阿宝每个月去驿站拿的,还有二妞的书信。”
说着说着,她越发惭愧,阿娘已经年老了许多,而她如此不孝地要出远门,抿着唇,紧握着手。
刘三娘都明白,孩子有孩子的生活,她老了,又能帮得了什么呢,只要孩子可以过得更好,她如何都愿意。
看到刘大喜这孩子在自责,刘三娘叹了叹气,伸出手轻拍了两下她的脑袋,“丫头,阿娘自己在家挺好的,你看最近阿娘身体越发得好了,所以你去吧,不用担心阿娘。”
“阿娘。”刘大喜猛然觉得鼻子酸酸的,一把伸出手抱住刘三娘的腰,像个撒娇的孩子一样想要在母亲身上寻求安慰。
“好了好了,有什么好哭的,到时候在路上受了苦头有的你哭呢!”刘三娘轻拍着她的背部,打趣着说。
她抱着刘三娘不放,暗想,她才不怕吃苦头呢,为了让阿娘和二妞过得更好,她吃多少苦又怎样?
“二妞是不是来信了?”
刘三娘这么一问,刘大喜就把二妞寄回来的书信拿出来。
打开一看,她笑了起来,对刘三娘说,“太好了,阿娘,二妞现在可以在同林书院上课学习了!”
见刘三娘并不太清楚同林书院,她就解释了一番,反正二妞也有写。
其实,她也算是了解同林书院的,毕竟上辈子也是做过大夫人,多多少少对于都城的事情都有所涉猎。
同林书院也就比皇家书院低一些等次,但每一个从同林书院出来的人,在朝廷都是有做官的。
而且同林书院最重要的是不分贵贱高低,不分贵族世家,只有你有足够的学识才赋,那你就有资格进去。
现在二妞竟然有此机会进到同林书院,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她开心了。
看到刘大喜笑得春花灿烂的,刘三娘也笑了起来,如今两个孩子都有出息了,阿华,你应该也很开心吧。
第二日她去了胡秀大婶家,找胡秀大婶说明情况,也拜托她不在家里的日子就麻烦胡秀大婶照看一下刘三娘。
也把一些需要她帮忙的事宜一并告知她了。
刘大喜表示会给些银子作为照看的费用,但胡秀一听就拒绝了,说她把刘三娘当作好友,偶尔看望好友哪能要钱。
后面怎么给胡秀大婶都不,她也只好作罢,但胡秀大婶两母子帮她做事的钱她可以多给一些。
当胡秀大婶送走刘大喜后,把刘大喜给她和阿宝的工钱袋子一打开,竟发现里面多了十两银子,顿时觉得十分无奈。
这时刚从外面回来的阿宝看到胡秀里那些工钱袋子,就知道刘大喜来过了,有些欣喜地问胡秀,“阿娘,阿喜姐来过了?”
胡秀见自己儿子这个样子,暗叹气,如实说,“是来过。”
“那阿喜姐有没有提起我啊?”阿宝有些期待但似乎又想起什么也有些落寞地垂下脑袋。
这孩子,胡秀无奈地说,“阿宝啊,你该知道的,你阿喜姐是有心上人了,阿娘这么说知道你会伤心,但有些事是不能强求的,不是吗?”
阿宝失落地看着地面,半晌才说,“我知道,我都明白的,阿娘。”只是阿喜姐很好,好到他放不下而已。
离开胡秀大婶家后,刘大喜又找了村长,商量了一些事宜,她打算去边境做买卖,到时候会带一些食材过去,所以需要村长帮忙。
村长一听,有些吃惊,但过后想了想觉得未尝不是好事,刘大喜现在做的也是有利于平塘村的,所以就答应了刘大喜。
接下来,村长找人通知村里的村民,有谁家里还需要卖食材的,可以来大喜家,这次收购价格会比之前收购价格高出两文。
一听到这次刘大喜花大价钱收购食材,而且是红薯土豆之类的食材,这样的粮食每家每户都多的是。
于是如此消息一出,有钱不挣那才是傻瓜,所以村民们又一窝蜂地背篮子的背篮子,推着小车的推小车,装来了很多红薯土豆。
又在她家门口排起了队,看到这么多人,没办法只好再去请来胡秀大婶他们帮忙。
胡秀刚好还觉得拿了刘大喜太多银子有些受之有愧,所以听刘大喜需要帮忙,立马就带着阿宝过来了。
刘大喜安排好这边的事情,她又去了一趟县里,她得去找县令拿文书。
等她来到衙门,门口的衙役看到她就请她进去了,这让她有种奇怪的感觉,但现在没时间想其他事情。
马脸师爷见到她,和她打了声招呼,便让她先在书房等候片刻,因为大人暂时在待客厅待客。
刘大喜只是点头,也不急于一时半会,便等着。
衙役端上来热茶,对刘大喜很是恭敬地点头才下去。
这简直让她有些不自在,怎么衙门里的人都对她十分毕恭毕敬的,实在有些不习惯。
大约等了半刻钟,就听到匆忙的脚步声从门口传来。
然后就看到一身青色官服的男人走进来,乍看过去,大概三十岁左右,国字脸,端正而平平无奇的五官,但多少有些来自高位的气场。
“刘姑娘好!本官姓王,王润,不知姑娘来可是为了什么?”王润坐了下来后直接问。
刘大喜看这位王大人倒是有些许刚正不阿的感觉,不过现在需要做买卖的文书,所以她直接开口,“王大人好,小女现在需要去边境做买卖的文书,不知要走怎么样的流程?”
这么听来,王润拧眉思索起来,若是离县去其他县城或者是州城,或是都城,申请过路文书并不是很难,可现在刘姑娘要去边境。
刘大喜见王润颇有些为难,便询问道,“王大人可是有什么难处,不妨说出来?”
王润微叹气,“刘姑娘有所不知,如今边境比较乱,总有倭族在边境周围肆意横行,也可能随时会起战乱,所以现在进出边境,特别是最近的陵城,进去了容易但出来难,而要申请去陵城的过路文书还需要有担保人。”
之前听甄有财说过边境乱,倒没想到会是如此,进去容易出来难吗?
但机会就在眼前,她不能放弃。
“那担保人需要符合什么条件呢?”刘大喜是打定主意要去了,所以便问道。
王润见刘大喜并没有打消去边境的想法,便也不好劝说,而之前许大人也留了话,这位刘姑娘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就尽量帮。
一份过路文书倒也不难,一般人可能需要有家族或是有些身份的人做担保,但这位刘姑娘的话。
他思索片刻便说,“刘姑娘放心,若刘姑娘急用,那就由本官为你做担保吧。”
一听,刘大喜很是感激地说,“那就太谢谢王大人了,实在是我明日便要出行了,所以我明日可以拿到吗?”
王润没想到刘大喜会这么着急,愣了愣,想,也不难,便说,“那明日我让人把过路文书拿去给刘姑娘吧。”
没想到会如此顺利的刘大喜欣喜若狂地再次感谢王润,王润只是说受人所托罢了。
出了衙门后,刘大喜想了想大概是许大人,看来以后再见到许大人,得好好感谢一番才是。
之后,她又去了一趟镖局,请了五个人,告诉他们一些事情后,就一切事情都准备好了,就等明日出发了。
回到家后,门前已经没有排队的人了,进门看了看,胡秀大婶和阿宝也不在了,想来是回去了。
这时,刘三娘端着菜放在桌子上,看到刘大喜回来,便说,“那些东西,阿宝顺便帮你弄好放在杂物房了。”
“啊,好的。”刘大喜点了点头坐了下来。
“如何?”刘三娘也坐下来,拿起筷子问。
“都弄好了。”她开心地说,转念又想,她明天得离开阿娘了,看向刘三娘又开始有些愧疚感了。
刘三娘拿着筷子头敲了一下她的额头,没好气地说,“有点出息行不?拿起做买卖的气势,老娘又不是没了你们就不行!”
捂着有些微痛的额头,她憋着嘴说,“知道啦,所以您老人家怎么总喜欢打我额头,万一打傻了咋办?”
听出刘大喜竟还有几分幽怨,刘三娘慢条斯理地边夹着菜进碗里头,边说,“已经够傻了,还能再傻?还不快吃饭!”
“知道啦知道啦!”刘大喜嘟着嘴说道。
度过了一晚上平静的夜晚,第二天清晨,她刚睡醒,就听到院子里的门被敲响了。
她急忙穿戴好衣服,把门打开,就看到一个衙役站在门口,他看到刘大喜露出笑容说,“刘姑娘,这是大人让我交给你的。”
接了过来一看,是过路文书,她满脸笑意地从袖口掏出十文钱塞到衙役手里,“谢谢你啦,衙役大哥,这是小小心意。”
但衙役有些为难地摇头,并把钱一并推回去说,“王大人说过,我们为百姓做事是分内事,怎么可以拿取百姓的一分一毫呢,所以恕我不能拿。既然东西已经送到刘姑娘手里,那我就先走了。”
衙役笔直地对她点了点头,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刘大喜欣慰地笑了,“看来王大人教得很好,想来有他在,安宁县会变得更好。”
她回去再梳洗一下,然后自己一个人一点点地把东西拿到院子里,没一会儿,大门又被敲响了,她过去打开一看,是甄有财他们。
“刘姑娘,早啊!”甄有财笑着打招呼。
站在甄有财身后的牛大壮也直愣愣地对她打招呼,“刘姑娘早!”
她浅笑着点头,没想到他们这么准时,想来也是怕耽误路程吧,毕竟从这里去到陵城起码需要半月的时间。
甄有财也不打算进去,看了眼刘大喜身后,便问,“刘姑娘需要我们为你把东西搬出来吗?”
毕竟是合作关系,而且过路文书都要靠刘大喜,所以他自然要亲切一些才是。
刘大喜刚好也在愁那些东西不好搬,而且她请的镖师也还没到,既然甄有财乐意帮忙那就真的很好。
“那就有劳甄公子啦!”刘大喜拱手说,然后就侧身让甄有财的人进来搬东西。
甄有财的人都挺壮实的,每一个都孔武有力的样子,不一会儿都帮她把东西搬到了她准备的马车上了。
她很是感激地看着甄有财,“感谢了,甄公子。”
甄有财摆了摆手说道,“小事情而已,主要这次我们能够去陵城,都得多得刘姑娘帮助。”
她笑了笑,不过是各取所需而已,也不多说什么。
不到一会儿,她请的镖师们也到了。
带头的貌似是一个女子,一身黑色劲装,黑色长发高高束起留作高马尾,剑眉星目的样子,颇有一股英气逼人的感觉。
女子拿着剑,朝她走来,拱手道,“刘姑娘!我叫叶青,是这次带镖的领队人!”
没想到是女子做领队,她只是愣了一下,便笑着说,“那今后的路程就有劳叶姑娘了!”
“刘姑娘客气了!”叶青木着一张脸,不言苟笑的说。
一切准备就绪,也该准备出发了。
她回头看了一眼刘三娘紧闭的房门,抿了抿唇,最后朝着里面说,“阿娘,好好保重身体,记得晚上不要再熬夜秀东西了,对眼睛不好,要早点休息。知道吗?”
她的话刚落,里面就传来不耐烦的声音,“老娘知道怎么做,你还是赶紧去吧,比我还唠叨,快去吧!”
刘大喜无奈一笑,最后再看一眼,轻声说,“阿娘保重。”
然后她便把院子的门关上,跟着商队一起出发了。
而紧闭的房门慢慢从里面被打开,刘三娘拄着木杖走了出来,看向早就关紧的大门,浑浊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大门。
整个院子安静得可怕,她就站在房门前静静地看着,有些驼背的身影在日光打落下,照映在地面上,显得格外孤独。
良久只听到她说,“唉,都走了。也好,清静。”
然后她步履蹒跚地慢慢回到房间,轻轻地关上门,坐在床边拿出几块红色的布料开始秀东西。
那边的刘大喜他们已经出发了,因为需要走上大半个月,所以大家都会备好一些干粮作为不时之需。
刘大喜的马车都装满了东西,然后还有两辆推车,推车上也放满了大箱子,都是食材。
幸亏这些食材都是耐放的,不然等到他们去到那里,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吃。
她坐在马车上,一边坐着赶车的叶青,她看了眼叶青,发现叶青长得真得有些别样的异域风情。
叶青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只是定眼看着你,你便会感受到她目中散发出的犹如寒剑一般锋利的气息。
而且她有着高挺的鼻梁,嘴唇也是比较轻薄的,肤色偏白,面目高冷,有着让人不敢靠近的威慑力。
有些女生男相的英气感,十分地光彩照人。
刘大喜有些好奇,便问,“叶青姑娘是番邦人吗?”
赶着车的叶青微愣,而后才缓缓开口说道,“不算是,我的母亲是番邦来的。”
原来是这样,刘大喜看不出叶青的情绪,所以就道歉说,“叶姑娘总给我一种江湖侠女的感觉,让我有些好奇,如果冒犯到了,实在不好意思了。”
叶青无所谓地说,“无碍,没什么冒犯之处。”
然后就陷入沉默了,似乎这位叶姑娘并不喜欢说话,刘大喜却是喜欢聊天的人,便会时不时拉着叶青聊聊番邦的事情。
听着听着觉得甚是有趣,便问,“那叶姑娘可有想过回去看看?”
大草原,很多牛羊马,喝不完的牛羊奶,还有很多有趣的族群活动,这些听起来就很有趣。
叶青半阖眼眸,轻声说,“没有想过。”
见叶青似乎不太想谈论回不回去的问题了,刘大喜也不好意思再聊这些话题了。
他们走了一天后,得停下来休息了,所以牛大壮和她的另一个镖师小伙去看了看周围情况,最后他们找到一个地方方便他们休息的地方。
甄有财不愧是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她不过是在马车里找了一会儿东西,出来后就看到甄有财他们已经起了篝火,把锅碗瓢盆都拿出来了。
看来是准备起火做吃的了,她拿着一些东西过去,甄有财看到她便笑着邀请她说,“刘姑娘不嫌弃的话,一起吧?”
她看了看手里的包袱,原本打算随便解决的,但都邀请她了,也不好意思拒绝不是。
然后她就轻笑地答谢说,“那就谢谢甄公子啦!”说着她就坐了下来。
甄有财看到她手里的包袱,他有闻到一股很淡的清香,就随口问,“刘姑娘的包袱里是?”
“啊,这个啊!”刘大喜也不打算藏着掖着,这是她用家里的土豆做的烧饼,特别用了一些稀释过灵泉水做的。
她把包袱打开,露出里面做好的土豆烧饼,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惹得一旁在做吃的,还有烧火的都看过来了。
甄有财闻着这香味都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刘姑娘这可是你做的?”
见甄有财一副好奇又想吃的样子,她很大方地把包袱递过去说,“甄公子不如尝尝?不过是我随手做的。”
他看了眼金黄色的烧饼,此刻真正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实在是让他盛情难却,所以他微笑着拿起一块烧饼,“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在他拿起烧饼的时候,其他人都纷纷看过来,离得比较近的牛大壮也是目光炯炯地盯着烧饼看。
刘大喜也不好在这么多人的打量下只给甄有财,所以就浅笑地邀请大家一起品尝道,“我这还做了挺多的,大家不嫌弃的话,可以来尝尝。”
她一发话,那些人面面相觑,然后都异口同声地说,“那就谢谢刘姑娘啦!”
然后他们还挺有秩序地一个接一个地拿烧饼。
甄有财一下子就吃完了,吃完后竟然还有想吃的冲动,这烧饼做的油而不腻,口齿留香,简直回味无穷啊!
其他人吃了之后都是赞不绝口。
“刘姑娘做的烧饼真好吃!”
“对啊!平时我吃的烧饼要不就是油的不行,要不就是干的可怕,刘姑娘做的烧饼刚刚好,真好吃!”
“对对!”
见大家都直夸好吃,刘大喜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牛大壮更是一脸认真地拱手说,“刘姑娘,你做的烧饼是我吃过最好的烧饼!”
弄得她多不好意思地干笑起来,甄有财看到刘大喜的窘态,便赶着他的人去干活了。
她见了,颇为感激地看了眼甄有财,甄有财笑了笑小声说,“以后刘姑娘再做烧饼,记得有我一份便好。”
“啊,哈哈,好说好说!”刘大喜有点窘,不就是烧饼吗?不过她也特地留了一些给镖师他们。
然后就拿过去给他们了,他们一吃又是一轮夸赞,赞的她越发不好意思了。
在看到叶青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篝火前发愣,她拿着几块烧饼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