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政的推行。
林凡深深的意识到民心的重要。
他的功德值几乎成倍数的增长。
短短两个月,竟然暴涨到了五百万,这是以前林凡想都不敢想的。
而他的手下忠诚度达到一百的人才也达到了十九人,再有一人忠诚度达到一百,他就可以置换青史中的名臣了。
从暴涨的功德值也可以看出,当道德不足以约束人的时候,威慑的重要性。
那些阳奉阴违的各级官员和一些蠢蠢欲动的地方大族,都不敢轻举妄动。
使得青州全境快速稳定下来。
各地也在陆续推广生产队模式,已达到抑制地方大族的目的。
随着青州的稳定,林凡手下的部队,也扩展到八个军,十余万人。
在这两个月中,科学院也研制出了肥皂、蒸馏的高度酒和香水。
林凡当即下令,建造相应的工坊,招募工人,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来贴补军费。
今天林凡又把制盐提升了日程。
青州东边安乐府,有一段很长的海岸线,林凡相信只要仔细勘察,终能找到适合制作海盐的基地。
只要青州完成海盐基地建造完成,再从系统中兑换相应的设备,生产出远超这个时代的精盐,他青州的财政就能再次增加,然后就能培养更多的精兵和制作更多的武器。
就在林凡看着青州地图,思考未来布局的时候。
陈海从外面走了进来,对着林凡道:“王爷,圣旨到了。”
“圣旨?”
林凡明显一愣。
他现在可是已经封王了,难不成是看他实力不错,想要给他传位了?
“是,这一次,传旨的乃是陛下身边秉笔太监黄尽忠黄公公。”
陈海东厂出身,虽然他们归掌印太监所管辖。
但是对于秉笔太监,他还是认识的。
“竟然派如此重要的人物前来,可知是何事?”
林凡询问。
陈海摇头:“属下不知,黄公公说陛下有交代,要王爷亲自接旨。”
“如此说来,这个圣旨很重要了。”
说实话,林凡其实并不想去接旨,他不想下跪。
可是现在看来,不去还不行,看似询问,实则是在找台阶。
陈海自然知道林凡的意思,可是如此大事,他可不敢胡言乱语,只能假装没听到。
见陈海不说话,林凡这才道:“好了,别装傻了,本王这就去接旨。”
黄尽忠来之前以为青龙寨就是一个山寨。
可是当他真正到了之后,才发现,这里竟然是一座不亚于地方郡城的大城。
这里不叫青龙寨,而是叫青龙城。
兵士纪律严明,百姓个个衣着整洁,脸上带着笑容。
他前往聚义堂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听到郎朗的读书声。
这让他不由的感慨,青州王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如此成就,果然不是偶然。
怪不得陛下急着让青州王前往太庙认祖归宗。
“青州王到。”
就在黄尽忠胡思乱想的时候,外面传来小厮通报之声。
不一会儿,他就见到聚义厅门口出现一个面容和皇帝陛下有几分相似的青年走了过来,而那双眼睛却像极了已经薨了的德妃娘娘。
没错,绝对没错,这就是陛下和德妃的儿子,六皇子。
“老奴黄尽忠见过殿下。”
黄尽忠是个聪明人,他永远知道自己的位置。
他知道青州王和其他王甚至太子都不同,青州王才是皇家的未来,所以他不敢丝毫怠慢。
看着如此懂事,行礼的黄尽忠,林凡对此人好感倍增。
对着他淡淡一笑道:“黄公公免礼。”
“多谢殿下。”
黄尽忠起身,并没有马上宣读圣旨,而是笑和林凡拉起了家常。
并且诉说当年皇帝和德妃的多么不易。
当然还有钦天监的推算,说殿下有大劫,不带出宫会有性命之忧等等。
总之就是告诉林凡,当年让林生带他出宫,皇帝也是迫不得已,希望他不要计较。
对于这些,林凡也没有什么可计较的。
要是生活在宫里,他说不定还不能觉醒前世的记忆呢!
笑着道:“黄公公说的这些,本王都明白,早就不放在心上了,只是不知黄公公此来,所为何事?”
“自然是请殿下回京,认祖归宗!”
黄尽忠并没有拿架子,而是笑着回了一句。
顺势把圣旨递给了林凡。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他察言观色的本事绝对不一般。
否则换个其他人,肯定看不出林凡其实并不想下跪接旨。
见他这样,林凡知道,黄尽忠是看出他内心的想法。
而面子是互相给的。
所以林凡妆模作样的站起,摆正身体,就要恭敬的接旨。
黄尽忠赶紧将林凡扶住:“殿下,这殿中只有你我二人,就不必循规蹈矩了,您看了圣旨,尽快启程回京吧!陛下日日都在思念您啊!”
“本王自从得知陛下乃是我的生父之后,也是日日思念。”
林凡虚情假意的回了一句。
这才打开圣旨,看到里面的内容。
内容很简单,就是皇帝表示思念儿子了,希望儿子尽快来京相聚之类的话。
看完内容之后,林凡收起圣旨。
对着黄尽忠道:“青州之事,本王还需安排一番,还请黄公公在青州城多盘桓两日。”
“老奴理解。”
见到林凡如此好说话,黄尽忠也松口气。
来之前他还在想,青州王若是找理由不去,他该如何?
“那就多谢黄公公了。”
林凡说完,对着完喊道:“陈海,将礼物带上来。”
不多时,就有小厮在陈海的带领下,端着托盘走了上来。
每个托盘之上,都盖着红布。
“黄公公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小小敬意,还请笑纳。”林凡笑道。
黄尽忠意味深长的看了林凡一眼,愈发的欣赏这青州王了。
简直太懂规矩了。
于是行礼道:“多谢王爷厚爱,老奴那就却之不恭了。”
林凡对着陈海使了个眼色,陈海会意,将布揭开。
只见其中一个托盘,全是黄金,另一个托盘则是几个小瓷瓶,还有一个大的瓷瓶。
对于黄金,黄尽忠其实兴趣倒是一般,毕竟在宫里,他也没少收这东西。
只是对于瓷瓶中的东西有些好奇,于是问道:“老奴冒昧,不知王爷所赠托盘中的瓷瓶中是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