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黄尽忠就别带了上来。
黄尽忠虽然知道皇后他们这么做的意图。
可是想到如今的皇帝还需要他来照顾,只能顺从的模仿皇帝的笔迹,给林凡写了回复。
当黄尽忠写完之后,刘安还不忘进行仔细对比。
当确定无误之后,他这才对崔皇后点点头。
“黄公公,陛下如今身患重病,还需要你照顾,本宫就不留你了。”
皇后说完,刘公公赶紧凑上来,对着黄尽忠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黄尽忠看看刘安,又看看皇后,只能发出无力的叹息。
他和皇帝还是小看了皇后和太子。
一时疏忽,满盘皆输,现在就算是想给影卫统领林生传递信息都无法做到。
所以现在他必须隐忍,等待林生发现端倪,来救皇帝和他。
看着黄尽忠发出无力的叹息,崔皇后对于刘公公愈发的满意。
这些年正是此人的协助,她才不用担心皇后的位置被挑战。
所以在刘公公返回之后,皇后对着他笑问道:“太子这些时日在做什么?”
“太子最近都在整顿东厂和禁卫军,相信再有半月,整个皇城都会被我们控制,太子就可以进行登基大典了。”
“好,很好。”
崔皇后对于太子,忙着正事很满意。
不过他还是有些许的担忧,对着刘公公道:“如今虽然不少藩镇大族都想太子登基,以对抗齐王,可是齐王兵强马壮,我们的回复也只能暂时稳住他,以后终究是个隐患,不知你可有永绝后患的方法?”
“再过二十天,就是陛下生辰,以陛下的名义召其入京,只要他进了京都,还不任由娘娘和太子拿捏。”
刘公公嘿嘿笑着说出计策。
“这倒是个好办法,只是怕京都的消息传出去,齐王有所防备。”
崔皇后还是非常担心。
因为这次的计划,他的父亲荣国公是持反对态度的。
说她如此做,等于把大周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不但会毁了大周,还会毁了崔家。
“从齐王封地到达京都,需要至少十天,等到齐王得到消息,恐怕早就来不及了。”
刘安说到这里,忽然想到了什么:“娘娘,除了齐王之外,其他皇子也绝不能留,防止有人扶植他们,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进攻京都。”
“这件事情交给你去办,务必名正言顺,切不可给太子留下兄弟相残的骂名。”
崔皇后很是赞同刘安的计策。
只是她又担心,这样做会给太子带来骂名。
所以只能采取这种掩耳盗铃的方式,来自我安慰了。
“娘娘放心,只要走一遍当年陛下的老路,就不会出大问题。”
刘安提醒崔皇后,如何做是有样板的。
谈到刘安提到当年之事,皇后一想也是,陛下这么做了,似乎也没有留下骂名,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还都认为当今陛下乃是少有的明主。
“去安排吧!本宫会全力配合你的。”
皇后说完,刘安赶紧低头行礼:“有娘娘这句话,老奴就放心了,老奴这就去安排。”
刘安说完,悄悄退下。
只是在出了大殿之后,刘安脸上谄媚的笑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阴冷。
……
黄尽忠返回万寿宫。
万寿宫乃是贤妃的居所。
皇帝就是在和贤妃努力生皇子的时候,忽然中风的。
太医来医治,说陛下非常严重,不宜移动,所以这些天,皇帝一直在万寿宫被医治。
而贤妃则是因为此事,直接被抓了起来。
黄尽忠进入万寿宫,看着床榻自伤,脸色蜡黄,嘴唇发白的,双眼无神的皇帝,不由一阵心痛。
眼泪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皇帝听到黄尽忠的低声抽泣,艰难的转过脑袋,道:“大伴,这一切都是命,无需伤心,贤妃怎么样了?可曾查出是谁给她的药?”
“是皇后娘娘。”
黄尽忠本来想再骗皇帝的,可是如今他已经从亲信的一名小太监暗中传递的信息中得知,整个皇宫已经全部被太子掌控。
这个事情根本瞒不住,还不如提前告诉皇帝,免得太子或者皇后来说此事,让皇帝受惊。
“哎,果然是他们,是朕太心软了。”
皇帝姬哲感觉自己的心都被人撕碎了,他后悔了,为什么没有没有下定决心,提前动手废了太子,让齐王上位。
现在好了,一步错步步错。
“陛下,虎毒不食子,您没错。”
黄尽忠担心皇帝刺激过大,一命呜呼,赶紧劝解。
“错就是错,没什么可掩饰的,这或许就是报应。”
皇帝想起了他的父皇,当年他觉得自己能改变大周,所以在那些藩镇大族的配合下,发动政变。
直到他掌握权柄之后,才发现,不是父皇无能,而是谁站在那个位置,只要没有破而后立的决心,就得选择成为那些藩镇大族的傀儡。
这一刻,他忽然想到,被他驳回的奏折。
难道这次也有那些藩镇大族的影子?
于是他对着黄尽忠问道:“皇后和太子背后,可有藩镇大族的影子?”
黄尽忠点点头。
“咳咳咳。”
皇帝姬哲剧烈地咳嗽起来。
他没想到,自己如此布局,还是什么都没有改变。
又走了一遍当年的老路。
“难道我大周的气数真的要走到尽头了吗?我这二十多年的布局,难道真的一点都没有起到作用吗?”
黄尽忠赶紧给皇帝顺气,再次劝道:“陛下,有齐王在,我大周的气数就不会走到尽头,一定可以中兴的。”
“对,你说的很对,只要有齐王在,朕就不算一败涂地。”
想到了自己的六皇子,然后他又想到了林生:“为什么如此大事,林生没有察觉到?难道林生遇害了?”
皇帝从来没有怀疑过林生的忠诚。
发生如此大事,林生竟然没有丝毫动静,这明显不对劲。
皇帝的第一反应,就是林生出事了。
也只有林生出事,这一切才能说的通,否则皇后和太子夺权之事,根本无法成功。
“自从上次林大人离开之后,老奴就再也没有听到过他的任何消息,东厂也没有打听到。”
黄尽忠如实道。
听到东厂,皇帝没有再回话,而是直勾勾的看着黄尽忠。
黄尽忠看到皇帝这个眼神,就知道,皇帝这是在埋怨他,让东厂脱离了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