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走了,小花没有问她是如何救的吴安,看来是许大人说了什么吧,没想到宋云书的朋友还挺靠谱的。
这是她从阿十那里得知原来许旭峰是宋云书从小相交的朋友。
刚送走了小花,门又一次被敲响,刘大喜纳了闷,怎么今天这么多人来找?
把门打开后,一辆马车停在门口,再看竟是孙宁和吴安,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孙宁脸上挂着高兴的笑容,不再是那种苦笑。
吴安的脸色越来越好了,身体也不再是之前那般羸弱不堪。
其实细看,吴安的眉目多多少少和吴康有些相似的,吴康的儒雅是装出来的,但吴安的文雅却是天生从气质里展现出来的。
“不知两位来是?”刘大喜侧身让他们进来,但两人并没有要进来的意思。
只听吴安说,“此次前来,是来谢过姑娘的救命之恩,若姑娘以后有什么需要在下帮忙的,定会全力以赴。”
孙宁也道谢说话,对着她行礼,“刘姑娘,谢谢你救了阿旭!”
是的,现在的吴安不再是吴安,他改名叫傅旭。
刘大喜现在是真怕他们道谢了,刚刚小花道谢跪了她半晌,她都觉得自己要短寿了,眼看着孙宁和傅旭也要跪。
她赶紧挡住他们,无奈地说,“人家都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这个安宁县第一才子不懂?”
傅旭微愣,而后轻笑一声,朝着刘大喜拱手一拜,“姑娘仁厚。”他明白刘大喜并不是那种赠恩与人便会索要报恩之人。
接着她便看到他从袖口里拿出一个小瓶子。
傅旭露出抱歉的眼神,“对不起,刘姑娘,这是小康让我转交给你的,当初小康还让人给你下了毒。”
她愣了愣,下了毒?她怎么不知道?
见她一脸疑惑,傅旭便解释了一番。
原来是孙眉阴了她一把,难怪她明明要跑路,怎么突然在大街上和她拉拉扯扯,原来是吴康指使的。
然后她接过药瓶子,便说她让大夫看过了,无碍。
傅旭也是看到她没有什么大碍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他实在不想小康背负着罪孽深重离开人世。
她见两人似乎是要有离开的意思。
明日便是吴康服刑的日子了,刘大喜也就随口一问,“明日是他最后的日子,你们不看他?”
对于傅旭这么疼爱吴康来说,不应该不去看他最后一面的。
傅旭眼底泛起悲伤,轻声说,“小康说他不希望我们去看。”
孙宁低垂眼睑,沉默不语。
看了看两人,她明白了,实则不是他们不想去,只是吴康不愿意他们看到他痛苦地死去而已。
这也算是他最后的体面吧。
“那你们有何打算?”刘大喜看着小腹都已经凸起不少的孙宁,总觉得傅旭带着一个孕妇到处跑不好吧。
但傅旭也不可以留在安宁县,也是有些难。
傅旭看出刘大喜的担忧,便说,“刘姑娘无须担心,宋大人有给我们安排去处。”
阿书给他们安排了去处?看来得好好问问才行。
既然他们都这么说了,刘大喜也没什么好问的了,便双手抱拳送别,“那两位保重!”
傅旭点头,拱手说,“刘姑娘也是。”
孙宁朝刘大喜笑着点头。
她也点了点头,看着两人转身,她想起来孙眉,便问,“孙宁,孙眉可有找你?”
孙宁听到她问孙眉,微愣,似乎想起什么,摇了摇头。
见孙宁并不太愿意提起孙眉,她心里便有了数,看来孙眉和孙宁彻底闹掰了,所以孙眉这是真的跑了吧。
目送两人离开后,她关上门,刚走进屋堂门口,敲门声又响了。
刘大喜:…
她一脸懵地走过去开门,然后看到了余翠莲还有一个长着国字脸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口。
“余大娘,你这是?”经过上次毒胡萝卜的事后,她们便没有再联系,而她自己后面也诸事颇多,也忘了去一品楼找东家道歉。
“丫头,我这是给你引荐一个人。”余翠莲笑着说,然后让出一个位置给身后的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走上前来,拱手道,“刘姑娘,在下是聚香楼的新东家,想要找你谈买卖。”
原来是来谈买卖的,刘大喜挂上笑容,“里面请吧。”
“打扰了。”中年男人点头。
然后三人坐在屋堂里,面对面开始交谈。
刘大喜为余翠莲和中年男人倒了茶水,便问,“不知这位如何称呼?”
“在下叫马武,最近接盘了聚香楼,要找食材供应的人,听到余大娘说你的食材很不错,所以我便想来看看。”马武也是一个实诚的商人,有事谈事,开门见山。
余翠莲坐在一边点头说,“是的,丫头,我把食材给马武看过了,他觉得你的食材品质很好,很希望你可以和他合作。”
“我是这样想的,丫头你和一品楼谈了合作,也是可以和聚香楼谈的,毕竟你不是现在和你们村长合作,让整个平塘村一起种植,你来收购?”
余翠莲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她觉得这个买卖做的也划算,丫头就挣个差价,也是不错的。
陷入了沉思的刘大喜,想了想点头,但想到什么又问,“是这样没错,那马掌柜,聚香楼怎么突然换了东家?”
马武开口解释说,“聚香楼的东家犯了事,已经被抄家,聚香楼在之前便被变卖给赵掌柜,由于赵掌柜欠了不少债,又变卖给了我。”
“丫头你就放一百个心,马武可是我相识多年好友,做买卖那可是诚实守信的,信得过!”余翠莲以为刘大喜是信不过马武,急忙开口说道。
刘大喜也知道余翠莲的性格,可能是想多了,误会她不信马掌柜的为人而不敢和他合作,她笑了笑说,“余大娘介绍的人,我还是信得过的。”
见刘大喜不是信不过马武,余翠莲松了口气,毕竟不被信任还是有点难过的。
“马掌柜打算怎么和我谈?”刘大喜拿起杯子喝一口茶,既然要谈,那就得把条件先谈好。
一听刘大喜这么说,就是有戏,余翠莲就高兴地朝马武说,“老马,这条件得好好给啊,我家丫头的食材那是一顶一的好!”
瞧余翠莲直夸她的食材,刘大喜心头一暖,余大娘总是对她那么好。
马武笑了笑说,“那是自然,刘姑娘的食材我也是见过了,的确很不错,起码比我看过的食材品质都好上很多。”
知道马掌柜是看过她的食材,那她就直接说一下其他的事情,比如她只做中间收购的。
于是她掂量着说,“马掌柜,我的食材以后由我们村里的乡民们来种植,不过品质你不用担心,我都会筛选出来再给你们,你看如何?”
马武思索片刻,这不是什么太大问题,由这位姑娘直接收购好送过来,比起他派人一个一个地方购买要方便些。
只见他点头,“自然没问题,那不知姑娘你的要如何谈价格?”这才是最重要的,做买卖最关心的还是价格。
刘大喜不会搞什么特别对待,和一品楼是怎么合作的,就会拿出什么条件来和聚香楼合作,这是她做买卖的原则。
于是她把和一品楼做买卖的条件说了出来,“大概就是这样的条件和价格,不知马掌柜是否觉得合适?”
马掌柜听了有些犹豫,这个价格有些偏高了,何况若是有些食材当天并没有用到,他是会吃亏的。
见马掌柜犹豫了,刘大喜也思量起来,难道是有什么问题?
余翠莲看着就觉得心急,这丫头怎么可以拿一品楼那个条件来和马武谈买卖呢!
她从桌底伸手过去拉着刘大喜的手,刘大喜看过来,就看到余翠莲挤眉弄眼地示意她出去一下。
然后余翠莲就朝着马武堆笑着说,“老马,我和丫头出去一下哈。”
马武明白余翠莲大概是要和刘大喜谈一下,他便点头道,“好的,我会好好考虑一下刘姑娘的条件的。”
余翠莲笑了笑就拉着刘大喜走了出去,来到厨房里。
她看了眼还在沉思的马武,再转回头来有些语气着急地说,“丫头,你怎么可以把一品楼的条件拿来和马武谈?”
刘大喜蹙起眉头说,“为什么不可以?一品楼和聚香楼有什么区别吗?怎么可以谈两个条件,对一品楼便不公平了。”
“哎呀!”余翠莲有些心急又有些无奈,“你这丫头,聚香楼和一品楼如何比?”
“一品楼名誉好,东家本就不缺银子,自然你给的条件高,东家也是可以接受的,可是聚香楼不同,马武刚接手,盘下聚香楼后,手头就没多少银子了,你再拿一品楼的条件给马武,马武自然需要掂量掂量。”
余翠莲语重心长地给刘大喜分析起来,实在是她不想让丫头失去一个做买卖的机会,同时,马武也是她多年好友,能帮他们两个达成合作自然是皆大欢喜的。
经余翠莲的一番分析还有解释,她手托着下巴思考起来,余大娘说的也是对的。
一品楼的东家是不缺银子,只要品质好的食材,多少钱都可以接受,但马掌柜刚盘下聚香楼,自然手头紧。
既然两者不可同日而语,那肯定也就不可以用一个条件谈买卖。
但是,她的原则又怎么可以被打破呢?
陷入了僵局的刘大喜,开始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在想,如果阿书在,他会怎么解决啊?
这么想的刘大喜当真是越来越思念宋云书了,可惜,她怎么没有问阿书去了哪呢?
拍了拍额门,她拍着拍着,猛的灵光一闪,“对了!”
余翠莲被刘大喜突然出声吓了一跳,捂着胸口有几分责备,“你这丫头怎么一惊一乍的!”
但一看刘大喜一脸欣喜的样子,看来是有办法了,她也眉开眼笑地问,“丫头这是有办法了?”
“没错!”转念一想,刘大喜也有点没底,抿了抿唇道,“不过就不知道马掌柜会不会答应了。”
余翠莲皱了皱眉,又听到刘大喜说,“先问一问吧。余大娘,我们走吧。”
“好的!”余翠莲想不通刘大喜是怎么想的,想不通便也不想了,等会便可以知晓这丫头的想法。
等两人再出现在屋堂时,马掌柜便拱手,似乎有了决定,“十分抱歉,刘姑娘,我思虑很久,觉得价格实在太高。”
刚刚没有听余大娘分析的刘大喜自然是不理解马掌柜的难处的,现在她知道了,也就更加理解马掌柜的难处。
她摇着头,笑着说,“马掌柜不用觉得抱歉,我也知道这是高了些,因为这是我和一品楼谈的价格。”
马掌柜一听微愣,难怪价格如此高,原来是一品楼的条件。
不是很明白刘大喜怎么把这个说出来的余翠莲心里更着急,你这丫头怎么把这个也说了,这不是让人家以为你是诚心耍着别人玩嘛。
见余大娘一直对着她挤眉弄眼的,刘大喜浅笑摇了摇头。
她向马掌柜解释道,“我认为既然谈买卖便要一视同仁,若是我以低于和一品楼谈的条件来和马掌柜谈,这对一品楼并不公平,所以我才会拿出那个条件。”
马掌柜听了,倒也没有生气,只是觉得刘大喜很有原则,看了看刘大喜,倒是生了几分欣赏之意。
他笑了,显得国字脸的马掌柜有些慈眉善目,“刘姑娘很有原则,不过,这个价格我依旧是不能接受。”他面露抱歉之意。
余翠莲一听就知道这个买卖谈不成了,有一些失落,感叹刘大喜这丫头怎么就那么固执呢?谈买卖得变通啊。
反倒是刘大喜并没有很着急,只是笑着说,“没关系。”
见刘大喜都不着急的余翠莲就更急了,简直是操碎了心,她就笑着看向马武说,“老马,其实可以再考虑考虑的。”
余翠莲是他多年好友,他也不好一口拒绝,不过这做买卖真得不能因为私情随意来。
看到马掌柜有些为难,刘大喜也不想余翠莲和马掌柜因为这个买卖搞得关系不好。
她便轻笑地说道,“马掌柜,我这有一个提议。或许我们还可以再谈谈这个买卖。”
马武一听刘大喜是有其他想法的,便点头说,“刘姑娘但说无妨。”
想了想,她便说,“我可以给你提供食材,价格我可以只要市场价的一半,另外一半是我放进聚香楼的,然后半年一次算一次账,我只要一些分成利润就可以,我只要二利就可以。”
马掌柜愣住了,原来刘姑娘是想要如此合作,倒是这个方法有些令他惊喜。
这个方法的确很大胆,刘大喜让步很大,一半市场价格,后面她所要的利润是看聚香楼的盈利为多少,但她只要二利。
着实让马掌柜看出了刘大喜的诚意,对于刘大喜的欣赏又多了几分。
余翠莲也是明白刘大喜在其中的让步,一下子都不知道怎么说了,这丫头真的是闷声不响就给她来这么一出。
“丫头。”当她犹豫要不要告诉刘大喜这其中的弊处时,刘大喜开口说,“余大娘,这是我刚刚就想好了的。”
既然她都这么说了,余翠莲觉得她说再多也是无用的,也就不再劝了。
然后刘大喜看向在思考的马掌柜,开声询问,“不知马掌柜意下如何?”
能够开出这么好的条件,马掌柜自然是很乐意做这个买卖的。
同时这是一个共赢共输买卖,聚香楼收益好,刘大喜的利润才好,若聚香楼收益不好,刘大喜就会损失很多,相反聚香楼并没有太大的损失。
马掌柜站起身,弯着腰拱手道,“刘姑娘的诚意实在是让马某人感叹不已,这个买卖马某答应了,并且马某承诺刘姑娘,一定会把聚香楼做好,不会辜负刘姑娘的一片诚意。”
刘大喜对于马掌柜这番举动还有话语很是满意,虽然这个买卖对于她来说可能是不划算,但是能够收获到一个人的真心相待,比什么都重要。
而且说不准会有更大的收获也说不定。
“那马掌柜我们来写一些凭据吧。”刘大喜笑了笑,既然定了下来,那就需要赶快确定下来,毕竟很快就开春了,到时候就是种植的好时候了。
“好!”马掌柜爽快地同意。
然后刘大喜拿来了纸笔,写了两分凭据,把刚才确定的条件写了进去,两人确认后正式画押签字。
余翠莲是坐在一边看得愣了愣,本来以为这个买卖都快谈不成了,没想到这么一下子又谈好了,都有点没反应过来。
“余大娘?”刘大喜抬起手在余翠莲面前挥了挥。
“啊?啊!谈好了?”余翠莲反应过来,看了看刘大喜,再看了眼马武。
马武笑着点头说,“真是感谢你了,翠莲,给我找了一个很好的合作者。”
“哈哈,客气什么,谈好就好。”余翠莲朗声笑了笑。
见事情都谈妥了,马掌柜刚盘下聚香楼,自然还有很多要事需要处理,所以就先告辞了。
送马掌柜离开后,刘大喜拉着余翠莲说,“余大娘,上次因为我,弄得一品楼名誉受损,我都还没找一品楼东家道歉,所以我想亲自去道歉一番。”
余翠莲见刘大喜一脸歉意的样子,就知道这件事情让她耿耿于怀很久,便思考一下说,“你这件事想来东家并没有介意。”
“什么?”刘大喜很是疑惑地看着余翠莲。
看到刘大喜不解,她便接着解释,“就是东家没有要怪你的意思,因为你的食材并没有问题,而是被陷害的,所以东家发话说无碍。”
余翠莲是如实说的,因为当时她拿到东家的书信时,上面就是写着无碍两个字,当时她都思考了很久才搞懂东家的意思。
无碍?就算本就不是她食材的问题,但是该道歉的还是需要道歉的。
她拉着余翠莲一脸坚定地说,“余大娘,我还是想亲自和东家道歉,就算不是食材的问题,但到底是因我而起。”
刘大喜如此坚决之下地拜托,余翠莲也不能拒绝,起码就冲刘大喜的这份心意,她觉得应该帮一把这丫头才行。
于是余翠莲一拍胸口,直接答应了,“那行!等会我回去就让掌柜写书信给东家,让东家和你见一见吧,毕竟最近东家也要过来巡查一品楼里的事宜,顺道见见你应该不成问题!”
见余翠莲答应了,刘大喜露出笑容地感谢余翠莲,“谢谢你,余大娘!”
“你这丫头,我们俩的关系需要你这么客气?别给你大娘我搞这套哈!”余翠莲有几分不满地说。
刘大喜知道余大娘的性格就是这样的直爽,不喜欢那些虚礼,也就会心一笑地说,“好好!”
她们再聊了一会儿,余翠莲也就回去了,毕竟作为一品楼的主厨娘是很忙的,现在只是忙里偷闲而已。
送别了余翠莲后,刘大喜有些喜悦地看了看手里的凭据,没想到竟然谈成了一个大买卖。
这样以后,她在聚香楼也算的上一个小的话事人了,就算以后和一品楼那几年的买卖契约到期了,她也还是有钱挣的。
在那里已经觉得自己离挣大钱的梦又近了一步的刘大喜在暗暗大笑中,就听到门又被敲响了。
看向门口,刘大喜想难道又有买卖来了?转念一想,她这是想的太美了,笑着摇了摇头。
在屋里睡着的刘三娘终于是被吵醒了,打开房门问,“怎么不开门?”
“啊,阿娘你醒了?我这就去开!”刘大喜一见刘三娘出来,赶紧去开门。
刘三娘看着刘大喜摇了摇头,这丫头真是毛毛躁躁的,其实她早就醒了,只是听到他们在谈买卖,她又不懂,也就不出来打扰他们了。
只是刚刚听到敲门声又响了,但迟迟没听到开门声,她才忍不住出来提醒刘大喜的。
当啷一声,门被打开,就听到一声响亮而清脆的声音,“阿姐!阿娘!”
显然是刘二妞回来,刘大喜愣了愣都有些认不出刘二妞了。
刘二妞一直以来面黄肌瘦的小脸,现在白了很多,脸颊因天气冷而冻得红扑扑的,小脸挂着甜甜的笑容看着她们。
站在堂屋里的刘三娘听到一声阿娘,便猜到自己的小女儿回来,面上一喜,赶紧拄着木杖走过来。
“二妞!”刘三娘有些激动地喊道,看到小女儿穿着一身黄色丝绸而制的云锦衣裙,就知道孩子过得很好。
“阿娘!”刘二妞看到刘三娘立马就扑上去抱住了她,显然很是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