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铁甲舰连续广播宣传的第二天夜里。
安淮城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再加上他们派出去的斥候传来消息,最多还需要一天一夜,朝廷的陆军就会到达城外。
而他们请求的援军,却迟迟不到位。
还有城中的气氛。
让守城的将领和官员都生出不妙的感觉。
当天夜里就再次凑到一起,商量对策。
知府大人更是直接询问安淮都尉郑武:“当着大家所有人的面,郑都督给大家说一句实话,在朝廷大军入城先进的火器面前,我们到底能不能守住得住?”
这个问话,直接打了郑武一个措手不及。
前天知府大人可是喜滋滋的接了军权的。
现在又来问自己,这是看到事情不可行,而甩锅了吗?
要知道他的家眷可都在楚国都城陵州呢!
这次无论是他投降,还是战败,都不会有好下场。
他想要全身而退,就只能在这件事情上抽身。
于是他再次看向知府赵平之:“赵大人,昨天炮击过后,末将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一切听从知府大人安排,您说战,我带着弟兄们血战到底,您要是说保存实力,我们跟着您,一起采取其他措施。”
郑武把这个问题又甩了回去。
这让知府赵平之很不满意。
不过他也知道,再问郑武已经没有意义,这家伙滑溜得很。
于是他只能看向其他将领,一一询问情况。
不过大多将领,都说的比较委婉。
他们说的委婉,却不是知府大人想要的答案。
于是知府赵平之看向,火炮营的统领问道:“胡统领,这一次作战,你们火炮营损失可不小,还能有一战之力吗?”
胡斯是一个职业军人,说话很直也很实在。
并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他觉得自己实话实说,才能得到补充,最新的火炮。
于是道:“如今火炮营的火炮基本没有修复的可能,而且我们的火炮射程不够,想要对付城外的大周军队,恐怕需要我大楚器械局调拨最新的火炮才可以,否则想要将城池守住,很难。”
“如此说来,没有了火炮,这城是没法守了?”
赵平之继续追问。
胡斯点点头道:“末将虽很不愿意承认,但这也是事实。”
“调拨火炮,没有数月根本不可能,既然这样,大家不如保存实力,进行战略转移,前往其他州府。”
这时候安淮府同知开口了。
他早就有些急了。
要知道,这些年,他可攒了不少的家资。
若是不赶紧跑路,大周太子殿下进城,他的家产绝对保不住。
既然大家都想逃,却不开口,他就戳破这层窗户纸吧!
果然他的话音落下。
很多先前还说的比较隐晦的官员,纷纷表示支持。
甚至有的将领还拿出兵法说事。
表示保存实力战略转移,也是兵家作战最为稳妥的一种方式。
逃是肯定要逃的。
但是态度还是需要表示一下的。
于是知府赵平之,一拍桌子,阴沉着脸道:“什么战略转移,我看你们就是贪生怕死,若是我们逃了,我大楚的门户就要打开,周军就可以长驱直入,到时候大周完成天下一统,你我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不如拼他个鱼死网破。”
众人有些懵。
心说,知府大人,你召集我们来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商讨逃离吗?
怎么转眼之间,就又鱼死网破了?
不过大家都是人精。
短暂的愣神之后,就反应过来。
知府大人这是既当又立啊!
于是大家纷纷开始劝说。
表示这不能怪知府大人,只是周军火器太过先进。
若是不实施战略转移,他们这几万兵马就会损失殆尽,还无法阻止周军。
若是战略转移,虽然丢失了城池,但是却保住了有生力量,只要他们大楚器械局,给他们配备更先进的火炮,反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知府赵平之,听了这话之后,表示很无奈,为了保住有生力量,那就尽快战略转移吧!
看着知府大人的表演。
郑都尉都服了。
不愧是官场老油条,就是厉害。
不但可以名正言顺的撤退,就算是以后传到楚国皇帝耳中,恐怕也不会治罪。
还会因为他保存了部队的有生力量,得到奖赏。
不过他也没有意见。
这样撤退之后,他在陵州的家人,就不会被牵连,甚至他们的军职都不会发生变动。
于是在这场会议之后。
当天夜里,所有的守城军队都秘密集结,从南门逃离而去。
在楚军偷偷撤离的第一时间,钟籍就接到了情报。
想到自己这边海军并不擅长追击,而且他也不知道这是诱敌之计,还是对方真的逃离,为了稳妥起见,他选择让这些楚军逃离。
等到第二天一早。
那些没有逃离的官员和大族一商量,最终选择赶紧开门投降。
钟籍担心有诈,先派出一队人马接受他们的投降。
确认无误之后,这才率领部分军队进城,张贴安民榜文,以安抚人心。
同时派人传讯陆军,告知他们城池已将拿下。
当林凡接到战报,脸上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要知道,对于安淮城这座坚城,他可是做好了,损失大量人马的准备。
毕竟这可是进入楚国的门户。
却没想到,只是海军连续轰击了一天,楚州军就军心崩溃了。
这让林凡对于征讨南方信心更足了。
于是下令嘉奖海军,到了之后,更是亲自主持封赏仪式。
对于城中的百姓和一些留守的家族,林凡也进行了安抚。
百姓好说,只要你不去骚扰他们,不管谁当皇帝,他们都没有意见。
最主要的还是那些大族,林凡对他们承诺,只要他们拥护新政,就不会追究他们支持楚王谋反的罪名。
得到林凡这个承诺,这些大族纷纷松口气。
其实他们早就做好了要被抄家的准备。
却没想到,只需要支持新政,就可以保全家族,他们算是赚到了。
至于安淮那些逃走官员的空缺,林凡更不用担心。
经过这两年的培养,大周已经培养了不少合格的官员。
这一次林凡就带来了好几名,可以主持一府之事的官员。
当然为了更好的行政,本地的一些官员也酌情进行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