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牛七的眼神却是不由自主的凝重起来,因为他感受到了这伙鞑子的难缠!
怪不得才这么点人就杀的那么多的明军溃不成军呢!
这实力确实是足够强悍的!
而且一个个又是那么的漠视生命,浑然不将自身的安危放在眼里,一门心思的只想杀死敌人!
心中多了几分警惕,他开始返回军中指挥起了战斗!
似乎是心心相印,也似乎是天生对手的默契,赫尔玛也一改冲锋在前的作风,亦是返回到了队伍的中心,开始破天荒的指挥起了战斗。
黑魔军不是没有协同作战的能力,而是以往很难遇到能够让他们认真面对的对手,而现在,牛七白甲骑兵的到来,却是带给了他们沉重的压力!
都是超脱了现实,就像是系统所说的那种不可思议之军队,但是,相比较来,还是有所不同的!
相对而言,黑魔军成军更早一些,按理说这个战斗力应该更强一些才对,但是呢,他们毕竟已经战斗了一段时间了,而且,被杀了一个措不及防,战斗力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些影响,如此,倒是抵消了一部分的力量,倒是让这两支队伍打的旗鼓相当起来。
黑与白,截然不同所带来的那种视线的冲击,在这战场上显得是那么的光彩夺目!
崇祯皇帝也如梦方醒,死灰色的眼神当中开始出现了一丝神采。
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大明王朝继续延续下去的希望!
反手,一把就是抓住了身后王承恩的手臂,激动难以之下,嘴唇都不可避免的颤抖起来,哆哆嗦嗦的问道,"大伴!你可知道,这是,这是哪一路的兵马?!"
把手搭在了眼眶之上,举目往远方嘹望,依稀之间,他似乎是看到了大旗招展,那旗上一个大大的孙字,下边的字因为距离过远,看不清楚,但恍惚之中他还是看到似乎有着陕西二字。
"回禀皇上,看那旗号似乎是孙传庭的陕西兵!"
"孙传庭的陕西兵?孙传庭的陕西兵!"
松开了双手,崇祯皇帝也是极目远望,全神贯注之下,那个大大的孙字也是被他看进了眼中!
"果然是孙传庭的陕西军!看来这就是他派出的先锋部队了!强军,这才是天下强军,一等一顶尖的强军!果然不愧是孙传庭啊!也只有他才能练出这样的兵马!这才是大明的顶梁柱,才是大明的肱骨之臣啊!"
在无限的绝望之中,突然看到了一丝希望,这一刻,孙传庭的名字是那么牢牢的印在了崇祯皇帝的心中!
在这个大前提之下,以前他所犯的所有的毛病,在崇祯皇帝的眼中也变得可爱起来。
有能力的人性情古怪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嘛!
当然了,就凭着崇祯皇帝那凉薄的心性,也许也不用太多,孙传庭只是犯那么一点小小的失误,失败那么一次半次的,就有可能跌下神坛。
这种事情在以往的时间之内也是屡见不鲜的,所以,也无需太过于奇怪。
当然了,这是后话,暂且略过不谈。
与崇祯皇帝恰恰相反的是后方观敌料阵的多尔衮!
原本他以为看到了那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但是现实就是那么的无情,转瞬之间又是狠狠的敲了他一棒子!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一支骑兵队伍,竟然是跟赫尔玛的军队战了一个旗鼓相当!
看来这中原大地还真的是能人辈出啊,也许我们还需要再多一些耐心,就让这大明朝再慢慢的流血,直到彻底的精疲力尽,我们再来捡便宜吧!
转瞬之间,他不由的就有了这样一个感慨。
但是这赫尔玛是一个难得的良将,是长生天赐给大金的珍宝,在他成长起来之前是绝对不容受到致命伤害的!
手中马鞭挥动,往前一指,大声喝道,"阿济格,率领你部兵马,上前接应赫尔玛,记住,我不想再见到这只白甲军的存在!"
"札!"
观战这么久了,阿济格也只感觉到自己手中的长刀饥渴难耐了,此刻接到了多尔衮的号令,他的眼中也不由得是冒出了嗜血的光芒,咧嘴残忍的一笑,"满洲的勇士们!让这天下人尽情的领略一下你们的武勇吧!杀啊!"
瞬间鞑子的大营当中便是冲出了一支骑兵,挥舞着手中的马刀,嗷嗷直叫着就是冲向了那黑白交错的战局。
"不好!"
看到鞑子出兵,崇祯皇帝嘴里不由的就是发出了一声惊叫,她跟多尔衮一样,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丝希望,怎能容他就此消灭呢!
"赶紧调兵上前援助!万万不可伤了我方大将!"
但可惜的是,这个时候,前敌的明军好不容易才止住了溃败的脚步,队形还没有整利索呢,哪里有余力上前援助啊!
"废物,真是一群废物!"
崇祯皇帝不由得破脚大骂起来!
"皇上,皇上快看!"
王承恩似乎是有了新的发现,在身后急切的喊叫起来。
下意识的就是抬眼望去,果不其然,便是见到一队身着红袄的明军士兵,斜刺里杀了出来,抵住了阿济格的骑兵。
这只冲出来的明军,是一支步兵,观其人数也就一万有许,而且是在运动当中直接的迎上了骑兵的冲击。
北京城的西直门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在这种地形上,步兵想要迎战人数相当的骑兵,纵然是早先的布好防御阵型,恐怕也是一个九死一生的艰难任务,更何况是眼前这样傻愣愣的,直接冲过去呢!
"勇气可嘉呀!"
崇祯皇帝也是忍不住的感叹了一句,说实在的,他都有些不忍心去看这支己方难得有血性的队伍,接下来将会遇到的悲惨下场了。
但是他心里还在隐隐的期盼着,期盼着这支明军能够多坚持那么一会儿,最好是坚持到这支孙传庭的陕西兵能够顺利的脱离战场!
他也不由得是握紧了拳头,在那里默默的加油着!
从城头上居高往下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那支明军的队伍当中簇拥着一辆战车,战车的上面摆着一架战鼓,此时,正有一个身着儒袍的年轻将领,两手齐动,挥舞着鼓槌重重地击打着!
这鼓声似乎是有一种特殊的旋律,它使得这支明军,面对着排山倒海一般冲击过来的骑兵,并没有慌张,而是在运动当中有条不紊的布好了防御。
一杆杆寒光闪闪的长枪斜刺里架起,那墙头上锋锐的寒芒,似乎是提醒着我们也不好惹!
鼓槌高高的举起,又是猛然间落下!
"咚!"
一声巨响!
刹那之间,就是见到前排的长枪兵们,身体下蹲,腋窝于地面,形成了一道坚固的直线,瞬间就是架起了一道简陋的拒马!
而与此同时,阿济格的骑兵也是冲击到了近前,他的眼神也是不由得一凝!
纵然是他打本心眼里并不认为这临时的长枪阵能够抵挡自己大军的冲击,但是他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儿郎们就这么白白的损伤!
毕竟长枪无眼!
虽然他也很是敬佩这支明军的胆气,但是他还是不得不说一声抱歉!
你们算错了对手!别忘了我们满洲的勇士们最擅长的是什么!
骑射!
于高速奔跑的战马当中,迅速的完成了张弓搭箭的工作,"射!"
无数支的箭矢,借着战马前冲所赋予的强大动能,齐刷刷的就是落向了明军的阵营!
阿济格瞪大了残忍的眼睛,他等待着,等待着看到那血肉横飞的一幕!
他坚信,在满洲勇士的骑射攻击之下,这个临时架构的防御阵地,必然将崩溃开来,从来给自己的大军留出了冲锋的通道。
而自己将会率领着大军随后掩杀过去,彻底的消灭这支胆敢阻拦自己冲锋道路的明军!
也许你们的勇气可嘉!但是两军交战,那也就怪不得我残忍了!
但可惜的是他希望所看到的这一幕并没有实现!
"咚!咚咚!"
又是一连串的鼓声响起,轻重缓急相间!
"唰唰唰!"
刹那之间,但见明军的阵地之中,一面面的塔盾高高的举起,构筑了一面密不透风的墙!
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塔盾刚刚稳固,便是迎来了那一支支的羽箭!
一连串的金属撞击声响起,与之相伴的是那一只只被弹飞的羽箭,阿吉格心中所寄予厚望的骑射,就这样撞上了一面铜墙铁壁,彻底的落空!
"啊!"
阿济格发出一声愤怒的大吼,但是眼神却是变得更加坚毅起来!
是的,他确实是低估了这支明军的难缠程度!
说来也是,没有三分三不敢上梁山嘛!
能这么沉稳的面对自己骑兵的冲击,可见手底下要是没有两把刷子的话是绝对不敢如此的!
但是,你不要以为这样就可以应付得了我大军的冲击!
满洲的勇士们是无可匹敌的!
"分段射!三轮之后,随我破阵冲击!"
他已经是不在寄希望于自己所谓的骑射能够顺利的击垮明军的防御了,到最后恐怕还是离不了真刀真枪的干呀!
但是也不能说这骑射就一点作用也没有了,最不济,他也能分散一些明军的注意力不是吗!
但可惜的是他真的不知道自己所面临的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
明军阵中,那鼓声又是响起,或缓或急,或轻或重,潽就了一番奇异的音律。
与之相伴的则是明军的应对!
最后一轮羽箭之后,塔盾及时的收回,又换了一批短刀兵,掩护在了长枪兵的左右。
眼见的骑兵就要冲击到阵前了,突然之间鼓声又换了一个音调!
"刷刷刷刷!"
阿济格很是惊骇的发现,在他看来,这一批应该是提供掩护作用的短刀兵,却突然之间就是一个团身,从大阵当中滚了出来!
他们这一滚是那么的完美,滚动出了一种奇异的韵律,融于自然,如天羊挂角一般,无迹可寻,但又显得是那么的和谐自然。
原来真正的主攻手是短刀兵啊!
原来那些长枪兵真的只是一些样子货!
骑兵冲锋当中面对着各种形式的防御都有着独特的进攻方式,可现在他们所有的重心都是放在了如何的冲破这长枪兵的防御阵地,根本未曾想,真正的攻击竟然是来自底下!
刹那之间便是一片人仰马翻!
重物的坠地声!战马的哀鸣声!以及那不时响起的一声声的惨叫,交织在了一起。
"该杀!"
虽然心中怒极,但是,这攻击来的太突然了,导致他根本就没有一丝一毫的准备,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前排的满洲勇士,就这么毫无防备的坠于马下!
万马冲锋当中,这些鞑子的命运,想必也无需去多做描写了吧!
可是事情并没有结束!
明军阵中的鼓声,这个时候又是变换起来!
刚才那一轮攻击当中幸存下来的短刀手们,伏地滚动着,脱离了战局,将正面的战场又是让给了早已严阵以待的长枪兵!
原来这些长枪兵们也不是样子货呀!
前排的骑兵突遭打击,对于随后的冲锋阵型自然是有着严重的影响,最起码为了躲避地上那突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障碍物,这个冲锋速度上以及冲锋的气势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些影响!
而这,就让那些长枪兵们勉强的应付下来了这一轮的冲击!
当然了,上百鞑子骑兵变成了串糖葫芦,要说这些长枪兵们不付出惨重的代价,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本就是临时的防御阵型,也不要把它们寄希望于太高了!
长枪阵也是被冲击的七零八落,也没剩下多少完好无损的!
按理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阿济格的预想,他随后的骑兵大军应该能顺势掩杀进来才对的!
但是阿吉格又是很惊骇的发现,这踏马的鼓声又变了!
不管怎么说,明军接连两阵的短刀兵和长枪兵们的牺牲并没有白费,他们成功的将鞑子的冲锋延缓了下来!
而失去了绝对速度的骑兵,应付起来也就不在是那么的困难了!
在改变的鼓声当中,明军竟然迅速的散开,十人一伙,形成了一个个的小团体,竟然是反向将冲锋进来的骑兵包围在了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