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老是长者,这是应该的。”
陈海笑着回了一句,这才继续问道:“老人家,我看你们这拉家带口的,这是要搬家?”
“唉!”
老者再次听到陈海询问,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
这才道:“谈不上搬家,只是在满阳县活不下去了,听说隔壁河间县的大老爷是个为百姓的好官,正在大量收留流民,我们一家人,准备过去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分得几亩薄田,讨个活路。”
老者这话,让林凡眉头微皱。
要知道根据张昊的汇报。
这满阳县县令可是个有作为的好官。
一个县有这样的好官,百姓应该安居乐业才对,怎么会拉家带口的去其他县?
所以林凡忍不住问道:“老人家,我们是外地来的客商,听说满阳县的县令是个好官,有这样的好官,你们怎么还活不下去了?”
听到这个问话。
老者的眼中明显闪过警惕。
竟然不说话了。
而同样跳下驴车,跟在老者后面的其中一个儿子却开口了:“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好官,我们才活不下去了。”
“二郎,闭嘴。”
见自己儿子口无遮拦,老者转头瞪了儿子一眼,呵斥一句。
这才转头对着林凡陪笑道:“这位官人见笑了,我家二郎胡说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去隔壁县,就是想追求更好的生活。”
“老人家,您刚才可不是这么说的!”
陈海直接揭穿老者。
老者无奈,只能尴尬的苦笑:“几位官人,小老儿一家还要在天黑之前赶到河间县呢!就不再这里陪几位聊天了,告辞。”
老者说完,转头对身后的儿子使眼色。
他的两个儿子赶紧去赶驴。
林凡却对着陈海伸手。
陈海马上明白,赶紧掏出一个五两的银锭子,放在林凡的手上。
林凡拿着银锭子,在老者眼前晃了一下:“老人家,我们乃是京都过来做买卖的客商,非常看好满阳县的发展前景,如今听您这一说,我心中没底,还望如实相告,免得我家的布坊搬到这里血本无归。”
话音落下,林凡强行将那一锭银子塞到老者的手中。
老者故意推脱一番,见林凡如此热情,也只能勉为其难的收下了。
然后看看四周没人,这才对着林凡小声道:“小老儿并非贪财之人,这次就是觉得官人是个好人,不能在生意上吃亏,实话告诉你,要是做买卖,千万不要去满阳县,否则你会血本无归的。”
“你们要是做布匹生意,就该去隔壁河间县,那里最适合做生意了,而且听说县令大人也非常支持,并且外地商人过来,第一年还免税。”
“还能免税?这可真是闻所未闻啊!”
林凡故作惊讶道。
老者见林凡发出惊呼,心说,看来不光是自己这个满阳县人是土老帽,京都来的这位客商也是土老帽。
所以他觉得两人有了共同之处。
所以说话也没有那么多顾忌了。
继续对林凡道:“当时我们听说了也觉得河间县县令疯了,可是这几个月,去了河间县做买卖的人都发财了,而我们这些有所顾忌,留在满阳县的人,却一点点被榨干了最后一点财富,变得连饭都快吃不上了。”
“我听说满阳县也推行了新政,按理说百姓不至于吃不上饭啊!”
林凡说到这里,见老人的脸色有些异样,知道他生气了,赶紧补充道:“京都也进行了新政改革,我们那边的老百姓生活,确实变好了。”
听到林凡的解释。
老者这才释然:“那你们那边是遇到了好官,而不是像满阳县一样,遇到了糊涂官。”
“糊涂官?”
林凡眼中闪现出浓浓的八卦之光。
然后伸手又官陈海要了一枚五两的银锭子,塞到老者手里。
老者见林凡有给钱,最后那一丢丢防备也没了。
就好像两人是多年的忘年交一般:“就是糊涂官,因为那新政确实推行了,可是却跟没有推行一样。”
“嘿,老人家,你这话说的很有哲理,只是在下愚钝,有点听不明白。”
林凡尴尬一笑。
老人虽然不知道林凡说的哲理是什么意思,但是林凡说他听不懂,老者是听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