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也恨不得这个窝囊没用的朝廷赶紧的完了,可是现在不行!我们的实力现在还非常的弱小,还必须得让这个朝廷挡在前头替我们挡风遮雨,要是现在就天下大乱的话,还不知道得付出多么大的代价,才能够平定乱世呢!况且从我们的私心处想,宁可台上是已经日暮西山的朝廷,也不愿意台上是蒸蒸日上的鞑子,再说一句悲天悯人的话,在大明的统治下,老百姓们还能有一条活路,可若是换了残暴的鞑子以后,在统治的初期,还不知道要死掉多少人才算数呢,是正因为考虑到了这些,我才打算现在出军,努力的让两者在实力之间保持一个均衡,如此,也方便我们趁机发展,争取下更大的空间!"
李金羽的这一篇长篇大论,确确实实是说在了李修泽的心中,他仔细一琢磨,还真的是这么回事,不管是出于哪一方面的考虑,这大明朝廷现在还真的不能倒下,虽然他本心眼力并不认为现在鞑子就能把这大明朝廷得怎么怎么样,毕竟这破船还有三斤钉不是,但这世界上总有一种说法叫做万一,所以如果能够早做一些预防措施,还是蛮有必要的。
想到了这里,李修泽点了点头,说道,"如此说倒也有几分道理,但是你也得考虑一下我们现在的身份应该以何种名目出兵呢?而且这个出兵的规模又要怎么去控制呢?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我想你是应该好好的考虑一下了!"
"这几个问题我都有考虑过,出兵的名目吗?现在不是有现成的吗!"
说着说着,李金羽的眼神不由得就是撇向了正在一旁倾听的王友德。
随之,李修泽这眼神也是飘了过去,瞬间,他就是恍然大悟,对呀,眼前的这位不正是接到了朝廷的援君令嘛!完全可以借助卫所兵的名目嘛!
但很快他又想到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可王有德现在的身份只不过是一个千户而已,按照定额也只能拥有一千战兵,就这么点人手,别说是平衡战局了,恐怕就连给鞑子塞牙缝都不够吧!"
"这个问题也并不是一个死结,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迂回方式去解决它!就比方说是我们这还有一个团练的名目呢,这一点也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吗!到时候对外公开的名义就是,千户所的战兵为主,团队的战兵为辅!"
这团练队,他不过就是一个民间组织罢了,只不过身上就是披了那么一层虎皮,哦,不虎皮还谈不上,只不过是沾了一层毛而已!
况且他们的这个团练队还与别的地方不同,这里边可是有着魏国公府的手脚,因此,无论是兵员还是装备上好一点也有个说辞,如此两相结合,倒也能勉为其难的凑出一支军队来。
毕竟这一次北上只是一个辅助的名义,又不准备去当冤大头死扛,如此以来倒也说得过去。
想到这里,李修泽也就不再言语了,不过他的面目表情却是已经将他的态度展露无遗。
看到这些,李金羽也不由得就是松了一口气,他的这个说辞既然能够说服李修泽,那么想必其他人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刚开始在一旁听得云山雾罩的王友德,到了现在也已经是完全的明白过来,他低头看了一下自己手中拿的那一道军令,眉角间也忍不住的就是浮现出了一丝笑意。
在这个年头,无论是干什么事,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哪怕是学子们想要游学,手里还得拿着个介绍信呢!
王友德身上的这一层官方身份,倒是给李金羽他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而泗洲卫的指挥使,正犯愁手下相互推诿,没有人愿意去呢,突然就是接到了王友德近似乎自告奋勇的报信,当即就是心怀大悦,以前所未有的工作态度,处理完了这大军开拔前的所有事宜。
当然了,这个时间说长不长,但是说短也短不到哪里去,不过也正好,这样一来,不但是给李金羽留下了一定的时间,让他想方设法的去说服其他的人,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安排好大军出征的诸般事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期间自然是一派繁忙,也幸好现在华夏领不复先前那种草台班子了,手下也是有了一个熟练的后勤团队去忙碌这一些,倒是让李金羽省了很大的心。
当然了,这样一来也不是没有好处,团练队的这两千人马更好安排名目,民夫!一个听上去似乎带有贬义的名词,但我相信换做是谁恐怕都不会把他们当做是普通的民夫吧!
如此一千战兵两千民夫,尽起三千大军,浩浩荡荡,便是赶向了北方的战场。
站在船头上,遥望着越来越小,并逐渐变成了一个黑点的洪泽湖,李金羽也是莫名的感慨了一番。
二牛子的船队,经过了这一年多的发展也早已经是形成了规模,这一次被临时的征调了过来,担负起了为大军运粮的责任。
如此以来,轻车简行之下,大军的行进速度非常的快,不几日便是进入到了李金羽的老家,山东地界!
一路上因为有着正式的关防文书,而且三千大军环绕之下,那散发出来的赫赫凶危,哪怕是再怎么不长眼,再怎么利欲熏心,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或者是一方势力敢找他们的麻烦。
"润之贤弟!"
忙碌之中,突然听到李修泽这样称呼自己,李金羽也不由得就是一个愣神,是啊,这得有多久时间没有听到他如此的称呼了。
李金羽知道,这李修泽是一个很讲究礼仪规则的人,眼下他突然这么称呼自己,恐怕会有很难缠的事,而且可能会是私事!
其实李金羽也能够猜测到一些内情,毕竟在临出发之前,他不止一次的见到过朱嘉珍扯着李修泽嘀咕着什么。
也是啊!这里距离鲁王府也不远了啊!
"没事,反正左右也不是,如果你想回去就回去一趟吧,我可以让大军在这里等你几天!"
原来李金羽以为自己搞明白了李修泽究竟是为了什么样的事情来找自己,他感觉自己这么一说的话,对方一定是如释重负,但是未曾想,在他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却惊讶地看见,李修泽依旧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几次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可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修泽兄,什么事情会让你如此为难呢!你又不是不了解我的为人,尽管放心大胆的说出来就是了!"
咬了咬牙,跺了跺脚,李修泽做出了一副壮士赴难的姿态,说道,"其实,其实前一段时间小珍已经跟她母亲联系上了,她也捡着一些能说的跟她母亲交代了一下,也得到了她母亲的谅解,只不过,只不过她母亲最后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想,就是想,就是想着,哎,算了,就是想着要见你一面!"
最后的这半句话,李修泽几乎是吼了出来,看那副架势,仿佛恨不得把心肝肺一起吐出来才罢休!
这种架势顿时也是让李金羽浑身打了一个寒战,这,这是老丈母娘召见的前奏啊!
虽然算上前世今生,可他总共也不过就是见了一次老丈母娘罢了,而且那一次还是一个例外,他整个人是以一种救世主的姿态降临的,可想而知,在那种情况下,老丈母娘是绝对挑不出他的刺来的。
可是这个不一样啊!
虽然不是出于自己的本心,可他毕竟是拐着人家的女儿跑了,你说这让他去见,如何不胆战心惊的呢!
"这个,这个这,个时机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呀!你看我们还要忙着……"
李修泽既然硬着头皮把话说出来了,索性也是彻底的放开了,"忙什么呀忙!亏你还想得出这个借口来,你也不想一下,刚才你还说让大军在这里等我几天的呢!那个时候你怎么不想到自己忙了!得嘞!都是大老爷们的,给个痛快话!你是见呢还是见呢还是见呢!"
"我说哥哥哎,你这连着说了三次,不还是同一种选择吗!"
李金羽不由得就是有些苦笑起来,自己时不时的从后世的记忆中摘取一些有意识的段子调笑手下,可是没想到,这个时候竟然被人家调戏到自己的头上来了,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自作孽不可活嘛!
"废话!给你留下的选择多了,回去我怎么交差呀!又不是那些婆婆妈妈的娘们,赶紧麻溜的!去跟我见一面就走人!多大点事情啊!你看看你黏黏糊糊的!"
"我,我……"
李金羽依旧是有些唯唯诺诺的,这件事情来的太突然,让他根本就没有准备,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了!
"怎么着,你还害怕人家把你吃了不成?!"
李修泽也明白请将不如激将的道理,斜着白眼,用一种半是讽刺半是怂恿的语气说了一句。
"我,我也不是,哎呀,你也知道我的,哎呀,算了,算了,不就是见个面吗!走吧,也好早见早回!"
话说都到这个份上了,李金羽也只能是强迫着自己压掉心中的忐忑不安,选择跟着李修泽去见一见自己未来的老丈母娘!
不管怎么说,那也是自己爱人的母亲不是!自己再怎么着也不能那么的不懂情理吧!
所以说这件事必须得见!
…………
兴隆寺,早名普乐寺,建于隋代仁寿二年(602),是隋文帝诏令第二批在全国建塔安置佛舍利的五十三个州寺之一。该寺院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二月改名为"中兴寺"。于神龙三年(707)二月复改名为"龙兴寺",是该寺院沿用时间最长的寺名。自此,该寺与全国八十一州所置"龙兴寺"一道,成为该州地方官府于国忌日举行行道散斋等宗教活动的场所。该寺院在元代初年曾经因兵乱被焚毁。明代初年该寺院重建之时,因政治原因改名为"兴隆寺"。终明一朝,该寺院仍然是当地寺院和僧侣管理机构"僧纲司"所在的重要寺院。
不过今天,往日里人烟鼎沸的兴隆寺,却是早早的闭门封院起来。
"诸位香客,今天鲁王妃要在本刹礼佛,为家人祈福,所以为了安全保障,方丈交代下来,本刹今天就暂时不接待了,还请诸位早回吧!"
寺院门口,一个中年模样的知客僧正在规劝着簇拥在门口的香客。
生活在这兖州地界有哪个没听说过鲁王府的名头,趁量了一下自己的身板,觉得还不是那个个,也只能是在嘴上牢骚两句,满脸不愿的掉头回去。
"吱嘎!吱嘎!"
大门紧闭,纵然是还有几个不心甘的香客眷恋不走,但最终他们也只能是望门兴叹。
鲁王妃虽然年纪稍大了一点,但毕竟还是女眷,所以也得注意一下影响。
李金羽他们到来的时候,也跟普通的香客一样,无法走正门进入。
只不过李修泽毕竟在王府担任了那么多年的侍卫头领,自然是有着他的门道。
脚步不停间,眼神已是四下扫过,与不经意之间便是与一双眼睛相互对视了一下,似乎是得到了什么信号,反手拉住了李金羽的衣袖,静静的下了山道,往旁边偏僻的丛林当中走去。
这里的树木虽然茂密,但其间也是被人踩出了一条小道,蜿蜿蜒蜒的,直入密林的深处。
"咕咕咕咕!"
行进间,李修泽的耳朵就是一竖,随即面色就是一喜,空着的那只手搭在了嘴边,也是学起来鸟叫。
刹那之间,李金羽便是听到丛林深处传来一阵人类的脚步声,听声音人数并不多,但是沉稳有力,一看就是练家子。
他的眼神也不由得就是一凝,浑身肌肉紧绷,已是高度的戒备起来。
"不要紧张,自己人!"
顺着身体接触的部位,李修泽便是感觉到了李金羽的戒备,于是低声的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