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事还是私事。”李雪燕不觉得她现在一个农妇有什么值得找的。
但是转念一想,蘑菇种植技术能拿得出手。
若是公家,她可以考虑一下,毕竟这技术也不是什么难题,即便她不传出去,别人迟早会研究出来。
前提是,不要跟鱼潭村蘑菇种植合作社抢蓝沙市的市场。
“公事,也算是私事,方便吗?”
莫关洲不在家,算时间,思华和关顺回来带小哥俩了。
家里有人。
李雪燕做出请进的姿势,“这边请。”
前段时间做了菊胎茶,泡上一点,“我们农村没有什么好东西,将就一下。”
粗糙的瓦罐,配着不成套的竹筒茶杯,竟出奇的和谐。
两人相互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
一个农村妇女人工培植出了蘑菇不奇怪,毕竟他们擅长种植,可一个看起来粗糙的农村妇女,家里竟打扫得如此的干净,还会享受工夫茶。
这修养可非一般。
“李同志您客气了,我们唐突才是。”
李雪燕只是淡笑着,等这两人主动说明来意。
思华见嫂子有事,把两个小侄子带去了厨房。
下午半天是劳动课,还是校外的劳动,她可以迟到几分钟。
不过她还是觉得能不迟到就尽量不迟到。
莫关顺长高了许多,小声问姐姐,“二姐,什么人?”
“不知道。”
“我去把大哥叫回来,别让嫂子吃亏。”
“去吧。”
其实,这个点,不用叫,等会儿莫关洲和父母也回来了,加上俩知青,根本不用担心李雪燕吃亏。
但家里经历的事儿太多,莫关顺不放心,保险起见,还是跑一趟。
最后他在河边找到了莫关洲,“哥,你快点回去,有两个陌生人来我们家,我怕嫂子吃亏。”
莫关洲二话不说,把桶扔给了他,“提回去,我等会儿来。”
莫关顺傻眼了,满满一桶鱼,大鱼加小鱼,他费了老大的劲儿才提起来。
这坑弟弟的哥!回头非跟嫂子告状这哥哥不靠谱,让嫂子教训他不可。
走了一段看见小猴子,不用他喊,小猴子主动上前帮忙,两人把鱼抬了回去。
到了家里,莫关顺选了一条大鱼送给小猴子,“反正我哥会打鱼,你拿回去吃。”
这个年纪的孩子馋肉,莫关厚也不跟关顺客气,“谢了!”
反正莫关顺需要他的地方,只要他有能力,一定尽力。
莫关洲回来的时候,两人已经跟李雪燕说明来意,他们是安桥市的,来到蓝沙市出差,吃上了种植出来的蘑菇,觉得不可思议。
打听了一下,找到了这里,希望双方能合作种植蘑菇。
李雪燕出技术,他们那边出人出力。
两人的背景是国营的农场,李雪燕觉得可行,商讨合约细节。
她的要求不高,技术股只占百分之三,但安桥市种植出来的蘑菇不能过来抢蓝沙市的市场,若有安桥市以外的人来找她合作,她可以继续合作,前提还是不能抢这两个市的市场。
两人以为李雪燕要狮子大开口,他们来之前商讨过底线,百分之二十,听说只要百分之三,不敢相信。
“您确定?”
毕竟这年头,谁有技术谁吃香。
至于市场不跟鱼潭村的蘑菇种植合作社抢蓝沙市的市场,他们表示,运输成本太大,他们不感兴趣,只想他们市也能天天有新鲜的蘑菇上市。
至于李雪燕说的跟其他人合作,他们很能接受,反正也不抢他们市的市场,有什么关系。
公路和运输并不发达的年代,谁都不想运输成本太高。
李雪燕非常确定。
她不是资本家,这些技术也不是什么大的难题,好像其他地方已经有人会了。
这样可以卖这两人一个好,还能让更多人吃上新鲜的蘑菇,丰富菜篮子。
那她重生回来,也算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跟莫关洲和父母商量了一下,写了合约以后,李雪燕安排好家里,跟着他们去了安桥市。
莫关洲要跟着去,被李雪燕拒绝了。
“快砍甘蔗了,你留在家里砍甘蔗,不然今年我们家没有蔗糖怎么办?家里的鸡鸭和猪也得有个人照顾,总不能一直让爸妈帮我们照顾着,我就去几天。”
木糠和秸秆发酵需要一定时间,她只去帮忙选址和搞菇棚,剩下的得三个月以后再去。
种植这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不行,你都说了,就几天的事,家里还能处理,我跟你一起去,把小澄带去,不耽误家里的活儿。”
总之,李雪燕不带他去,他就不让李雪燕去。
没办法,本来一人行变成了三人行。
只是,去之前夫妻俩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小越哄好。
最后,得了好处的小家伙一个劲的让莫关洲和李雪燕赶紧走。
“我一个人在家也可以的,我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要不是你们把弟弟带走,我还能帮你们把弟弟照顾好!”
李雪燕信他个鬼,还带弟弟,先把自己脸上的鼻涕泡泡给擦干净吧!
走之前,李雪燕带了点东西。
搞了两年的蘑菇种植,她积攒了不少能加速木糠发酵的东西。
几人离开鱼潭村时,坐的是送蘑菇的车子。
李雪燕才知道,他们坐的班车,也是每天把蘑菇从百富县送去蓝沙市的那一趟。
司机师傅是蓝沙市人,听说蘑菇是他们种出来的,惊讶之后很热情,一边开车一边不停的给两人介绍蓝沙市。
那激动的样子,让李雪燕一度怀疑自己是否安全。
所幸车子顺利到达蓝沙市,几人转车又坐上了去往安桥市的班车。
整整一天,到达目的地时,天已经黑了下来。
这边的国营农场也有一辆农用车,直接派农用车把他们接回农场。
农场大部分种的是蔬菜,供给安桥市。
去找李雪燕的两人是农场的负责人,给李雪燕一家三口安排了住处。
李雪燕也不耽搁,第二天就主动的找两人一起去选地方。
还是林下模拟野生环境种植,农场员工分工合作,一部分人盖菇棚,一部人跟李雪燕学炒木糠,按照发酵的比例来堆呕木糠。
一周以后,李雪燕第一次安桥市任务完成,接过农场送的车票钱,回了蓝沙市。
全程莫关洲都抱着儿子,安心的带着儿子,不时的观察一下周围环境。
丝毫不管有人议论他一个大男人带孩子。
把他惹毛了,他还会怼回去,“我带自己的儿子怎么了?爸爸带崽天经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