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龙子俊听到那个武士喊自己为陛下,心中更为诧异。那个武士看到龙子俊眼神流露出的疑问与好奇,便解释道:“陛下,您虽然记不得微臣,但微臣却不敢忘记陛下。微臣的名字,叫做苏淮。几年前,微臣是慕容谨大帅的属下,跟随慕容谨将军征战西域,还平了梁王与安国公主之乱。后来,微臣在京师里,做了个小小的侍郎。陛下,现在可否想起微臣了。”
龙子俊听了,恍然大悟,笑道:“哦!原来是你!难怪我觉得你如此面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你是谁了。”
苏淮说到:“陛下心怀天下,有那么多的事情*劳着,自然不会想起我这个小小的侍郎。不过,陛下是君,微臣是臣,微臣是陛下的臣子,自然不会忘了陛下。”
龙子俊道:“嗯!今日,多亏你搭救了我们。不然,不堪设想。”
苏淮道:“哪里哪里,微臣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对了,陛下,您这是微服出宫吗?”
龙子俊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苏淮道:“陛下微服出巡,应该多带几个侍卫。如今陛下只带着一个不会武功的宦官,应该不是很安全啊!”
龙子俊道:“没事的,今天只是一场意外,原是我在附近的小镇得罪了一些混混,所以才惹来这场灾祸。对了,苏淮公子这是要哪去呢?”
苏淮道:“哦!苏淮正打算去荆州呢!”
“荆州?”龙子俊问。
苏淮点点头,说到:“苏淮是慕容公子的部下,在西域征战的时候与慕容公子出生入死,情同手足。此后,苏淮一直跟随公子,在京师里,也是在慕容府上住着,帮着他料理府上的事。后来,因为出了一点事,慕容公子离开了京师,漂泊在外。苏淮许久没见他了。如今,公子给苏淮飞鸽传书,说他现在荆州生活呢。苏淮听了,因思念公子心切,便想去荆州看看他们。”
“哦!原来如此。”龙子俊点点头。
苏淮问:“陛下这是要去哪里呢?”
龙子俊道:“哦!因有些事,打算去岭南一趟。”
苏淮道:“岭南离这里路途遥远,陛下要小心些。既然陛下没带侍卫,如果陛下需要,那下官就跟随陛下,保护陛下好了。”
龙子俊道:“不用!不用了!苏淮公子不是要赶着去荆州吗?你还是赶快去荆州见见你家公子吧。朕虽然带的人少,但是普天下都是朕的子民,况且,朕是个大吉人,会有苍天护体的。”
苏淮想了想,道:“也好!那陛下要小心些,如果遇到什么险情,陛下可与当地的官员联系,陛下威望天下,只要陛下亮出自己的身份来,没人敢招惹陛下。那苏淮先告辞了。”说着,苏淮行了礼。
“告辞!告辞!”龙子俊还礼道。
“请陛下多多尊重!”苏淮说着,吹了句口哨,把自己的马儿引来,然后跨上骏马,扬起马鞭,飞驰着走了。
苏淮走后,龙子俊与小李子也分别骑上自己的骏马,又继续前行。龙子俊走了没多远,就停住了马儿,对小李子喊到:“小李子,停一下,停一下!”
小李子停下了马,问到:“陛下,怎么了?”
龙子俊道:“我们不去什么岭南了。我们去荆州。”
小李子问:“陛下原不是想去岭南吗,如今为何改变主意了?”
龙子俊道:“朕认为,婉池小姐可能就在荆州。”
小李子道:“陛下如何知道?”
龙子俊道:“是苏淮告诉我们的啊!你有没有留意,刚才苏淮说了一句‘因思念公子心切,便想去荆州看看他们。’我觉得这一句,藏着很大的玄机,苏淮原只说是去看慕容谨公子,为何说想去看‘他们’呢?”
小李子摇摇头,道:“奴才愚钝,不知此话有何玄机。兴许,只是苏淮的口误罢了。”
龙子俊笑道:“诶!苏淮并非口误,他的这句话,透露着很大的信息呢!你想想,慕容谨公子也是很爱婉池小姐的。如果他没有知道婉池小姐的下落,自然也会像我们一样,四处追寻着婉池小姐。然而,苏淮说此时慕容谨公子安生在荆州生活,看来,慕容谨公子已经知道了婉池小姐的下落,才会在一个地方定居。这么一推断,我觉得慕容公子应该已经知道了婉池小姐在哪里,而且,很有可能就在荆州。”
小李子道:“主子果然聪明,不愧是当今的天子。这么一说,我也这么觉得。那我们赶紧去荆州吧!”
“嗯!”龙子俊答着,然后与小李子调转马头,朝着荆州的方向而去。
自从龙子俊离宫后,皇太后黯然神伤,整日郁郁寡欢。况且,龙子俊离开后,年迈的皇太后亲自过问朝政,整日忙于料理前朝事物,为之劳碌奔波着。桂嬷嬷心疼太后,看着太后心里悲伤,又整日劳累,心里很是担心。
这天深夜,皇太后终于处理完了这一天的事物,回到凤熙殿。太后一回到凤熙殿便斜躺在榻上,累得一动也不想动。桂嬷嬷看在眼里,心里很是担心。她亲自为太后端茶倒水,又端来热水,为太后洗脚。
太后实在太累,这么斜躺着,便不知不觉就昏昏地睡着了。桂嬷嬷看着太后已经入睡,不忍心叫她起来到暖阁里睡觉,便轻轻地为太后擦净了脚,再慢慢地将太后的身子摆平,然后为太后盖上了柔和舒适的丝被。
这时,宫女明珠进来了,她手里捧着一个盘子,上面摆着一碗精致的粥。她一进来,便对桂嬷嬷说到:“嬷嬷,给太后滋补身子的银耳莲子粥已经熬好了。”
“嘘!”桂嬷嬷忙做了个手势,示意明珠小声些。然后,桂嬷嬷极小声地说到:“知道了,粥就先放桌子上吧!”
明珠瞧了瞧,轻声问到:“太后睡着了吗?”
桂嬷嬷点点头。
明珠道:“嬷嬷,您该想想个办法啊!自从陛下不在宫里,太后就一直这么累着。如今太后年纪大了,经不起这么累着,这样会累坏她老人家的身子的。”
桂嬷嬷道:“何尝不是呢?我的心里,也看着不好受啊!况且,太后不仅是累着,陛下的离开,对她来说打击很大,这几日,她茶饭不思,内心难受着呢!”
明珠道:“所以说啊,嬷嬷您快想个法子,可不能再看太后这样下去了。”
桂嬷嬷道:“太后的心事,纵然我们可以劝解劝解,然而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而关于朝廷之事,我们不懂,也帮不上忙。陛下这会子不在皇宫,朝廷的事也不能耽搁着。如果任由大臣们执掌,又可能会使得皇权流落到大臣的手中,那样又会助长了某位大臣的势力。所以,太后才会亲自上阵,亲自过问朝中之事。”
明珠道:“如今,也只有个办法了,不管如何,还是劝解陛下回京的好啊!”
桂嬷嬷道:“我也是这样想的。让陛下回京,是唯一解决的办法。”
明珠叹了口气,故意说到:“哎!不过,这也不容易啊!据奴婢所知,陛下对婉池小姐情深意切,如果婉池小姐不回来,恐怕陛下是不会回来的。”明珠这么说着,原也是有深意的。因明珠是太后的贴身宫女,所以那夜太后与龙子俊对峙的时候,她也正好赶去宗庙,想为太后送去衣赏。结果,她也听见了太后与陛下的谈话。话又说回来,明珠、明月两姐妹,都是太后跟前的宫女。不过,明珠主内,明月主外,两个人的职责与分工不同。而太后也更喜欢明珠,因为明珠忠心耿耿,办事又细心体贴。而且,明珠能言善辩,常常为太后讲一些民间的笑话,或是民间的故事与传说,因此,太后一直以来,很是信任明珠。而明珠,也一心一意地服侍太后。很久之前,婉池还在皇宫的时候,也常常来凤熙殿相陪太后。在茶余饭后,或是太后午睡的时候,婉池与明珠常常相互吐露心事,所以两个人的关系甚好。明珠了解婉池的为人,很喜欢婉池的知书达礼,温文尔雅。所以,当她听说婉池的离开,原来还有这么一个不能告人的缘故,她的心里很是不快。故而,今夜才与桂嬷嬷说了这么一些话,也是想刺激桂嬷嬷,希望桂嬷嬷能好好反思,规劝太后,让太后早日接受林婉池,让陛下与林婉池早日和好,早日回宫。这就是明珠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