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冷宫的废墟在闪电的映照下更显凄凉。
苏婉柔脚步匆匆,心中思绪翻滚。
她穿过幽暗的宫道,直奔德妃萧明月的宫殿。
萧明月此刻正靠在软榻上,享受着宫女喂送的蜜饯,忽然听到门外的脚步声,眉头微微一皱。
“主子,苏美人求见。”宫女轻声禀报。
“苏美人?这个时候来有什么事?”萧明月语气中带着些许不悦。
“回主子,苏美人说有要事相商,事关宫中安危。”宫女回答。
“让她进来吧。”萧明月略一思索,挥手示意。
苏婉柔推门而入,脸上带着微微的湿润,显然是刚从雨中赶来。
她轻盈地走到萧明月面前,微微行礼:“德妃娘娘,深夜叨扰,实在抱歉,但此事非同小可。”
萧明月警惕地看了她一眼:“苏美人有什么要事,不妨直说。”
苏婉柔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小的瓷瓶,递了过去:“这瓶中装的是我从淑妃宫中取来的青金石粉。我怀疑,这东西可能与先帝驾崩有关。”
萧明月接过来,仔细辨别。
她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说道:“青金石粉?这东西虽然珍贵,但也不至于如此郑重其事。”
“娘娘有所不知,”苏婉柔压低声音,“这青金石粉的矿源,与淑妃家乡的贡品同源。我怀疑,其中可能藏着更大的秘密。”
萧明月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你是说,淑妃沈清漪有不轨之心?”
苏婉柔摇摇头:“尚无实据,但我觉得有必要进一步调查。淑妃宫中的一些蛛丝马迹,让我不得不怀疑。”
萧明月沉吟片刻,点头道:“好吧。你去将张嬷嬷召来,说是我有事要查宫规,顺便赏她些银两。她以前是先帝宫中的老嬷嬷,或许能提供一些线索。”
苏婉柔微微一笑:“多谢娘娘信任。我立刻去办。”
她迅速离开德妃宫,沿着宫道赶往张嬷嬷的住处。
雨已经停了,但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湿润的味道。
苏婉柔走进张嬷嬷的居所,见老嬷嬷正坐在灯下,凝视着窗外的月色。
“张嬷嬷,深夜叨扰,实在抱歉。”苏婉柔的声音轻柔而有礼貌。
张嬷嬷抬头,有些惊讶:“苏美人,这么晚有什么事情吗?”
“德妃娘娘有事要查宫规,特意让我来赏您一些银两,顺道请教一些宫中的旧事。”苏婉柔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荷包,递了过去。
张嬷嬷接过荷包,有什么事,您尽管问。”
苏婉柔微微一笑,递上一盏清香四溢的茶:“嬷嬷请用茶。”
张嬷嬷拿起茶盏,轻轻嗅了一口:“这茶香……”
苏婉柔随即又端上第二盏茶:“这第二碗加了些安神药,嬷嬷喝了吧,可以安神。”
张嬷嬷微微迟疑,但还是喝下了这碗茶。
苏婉柔见她眼神渐渐变得恍惚,便端起第三盏茶,轻声道:“这第三碗是薄荷露,能让您精神振奋。”
张嬷嬷刚喝下这碗茶,突然紧皱眉头,目光中显现一丝恍惚。
她喃喃自语:“那夜,那夜的雨,也这么大……”
苏婉柔心中一动,连忙握住她的手:“嬷嬷,请问那夜发生了什么?”
张嬷嬷的眼神突然变得清晰,她低声道:“先帝驾崩前夜,我看到淑妃之母深夜捧着一个青金石匣,匆匆入宫。”
苏婉柔心头一震:“那匣中装的是什么?”
张嬷嬷突然警觉,摇摇头:“小主,不要碰那密信,会害了沈姑娘。”
苏婉柔心头一沉,但依旧笑着:“嬷嬷多虑了。我想知道……”
张嬷嬷突然站起身,连连摇头:“小主息怒,我头晕,先去休息了。”
苏婉柔目送她离开,目光深邃。
她回到冷宫,心中仍在思考着刚才的对话。
突然,她感觉到背后有异样的声响,猛然回头,只见周侍卫正从暗处闪出,手握腰刀,眼神阴骘。
苏婉柔假装惊慌,却暗中甩出袖中铁链,缠住了周侍卫的腰刀。
刀柄暗格瞬间弹出,里面藏着半片染血的密信。
她假意被制伏,却在周侍卫俯身时,悄悄将唇膏抹在他的衣襟内侧。
第二天,苏婉柔以“查周侍卫私藏凶器”为由,带沈清漪一同搜查周侍卫的住处。
就在这时,淑妃沈清漪突然出现,手中高举着密信残片,冷笑一声:“这字迹与先帝书房用的金粉笔迹一模一样!”
苏婉柔心中一凛,嘴角却带着一丝冷笑。
她目光与沈清漪对视,突然,沈清漪的珍珠耳坠不慎滚落,露出内侧刻着的“戊戌”二字。
三人对视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仿佛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暮色中,冷宫的废墟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孤寂。
苏婉柔站在窗前,手中紧握着密信碎片,目光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
她闻了闻手中的碎片,那股熟悉而特殊的薄荷露香气扑鼻而来,正是张嬷嬷茶中特有的味道。
瞬间,她的心中闪过一丝警觉。
她抬眼望向窗外,暮色深沉,周侍卫的衣襟上那抹不易察觉的绿色,正是她昨晚偷偷抹上去的薄荷露痕迹。
这一切,都证明了周侍卫与张嬷嬷的联系。
苏婉柔的指尖轻轻摩挲着密信碎片,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她心中已经有了下一步的计划。
忽然,她的目光落在书架上的一角,那里藏着先皇后与沈清漪母亲的旧年画像。
这半幅画像,才是真正的关键。
她缓缓走向书架,轻轻揭开暗格,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
她脸上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深吸一口气,将画像紧紧握在手中。
“沈清漪,你究竟在隐瞒什么?”她低语,声音中带着一丝威胁,随即转身,踏着坚定的步伐,消失在暮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