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了一名天生的帅才,李金羽暗爽不已,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此时迫在眉睫的就是跟鞑子的决战了。
此时的决战,对于李金羽原先的盘算来说,有点早了,并且成为了一场遭遇战。
原本,李金羽的打算是通过接二连三的伏击,尽最大消耗鞑子的有生力量,在鞑子疲惫不堪的时候,自己以逸待劳,打他一个措手不及,这才是最划算的。
可惜世事无常,人算不如天算,因为自己一个估计不足,事情的发展竟然成了这样。
比较一下双方的实力比。
鞑子,目测大概还有五百多人不到六百人,差不多五百八十余人吧,而且都是骑兵,武器齐全,士气旺盛。
己方呢,还剩下一百七十二人,其中骑兵,包括李政还有四十一人,弓弩兵三十人,步兵六十人,加上自己,总共就这么多了,士气呢,也是爆棚,武器呢,还算是齐全。
两者相比呢,士气差不多,但是人数上明显的吃了亏,将近四比一了,而且是以步兵对抗骑兵。
嗯,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自己这一边的战法以及绝技等,不过,自身事自己知道,眼下,以自己的体力来看,恐怕也发动不了几次战法了,体力严重不足,精力也损耗过度,为了将实力发挥到极致,还是义勇兵比较合适,而李政呢,从他的脸色便可以看出,精力也是眼中的损耗,估摸着也没有几个大招可放了,其余的手下,虽然有着自己的绝技,可是,根据那个蛋疼的施展条件,就凭借他们跟鞑子之间的精力差,恐怕施展出来的几率跟前世中头彩的几率差不多。
看来,这点外挂也可以放弃了,唯一能够拿出手的恐怕就是那个撒星战阵的体验劵了吧。
就在李金羽盘算家底的时候,石虎这边已经整合完毕,看着对手的阵形,虽然人数远远的少于自己,可是,想到里边有着早上那种神将的存在,可以抵消一部分人数上的优势了,毕竟,他不知道此时的李政已经无法再次发出上午时候的那种大招了,因此,石虎判断,自己只有发挥出骑射的优势,不断地游击着对手,层层消弱,等到对手承受不住的时候,主动放弃现在的阵形出击的时候,才是自己大展身手的时刻。
他挥了挥手,传下了命令。
鞑子向来不擅长与防守,他们的作战策略就是主动进攻,这种观念已经深深的刻印在他们的骨子里面,一时半刻是不会改变的,因此,他们并没有等待对手发动攻击,而是集结队伍,冲着对手的右侧翼冲杀过来,
大片大片的马蹄哒哒声打断了战场上那短暂的宁静。
李金羽看到鞑子的骑兵奔着自己的右翼杀了过来,他心念一转,撒星战阵使出,顿时,冥冥之中一股意念附体,所有的华夏军将士不由自主的摆出了一个奇怪的阵形,除了骑兵以外,所有的步兵以九人为一个小队包含两个盾兵,三个弓弩兵一个短刀手,三个长枪兵,九人一个小队,摆成了十个这样的小队,四散摆开,队形布列如星,士兵散而不聚,这一下,鞑子可就傻眼了,阵形不密集,那,是直接冲进去呢,还是继续原先的战术游射呢?
不过,毕竟已经作出了战术安排,还是先不要擅自改变,试探着攻击一下,效果不好的话再做出改变不迟。
战阵外的行动依旧在继续着,鞑子兵马的马蹄声已经连成了滚滚雷鸣。
近了,近了,每一个方阵的枪兵做好了迎接撞击的的而准备,前排的盾兵将巨盾驻在地上,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防护墙,长枪兵在后,枪尖斜着向上,弓弩兵则将箭矢扣在弓弦上,目光直视着冲击过来的鞑子骑兵,随时准备着射击。
鞑子的骑兵并没有冲阵,而是进入骑弓射程后,将手中箭矢射向方阵,骑术精湛的鞑子士兵射出手中箭矢后,在华夏军阵前二三十步甚至是十几步远的地方轻松侧转马头,向左右分流而过,然后兜圈回到己方后阵,而下一批赶上的重复前面的动作,攻击一浪紧接一浪,绵绵而无休止,这下,轮到华夏军迎接箭雨的洗礼了。
这一下,可出乎李金羽的意料,但见每一个方阵的盾兵左挡右遮,紧密的保护好身后的队友,而弓弩兵也作出了还击,由于撒星战阵的加成,每一个士兵的速度都加快了几分。
尤其是今天运气爆棚,老天爷明显的是对鞑子以往的烧杀掳掠看不过眼了,因此,力场就向李金羽这一边明显的倾斜了很多,这下,华夏军的这一众弓弩手们,频频的爆发出自己职业的绝技,连珠,顿时,出手的箭矢明显的多出了不少。
而鞑子这一边呢,他们使用的都是骑弓,骑弓的杀伤力远远逊于步弓,在盾兵的保护下,到也没有造成太大的杀伤,只有个别不幸的被流矢射中,不过没有伤及要害,爆棚的士气带来的就是坚毅的意志,他们咬着牙将箭矢拔出,简单的一包扎,依旧坚守在岗位上,抵挡这鞑子的袭击。
弓弩兵们射出的箭矢既快又狠,再加上提高了的出手速度,又有着同伴的保护,肆无忌惮的射击着,一时间,鞑子骑兵队伍开始中箭倒地,攻击的势头被迫一缓。
石虎看到了这个结果,眉头一皱,但随着大脑的高速转动,他那紧皱的眉头又舒展开来,示意旗手传达指令。
时刻再射击的鞑子骑兵看到了指挥官的骑令,顿时改变了攻击方式,所有的人不再全面攻击,而是集中火力冲准华夏军的一个小队开始齐射。
这一下,面对那铺天盖地的箭雨,仅有的两个盾兵就有些抵挡不过来了,不时地有着箭矢穿过他们的防护,射进后方的队列,射中了其余的士卒,一时间整个小队受损严重,半数以上失去了战斗力。
鞑子眼看着取得了良好的战果,顿时心花怒放,不用指挥官继续下令,他们又对准的另外一个小队,继续着他们的齐射。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看到了刚才那个小队的惨状,接下来的这个小队有了提防,所有的密集的靠拢在一起,讲手中的武器高高举起,拨打着透过盾牌射进来的箭矢,不过,毕竟不是专门的防护武器,不可能讲所有的箭矢统统拦下,也有几个被流矢射中,不过倒也没有大碍,虽然如此,但是,如果鞑子持续的攻击下去,那后果可就难料了。
中军处的李金羽看到了这种不利的形势,他也皱起了眉头,暗骂道,说好的步兵对抗骑兵终极武器呢,就这么着别动挨打呀,神马吗!
不过,虽然在吐槽,可是李金羽也明白,这不过是自家兵力太少的缘故,眼下还是集结在一起共同防护的为妙。
撒星战阵分合不常,闻鼓则聚,闻金则散,李金羽击鼓传令,华夏军的士兵纷纷集结在一起,所有的盾兵赶到了前排,组合出一个较大的盾阵,保护好身后的战友。
而弓弩兵也一同集合在一起,朝着鞑子骑兵的大部射出了手中的箭矢。
战场上的局势陷入了一种僵持的状态。
毕竟人的体力是有限的,时间稍稍一长,不仅是鞑子,就连华夏军的士卒,一个个都感觉到胳膊酸麻,使不出劲来。
这一下,石虎跟李金羽都明白,是时候暂时歇歇一下了。
鸣金收兵,双方各自回归本队,又开始对峙着。
整个空间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无边的压抑充斥着,就连那徐徐吹过的清风似乎也被这种气氛熏染了,发出了声声怒吼。
太阳已经完全的落下了帷幕,天空之中,已经换了一个主角。
月亮,它从树梢中缓缓升起,显得那样高贵、典雅。它披着银纱,迈着轻盈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向夜空,将它的美丽展示给人们。它是纯洁的象征,天使的灵魂,华丽而不失淡雅,它白中透金,白似一汪水银,金似一颗明珠。它璀灿夺目,将柔和的月光洒向人间。
古时候的天空还没有被污染,伴随着漫天的繁星,倒也不至于一团黑暗,战场之上的可见度还是可以的。
不过,再晚一些就难料了。
因此,李金羽决定速战速决,己方还有一个更大的BUG,那就是自己的义勇兵特技。
李金羽从怀里掏出了几瓶药丸,分散给所有的士卒,命令他们服下。
李政疑惑的看向李金羽,李金羽自然不能让他失望,他说:“政叔,这些药丸是我根据古方调配的,可以刺激身体,挥发出潜能,加快体力恢复速度,已经试过了,没有什么后遗症的。”
听到了李金羽的解释,李政没有言语,深深的看了李金羽一眼,拿起手中的药丸,一仰脖咽了下去。
剩余的众人看到了李政的举帅,有样学样,纷纷咽下了手中的药丸。
看到众人咽下了药丸,李金羽默念一声,发动了义勇兵特技。
顿时,所有的人脚下再次出现了那个奇异的光环。
不过,转眼看向众人,却没有发觉到什么什么异常。
看来,自己先前的猜测是正确的。所有的人都没有发觉到脚下突然出现的光环,看来这个光环确实是就只有自己能够看到。
而且,这一回也没有那种瞬间补满体力的惊异感,看来,确实是能量分散以后,不足以再次给他们补满体能了。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夏军的众将士们可就觉察到不同之处了,稍一休息,每个人就感觉到原本失去的体力又回到了体内,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复速度越来越快,很快就回到了巅峰状态。
这些人不傻,他们呢,知道自己的这种情况肯定就是军主的那个药丸的作用,惊讶于军主的大能之外,他们也感到热血涌动,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高昂的战意划破了天空,冲散了一直弥漫着整个空间的那种压抑感。
就连鞑子似乎也感到了对手的变化,那种冲天的战意也笼罩了他们,使得他们心中有了一丝莫名的沉重感。
石虎知道,看来对手准备大决战了,不过,这种正面战场搏杀,八旗军从来就没有怕过,他的这种莫名的自信也感染了全军,所有的鞑子这一刻也都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石虎一向推崇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观念,因此,没有等待李金羽来攻,索性,他率领着鞑子的大军发起了总攻。
对的,就是总攻!
所有的鞑子统统排成了密集的阵型,向着华夏军冲了过来,就连石虎也不例外。
这可以说是鞑子已经破釜沉舟,要毕全功于一役了。
李金羽看到了鞑子发起了全面进攻,那密集的马蹄声犹如雷鸣一般。扑面而来的气势犹如一座大山一般重重的压了过来。
他知道,不能让这种气势压倒,两军交战,气势这种东西看似渺茫,但确实是很关键,往往可以左右一场战斗的胜负。
不行,不能让鞑子起势,必须打断他的这种势头。
关键时刻,就知道手中有着一个绝世的猛将是多么的幸福了。
像是气势也一类玩意,李政一个人就可以压倒对手。
当下,李金羽冲着李政吩咐道,“政叔,还要麻烦你一趟,将鞑子的这个势头给我打断。”
虽然李金羽没有明说,但是,李政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他领命下去,集合了手下的骑兵,迎着鞑子正面冲了过去。
赵天雷也在其中,跟随着李政,他突然感觉到自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骑在马上,感觉完全变了,胯下的战马仿佛就是自己手足的延伸,浑然一体,随心所欲。
而且,不光是如此,脑子里仿佛是多了一些什么东西,说不清道不明的,但又确实是存在的。
两支可以算是这种年代最为犀利的队伍正面相撞。
李政他们呢,丝毫不惧,因为,先前李政率领着他们穿下了无比辉煌的战绩。
而鞑子呢,多年以来,八旗军纵横沙场无所畏惧所向披靡的幕幕已经充斥着他们整个脑海,自然是不惧眼前那人数明显的少于自己的骑兵,抡起骑兵来,这个天空笼罩的地方,还有比我们八旗军更在行的嘛!
战场上风起云涌,双方尚未碰面,汹涌的气势已经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冥冥之中,两股气势冉冉升起,化作两条张牙舞爪的蛟龙,纠缠在一起。
俗话说的好,一山难容二虎,更何况是两条龙了。
这不,两者初次相见,就视为生平大敌,口爪并用厮打在一起。
地下,这两支骑兵终于碰撞在一起。
李政一声高喝,“杀!”
手中长枪瞬间向前刺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入正面的一个鞑子胸膛,手臂一用力,将鞑子的身体硬生生的挑了起来,紧接着向外一甩,那名鞑子的身体犹如出膛的炮弹一般,冲着冲杀过来的鞑子大军就砸了过去。
“嗖!”
“砰!”
“啊!”
只见那名鞑子的身体挂着风声重重的砸在了迎面而来的鞑子大军里边,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那名被砸到的鞑子亦应声落地。
不过,事还没有完,那名鞑子的尸体并没有完全的停止运动,贴着地面依旧滚动着,只到接连绊倒了数匹战马后,方才停止了下来。
瞬间,李政在鞑子的大军里边开出了一个空档。
但见李政,拨马直接冲进了这个空挡,手中长枪当作了一根拨草棍,左右拨打着。
随着李政的冲击,两侧交相而过的鞑子纷纷落马,随既被后边奔驰的战马踩踏而过。
一路行来,没有人能够阻挡他一时半刻。
身后的一众骑兵,以李政为箭头,整体队伍作三角形,直直的插入鞑子的大军之中,将李政打开来的缺口瞬间扩大,一路疾驰,突然间眼前一空,原来已经透阵而过。
就这样,在李政的率领下,鞑子的阵形被硬生生的裂成了两半。
透阵而出,李政并没有停下攻击的脚步,他率领着手下扭转马头转向右边,划了一条弧线,又斜斜的冲入了鞑子的右翼。
不过,这一次,鞑子已经有了反应,只见有几员猛将吼叫着迎了上来,抵挡住了李政的突击。
这几名鞑子是石虎千挑万选出来的,是鞑子里边真正的勇士。如果李金羽此时能够看到他们的属性的话,一定会大吃一惊,这些人,基础武力全部在九十以上,如果不是头脑不够灵活的话,个个都是些大将之才,不过,用再次是倒也是相得益彰,李政前行的脚步被硬生生的阻止了下来。
骑兵一旦失去了冲击的势头,那么能够发挥的威胁还不如步兵呢,不过,幸好鞑子也都是些骑兵,阻挡住了李政行进的脚步,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是硬生生的停下了脚步,两支队伍就这样骑在马上互相对战起来,你一刀我一枪,刀来枪往甚是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