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几天的事情,报纸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报道。
随着报童通过报纸把详情叙述一遍之后,所有人都恍然大悟。
怪不得那天晚上,他们听到了喊杀之声。
还以为是土肥来了呢!
原来是青龙侯在剿灭那些土豪劣绅,还有狼山的土匪和李记商会的人。
青龙县,一个小的酒馆之中。
几名秀才围坐在一起,来回传递着一张报纸。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们之中应该有一人是报童,否则他们手中不会有报纸。
因为现在印刷和纸张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只有报童每人拥有一张报纸,用于阅读,并没有对外销售。
而且报童读完之后,就会回收。
当所有人都看了一遍之后,众人都不由的对林凡伸出大拇哥。
“真没想到,这青龙侯如此大气魄,不但一夜之间拿下了所有的大族,还要改革田制。”
说到这里,那人忽然压低声音:“这简直就和背叛朝廷无异了,看来这个青龙侯所图甚大啊!”
“兄台,此言差矣,青龙侯不过是想要拿回本属于皇家的东西,才会如此做的。”
另一个书生虽然也很落魄,但是他似乎又其他信息渠道。
所以提出不同的看法。
其他人纷纷看向此人,开口询问:“你这话何意?”
“你们可能还不知这青龙侯的真实身份吧!”
这人故意卖了个关子询问。
其他人不明所以,还是老实的点点头,表示确实不知。
尤其是看到身为报童的同窗也不知晓此事,说话的书生,心中更加得意。
看看四周并没有外人,这才压低声音道:“那青龙侯乃是当今陛下和德妃的儿子,这就是皇帝陛下的布局,以青龙侯为棋子,制衡甚至吞并那些藩镇。”
“张兄,你也是饱读诗书之人,怎能相信这些道听途说?”
说话的人,正是那个做完阅读任务,第一时间拿着报纸让同窗们传阅的杨秀才。
青龙侯可是他的恩人,他决不允许有人进行诋毁。
“俗话说的好,无风不起浪,否则如何解释,青龙侯崛起的速度?”
张秀才反问一句。
杨秀才竟然无言以对。
只能坐下,不再说话。
李秀才却在这个时候表示赞同:“张兄说的有些道理,否则一个山贼怎么可能抵挡住青州军的攻击,整垮我们陈县的李记商会?当然,最重要的证据是,皇帝竟然亲自下令,将陈县改成青龙县,这你们难道不该细品吗?”
“李兄,所言甚是,我观青龙侯所做所为,要么是不考虑后果的鲁莽行为,要么是谋而后动的老狐狸算计,根本就好像是两个人一般,所以我推断,决策恐怕并非都是出自青龙侯之手。”
“你们几个是不是读书读傻了?青龙寨有军师在,所有决策自然不会全部出自侯爷之手。”
身为报童的杨秀才,对于青龙寨的事情,还是略有了解的。
见这几个同窗,越说越离谱,他没好气的提醒道。
谁知他这话刚刚出口,几人却不约而同大笑起来。
同窗大笑,这让杨秀才感觉他们是在嘲笑自己。
气呼呼的起身,拿起报纸,就要离开。
却被其中一名同窗拽住胳膊:“杨兄,别生气,我们几个人并无恶意,只是想通过分析,看看青龙侯值不值得我等去投奔。”
“你以为你们是谁啊?想要投奔,青龙侯就会接纳你们?”
同窗虽然解释了一句,但是杨秀才心中的气却并没有全消,所以说话丝毫不客气。
“我等四人,可都是熟读圣贤之书,精通大周律,他青龙侯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张秀才说到这里,满脸的自信和骄傲。
报童杨秀才本以为让这些同窗每次都看看报纸,会增长眼界。
却没想到这几人,还在这里假清高,以为圣贤之书和大周律是一切,却不知青龙县已经在慢慢改变了。
所以杨秀才看着这些同窗,摇了摇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以后这报纸我也不会与你们分享了。”
杨秀才头也不回的离开。
剩下的四名秀才,相互对视一眼,几乎得出同样的结论。
“这个杨秀才一定是在底层,给百姓读报纸读傻了,否则正常人,绝对不会跟们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