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灯谜的地方果然人多,里三层外三层。
只见人们围绕着一个半层楼高的台子站好,那台子上站着一位妆容精致,服饰华美的妇人,手里提着一把极为精美的八角宫灯。
那宫灯以楠木为骨架,雕刻镂空成缠枝模样,中间镶以绢纱和玻璃,外绘八名姿态各异,衣饰精美的美女,或卧或立,或执书,或对月,灯光从内部射出,外面镶嵌的宝石散发出各色光芒,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那提着灯的女子说道:“这便是今年的灯王了。哪位公子小姐夺得此次灯谜会的魁首,便可将此灯带走。还望各位玩得尽兴,各凭本事。”
说完,她便转身将那灯挂在一个一人高的架子上,袅袅娜娜地下台了。
这是两个伙计打扮的男子走上台,摆好桌子,说明比赛规则。
这猜灯谜是自愿报名,自己上台即可。每轮一个灯谜,手写答案,若答不上来,便得下台了,坚持到最后的,便是此次灯谜会的灯王。
赫连晨低头问修竹:“修竹想不想要那灯?”
修竹见他对那灯喜欢,便答道:“想要。”
赫连晨刚想上台为自家小师弟赢取那盏灯,却不料修竹快他一步,仗着人小灵活,快速地通过人群跑上了台子。
修竹对着台下的他眨眨眼睛,脸上满是自信。
赫连晨失笑,只好在底下站好,希望修竹不要下来得太早。
那伙计也被修竹惊讶到了,这么大的孩子会不会连字都写不好,刚想出口劝解,却被修竹沉静冷漠的眼神镇住,下意识地将纸笔递过去。
赫连晨已经做好了迎接修竹的准备,不料这小孩在台上站了许久,七八轮过去依然不见颓势,旁边的人都在惊叹莫不是遇到了神童。
再过几轮之后,台上只剩下两人,除了修竹还有一位妙龄女子。
那伙计念出最后一个谜语:“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根据这盏灯,打一成语。”
那女子百思不得其解,不由面露尴尬。
修竹也想了一会,看了看那盏精美的宫灯,那灯上八位美人在内部烛火的映照下,人影重叠,有种说不出的朦胧之美,便在纸上写了答案,交了上去。
那伙计接过来一看,不由惊叹,宣布道:“今年的灯王诞生了,便是这位小公子。”
他取下灯,交到修竹手中。修竹立即跑下来,将灯交到赫连晨手中,脸上写满了求夸赞,求表扬。
赫连晨正惊讶于他的表现,转眼手里便提着那盏宫灯,不由夸赞道:“原来我们修竹还是一个小神童。”
修竹只开心地笑。
赫连晨疑惑:“修竹不过进了两个月的学堂,便已经学会这么多了吗?”
修竹答道:“我和霍瑜他们经常玩猜谜游戏,猜得多了,这些也不算什么。”
赫连晨还是觉得奇怪,还想问什么。修竹却早一步说道:“我们去前面逛逛,看看有什么好玩的。”将他拉走了。
一趟灯市逛下来,修竹手上多了许多小玩意,都是赫连晨为了让他体会到凡间小孩子的乐趣而买的,什么弹弓、陀螺、西瓜灯的,还有一套憨态可掬的瓷娃娃。
赫连晨看见路边有什么好玩的都会买下来,与其说是卖给修竹,不如说是为了满足他自己小时候的缺憾。
修竹抬头,看见自家师兄在灯火的映照下越发明媚开朗的笑容,平时那总是平静无波的眼眸也增添了人间烟火的气息,在灯光下显得熠熠生辉,自己也被他的兴奋所感染,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逛到许久,突然从前方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紧接着,便有五彩斑斓的焰火接连升至空中,划出绚丽的色彩。
赫连晨高兴地像个孩子,紧紧握住修竹的手,叫道:“修竹快看,是烟花啊。”
修竹抬头看天,漫天的烟花竞相绽放,烟花下的人眼中盛满光芒,那光映在赫连晨眼中,却不知他又映在了何人眼中。
烟花下的两人,便正是应了那最后一个灯谜的谜底——形影不离。
赫连晨和修竹离了那小镇,一路走走停停,靠着那匹日行千里的马,即使路上玩耍耽误了不少时间,前进速度依然很快。
这一天,他们来到一座城池——坤离城。
排队进城时,赫连晨就发现城门处有许多修士打扮的人在来回巡逻,在进城之人身上来回打量,有时还会出手盘查。奇怪的是,偌大一座城池,竟没有一个人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