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子俊听婉池讲述完净月台的来历,温婉地笑了下,说到:“原来,净月台还有这么美丽动人的故事。如今,净月台那片桃林和水池还在吗?”
“有!”婉池道,“那片桃林和那方水池还依然保留着,还依然那么美丽,就在我小时候居住的净月台院子附近。”
龙子俊叹道:“净月台有美丽的桃林,还有一方幽静的水池,这么绝美的佳境,必定是凝结了天地自然的精华。所谓水是气的精灵,而自古地灵出人杰,难怪婉池你生得冰心玉骨,聪颖灵气,有如月神的气质。”
“陛下过奖了。”婉池笑道。
龙子俊道:“朕没有过奖,朕是有感而发。自从朕坠马,身体虚弱,而太后年迈,幸亏有你这么一位贤德的皇后代朕处理朝政,不然,江山社稷该谁来掌管呢?”
婉池道:“臣妾只是尽了一点微薄之力,不足称道。”
龙子俊道:“没有你,朕也没有进行更改祖制、实施女权变革的决心。朕以为,自朕登基以来,虽然朕勤勉朝政,江山社稷日渐稳固,百姓相安,但是,只有今日,在大朝会的时候宣布女权变革、立新制、尚公平,这才是朕当朝以来做的一件大事。”
婉池道:“陛下谦虚。陛下自登基以来,平定梁王、安国公主之乱,震慑西域胡人入侵,削弱八王爷等藩王的权势,保我江山国土,匡扶帝国基业,日夜勤政,爱国为民,陛下所做的每一件,都是大事。”
龙子俊道:“婉池提起来,朕又想起安国公主来了。子娇虽然生性暴戾,虽然曾经叛国,不过,她毕竟也是朕的皇妹。自从她被慕容谨从牢狱救走之后,就无从消息。不知她现在身在何处,过得好不好?”
婉池道:“陛下之心宽容,安国公主虽然犯下大错,但陛下却还如此关心她,实在令人佩服您的度量。陛下请放心,安国公主是异常聪明之人,以她的本事,她在哪里都可以过得下去。如今,陛下没有她的音信,想必她是已经看破了权力纷争,在一个地方隐居起来,过着相安平静的生活吧!”
龙子俊点点头,低声道:“婉池的话有道理!但愿如你所说吧!”说完,他举起酒壶,慢慢地往婉池的酒盏里斟酒,随后,自己也斟了一杯,再放下酒壶,发自肺腑说到:“这段时间以来,朕一直在担心女权变革之事。朕之前以为,一旦宣告女权变革,朝廷必然会引发一场纷争,朕的心里一直悬着。今日大朝会,朕向世人宣告实施女权变革,却还算平静,除了李大人等一些元老大臣有些微词,其他臣子缄默,而有几十位大臣义无反顾地支持朕,这真是天助!”
婉池道:“是啊!臣妾的心也一直悬着,直到今日大朝会,宣告实施女权变革还算顺利,臣妾啊,算是松了一口气。不过陛下,今日大朝会,蔡大人那么轻快地就说支持陛下,拥戴女权变革,这令臣妾感到很意外!”
龙子俊点头,笑了笑,说到:“嗯!今天,蔡大人第一个拥护朕的圣意,朕也觉得很意外。”
婉池道:“真是令臣妾想不明白。蔡大人向来生性狡诈,为人乖张,以前,他是最会处处与臣妾为难作对的。如今,他怎么会第一个赞同女权变革,拥护陛下圣意呢?”
龙子俊道:“朕先前也觉得奇怪。不过,朕细细一想,觉得也不足为奇。正因为蔡大人性情乖张、喜欢趋炎附势,今日大朝会,朕宣告女权变革,蔡大人见朕意如此坚决,而且反对者不在多数,蔡大人为了迎合朕,想以表决心拥护圣意来讨朕的欢心,他日就好向朕论封讨赏,所以,他会站出来支持朕。”
婉池听了,点点头,说到:“陛下这么一分析,也不无道理。”
龙子俊笑道:“自先帝以来提倡中庸之道,这世间凡事也没有绝对的好与绝对的坏。所以,作为一个君主,不仅要任用正直、忠厚的贤臣,对于那些趋炎附势、为人乖张圆滑的人,也要留有一些。像实施女权、更改祖制这类大事,那些正直、忠厚但思想略为顽固的大臣自然会冒死谏言,那样就阻碍了变革,阻碍了道路的前进。而那些趋炎附势之人,为了讨好君主,自然会拥护君主的决意,这样,对于我们实行某些决意,还是有好处的。在忠臣与奸臣之间,我们只需掌握天平。”
婉池点头道:“陛下说的甚是。”
龙子俊慢慢举起酒盏,微笑道:“其他的事,就不多说了。今日女权变革能顺利向天下宣告,我们该庆贺庆贺才是。”
“嗯!”婉池应着,微微点头,把起酒盏,与龙子俊碰了一杯,再慢慢将酒盏放入嘴边,抬起衣袖掩住嘴唇,优雅地饮了一口。忽然,她欣喜地喊到:“是梨花酒!”
龙子俊微笑地点点头。
婉池也笑了笑,道:“这味道如此熟悉,淡淡的,朴实不华,含在口中,却回味无穷,果然是酒中圣品。”
龙子俊依然微笑着点点头。
婉池回忆道:“还记得,婉池第一次与陛下饮梨花酒时,是与陛下重逢不久,那时心里对陛下还充满着隔阂。如今,时过境迁,发生了那么多的事。”
龙子俊看着婉池有些忧郁的样子,轻轻握起她的手,放在自己的胸口,温柔地说到:“是啊!这些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朕的内心也充满了感慨,不知该如何抚慰这颗充满感慨、忧伤而又惆怅的心呢!”说完,他轻轻将婉池的手放下,又说到:“婉池,我给你弹一曲吧!”
婉池点头。
龙子俊起身走下榻,从橱柜里拿出一把古琴,返回来,清一清案几上的瓜果点心,将古琴放下,然后,他又屈膝坐下,轻轻地闭上眼睛,手轻触琴弦,略微感受调音和琴弦。尔后,他开始慢慢弹奏,双手轻抚琴弦。
顿时,细腻而深沉的琴声从他的手指间流出,舒缓流畅,余音袅袅,犹如缠绵细密的春雨,有如林间潺潺的小溪,又如秋寒夜雨。虽然听了令人心情轻快,但也难掩余音中带着的隐约惆怅。
一曲奏罢。婉池脉脉地凝视着他,稍许,才问道:“这首曲子,有些熟悉,似乎曾经听过。”
龙子俊道:“这就对了,刚才朕弹奏的曲子,就叫梨花散。”
“梨花散?”婉池问。
龙子俊点点头,说到:“有些印象吗?婉池第一次与朕饮梨花酒的时候,朕也是弹这首曲子。”
“哦!”婉池点点头,淡淡说到:“难怪婉池觉得有些熟悉,现在都记起来了。只是,在那一次,婉池第一次与陛下饮梨花酒时,听陛下弹奏梨花散,觉得内心轻快愉悦,那种感觉,犹如三月里,满山的梨花,在细密的雨珠下,在微风的轻抚中,摇摇欲飞。等到时间一到,含在花骨朵中的梨花,纷纷脱落,犹如下雪一样,满山都是纷飞的梨花,那种意境,真是美不胜收!可如今,再听梨花散,却觉得调子充满了淡淡的忧愁与惆怅,犹如秋夜的雨,冰凉,微寒,令人无法释怀。真不知道,为什么同样的曲子,听出不同的意境呢?”
龙子俊道:“因为人的心境不同了,感受到的意境自然也有了新的变化。”
“嗯!”婉池点点头,说到:“陛下,您能不能再为婉池弹奏一曲呢?您的琴音,很令婉池的内心动容。”
“嗯!”龙子俊点点头,随着又在琴弦上轻轻抚弄起来。随着琴音奏起,她又回归沉静,侧头看向琉璃窗外,此时,月已经渐渐隐去,天色慢慢暗将下来。夜色浓厚,渲染了淡淡白雾。婉池看向窗外的夜色,思绪随着琴音的撩拨,情感也慢慢触动着,又想起了许多的回忆,在回忆的最深处,是那个令她一直思念着,每每想起就会心痛的慕容谨。
……
就在龙子俊与林婉池在长乐宫里弹琴款叙的那天深夜,远在宫外的一处宅院里,那是蔡大人所住的宅院,一个黑衣人在蔡府的一所宅院上方飞檐走壁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