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公此言一出。
朝堂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看着荣国公。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家伙如此之坏,竟然想以此挑拨这些节度使之间的关系。
刚开始他们以为荣国公帮青州王说话,是和青州王暗中联合了。
现在这话一出,他们猜测这应该是皇帝的意思,荣国公现在就是皇帝的一把刀。
众大臣胡乱猜测。
皇帝同样如此。
他没有想到荣国公竟然如此维护青州王。
难道比起太子来,荣国公更看好青州王?还是故意如此,让青州王永远处在漩涡之中,不至于威胁太子的地位?
皇帝虽不知道荣国公为何如此做,但是对于皇帝来说,却是有利的。
他可以顺势答应下来,然后上次青州王。
虽然青州王拿下辽东城可能带来一些预料之外的后果,但是收复失地,却是一个极好的消息,甚至是大周最近这百年来,最好的消息。
于是皇帝看向众臣道:“荣国公此法谋国之法,边疆重镇确实应该交给,忠于朝廷之人,若是那些担心蛮人报复的节度使,不想驻守边疆,朕可以准他们解甲归田,让忠于朝廷的节度使上。”
皇帝这么一说,大家更加确定,是皇帝和荣国公商量好的。
皇帝的圣旨下到地方,虽然那些节度使不一定奉命,但是若是将其他实力雄厚的节度使安排替代,那可就真的会出大问题。
所以权衡利弊之后。
以成国公为首的这一批人,纷纷改口,向皇帝承认错误,表示他们目光短浅,没有着眼于全局,青州王如此做,利大于弊,应该重重封赏。
看着这些,明明是为了自身和背后势力的利益,却以为了天下百姓安危为借口。
皇帝有时候都感觉这些人很恶心。
要不是为了维持祖宗留下来的江山,能够在平稳过渡几年,给青州王以足够的成长时间,他真想将这些人都咔嚓了。
深吸一口气,皇帝的情绪再次稳定。
他笑着看向众臣这才道:“诸位卿家能够及时醒悟,朕心甚慰,青州王收复辽东,扬我国威,雪我大周五十年国耻,着即加封青州王为齐王,总领辽东、青州军政事务。”
成国公他们在改口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皇帝会如此封赏。
毕竟辽东如今已经是青州王的地盘,其他人想要染指根本不可能。
而郡王总领两州之地,不符合规矩,所以青州王从郡王晋升道亲王,那是必然的。
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将青州王架在火上,让他下不来。
所以大家并未反对皇帝,而是纷纷上奏,提醒皇帝,辽东乃是大周门户,既然已经夺回,就不能再丢了。
让皇帝下令个刚刚晋升齐王的林凡,让他务必守住辽东,不可再被蛮人夺走。
这些人轮番上奏,听的皇帝脑袋都嗡嗡的。
不过这些人没有反对将青州王晋升为齐王,还有将辽东划归齐王,皇帝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所以就答应了这些臣子的要求。
当然皇帝也警告了这些臣子一句:“其他边镇,若是在蛮人入侵之后,还是无力抵挡,让朕的子民遭难,朕也只能派能抵挡的将领前往驻守边镇了。”
如果说以前,皇帝要是说这话,这些大臣们心里会嘲笑皇帝不自量力。
但是现在青州王拿下辽东,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再加上皇室之中还有个西北的秦王,这就让他们不得不考虑皇帝这话的分量了。
于是纷纷躬身行礼,表示明白。
退潮之后,皇帝让黄尽忠亲自去给林凡传旨,同时也让黄尽忠给林凡带了一封密信。
……
林凡和院长因为各取所需,所以相谈甚欢。
林凡得到了需要的人才,而书院也完成了弟子的再次出世。
由于林凡有任务是吸收龙脉龙气。
所以他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在书院多住了三天,寻找龙脉的同时也在了解书院的详细情况。
可是三天过后,那偶尔能感应到的零星龙气也消失了。
再加上因为是任务,系统并不会检测龙脉龙气真正所在。
林凡也只能带着书院通过他考核的人才,返回辽东城。
这些书院出来的学生,虽然都很有能力也很聪明,但是也有一个致命确定,那就是没有多少实践经验。
所以林凡给他们安排的职位,都是他们相关专业的副手。
不过他们和其他官员的副手也不同,因为林凡给了他们一个秘奏的权限。
并叮嘱他们,若是遇到害民之事,不要害怕,一定要及时给他秘奏。
就这样,在兴复书院得到的人才,在短短七天内,根据他们所学的知识,全部给他们安排了相关的工作。
从青州备战出发到现在安排好那些兴复书院的学生,足足过了二十五天。
松懈下来的林凡,还真感觉到了倦意。
就在他要准备返回辽东城房间好好休息的时候,皇帝的圣旨就到了。
林凡知道,这应该是皇帝收到他夺取辽东之后,封赏的圣旨。
所以林凡赶紧让人通知辽东城所在的文武一起来接圣旨。
在小厮去通知的时候,黄尽忠也已经拿着圣旨到了辽东府衙的花厅。
见到传旨的竟然是黄尽忠,林凡立刻就想到了,这个圣旨恐怕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不过脸上还是露出沐浴春风的笑容,快步走向黄尽忠,笑道:“如此小胜,竟然劳烦黄公公亲自前来,真是本王罪过。”
PS:卡文了,这章写了好几遍,用了四个小时才写出,今天就这一更了,等到以后的情节理顺了,会加快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