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接力特训,磨合结束
击楫涛江2021-11-18 12:082,156

  一个小时之后,刘铭就接到了参加亚洲田径锦标赛的通知。

  他并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出现这种转机。

  电话中许思忙着飞来谈合约,所以也没有细讲。

  但刘铭猜测,或许男篮国家队的征召申请,以及来自发改委大佬的两通电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否则即便网上吵得再凶,国家体总的大佬也没兴趣知道自己究竟是哪根葱!

  次日从洛杉矶飞回首都,刘铭前往国家田径队训练中心报到。

  紧接着,于指导亲自上阵训练刘铭。

  与此同时,国家队还为刘铭配了一个4×100米接棒的陪练。

  足见国家对这个项目的奖牌有多么的渴望。

  “刘铭,以前跑过4乘100米接力么?”

  于指导开口问。

  刘铭摇了摇头,据实相告:“没有跑过,绝对是零基础。”

  “你百米速度这么快,也不能说是零基础。”于指导有些无奈地说道,“不着急,我们先从规则说起。”

  于指导万万没有想到。

  作为国家队的副总教头,有一天竟然要给运动员讲解4×100接力最基本的比赛规则。

  别看他嘴上说“不着急”,实则内心早就慌得不行了。

  虽然之前在会场上他有意当众把“锅”甩出去,但他是国家田径队的副总教练,更是国家田径短跑项目的负责人。

  假如国家队不能在亚田锦标赛上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他这个第一责任人照样没得跑,一样要被问责。

  于指导指着事先准备好的画板说:“这里是预跑区,预跑区内是不能接棒的,接棒要等到前面的接棒区才可以。”

  “接棒区有二十米长,足够运动员完成接棒。”

  “你跑第四棒,任务就是在预跑区起跑,在接棒区接棒,然后最快的速度冲过终点。”

  “明白不明白?”

  刘铭点点头,“明白。”

  于指导接着说:“4乘100米当中,接棒技术是最关键的。”

  “接棒的节奏主要由交棒人掌握,所以你只需听第三棒的指令就可以。”

  “苏飞人跑第三棒,到时候他让你伸手你就伸手,他让你接棒,你就攥紧了接力棒往前冲。”

  “懂了吗?”

  刘铭再次点了点头,“懂了。”

  于指导这时把那位专门陪练的运动员叫了过来,介绍给刘铭认识。

  “这是首都田径队的小张,这两天专门陪你练习接棒。”

  “等过两天,苏飞人会过来,到时候再和你进行磨合训练。”

  “我们用于练习的时间只有六天,所以这几天的训练强度会非常的大,你得有个心理准备。”

  刘铭说:“于指导你放心,我一定认真练习。”

  ……

  “起跑!”

  “伸手!”

  紧接着,于指导皱眉大喊:“停!”

  赛道上,刘铭已经超过了接棒区。

  但接力棒却仍在陪练的运动员手上……

  于指导看着两人,脸上无奈极了,“从来都是接棒的跑得慢,影响接棒。”

  “我还是头一次见到接棒的起步太快,后面传棒的反而追不上的!”

  陪练员满脸胀红,有些不好意思,“于指导,这不怪刘铭,是我没跟上他的速度。”

  小张是于指导叫的。

  对21岁的刘铭来说,却只能叫老张了。

  老张来自首都田径队,曾经也是一名职业百米运动员。

  可即便是在他最巅峰的时候,也没有达到国家队的标准。

  如今面对刘铭这个怪胎,陪练起来自然感觉到无比吃力。

  无论是启动速度,还是冲刺速度,二人之间都有明显的差距。

  所以在20米的接棒区,经常交接失败。

  于指导也知道陪练员的水平也就这样了,除非找国家队那几个顶尖运动员来给刘铭当陪练,否则很难有人能追上刘铭的速度。

  可是国家队的那几个,此时都在参加全国田径大奖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于指导虽然心里急,却也没得办法。

  “小刘。这两天的练习主要是让你找一找4乘100米的感觉,熟悉一下接棒的操作,没必要把速度拼那么快。”

  “等你的接棒练得比较熟了,苏飞人也该归队了。”

  “到时候再进行正式的训练,你看怎么样?”

  刘铭心里直叫冤,他根本就没用反应之王和冲刺之王这两项技能。

  但是,一则反应之王对他身体的改造,使得超快速反应已经成为了他的本能。

  二则,前身原本的身体素质就超强,通过这段时间的磨合,他正逐步适应这具身体。

  所以即便他没有激活技能全力奔跑,早已不再巅峰期的老张照样跟不上。

  不过于指导既然这么说了,刘铭也只好刻意压着速度开始接棒的训练。

  虽然刘铭感觉无比的别扭,但至少训练可以正常进行了。

  国家田径训练中心。

  “起跑!”

  “伸手!”

  “接棒!”

  “好,不错!”

  “再来一次!”

  于指导示意刘铭回到助跑区,进行又一次的训练。

  用于指导的说法,接力赛的接棒主要有三种方式。

  推入式传接棒,上传式传接棒,以及下压式传接棒。

  由于刘铭从未跑过正式的接力赛,所以只能放弃对技术要求最高的下压式传接棒,采用上传式。

  下压上传的主要差别,就是接棒人是手掌向下,还是手掌向上。

  正常人拿东西,用手拖肯定比用手抓更稳当。

  但运动员接棒,手是伸向后方的。

  而在高速奔跑的时候,掌心向上会非常不舒服。

  因此上传式接棒虽然容易掌握,但对于运动员的速度会受一定的影响。

  可是没办法,时间实在是太紧迫了。

  等刘铭完全掌握接棒以后,四名接力运动员还要进行一至两天的合练,再除去飞机赶往卡塔尔的时间和赛前报道的时间。

  于指导觉得刘铭能够掌握好上传式传接棒就很不错了。

  整整三天的时间。

  刘铭除了进行一些基本的身体训练之外,主要就是训练如何接棒。

  由于大赛临近,为了让运动员储存体力避免伤病。

  所以虽然于指导有言在先,实际上却并没有安排太大强度的训练。

  刘铭每天的训练时间也就是四个小时左右,真正体能消耗不会超过两个小时。

  之前接连比赛所损耗的体能,慢慢的也就彻底回起来了。

  前世毕竟也是职业男篮运动员,刘铭的悟性尚可。

  几天训练下来,算是基本熟悉传接棒的技术要点了。

  虽然距离顶尖的接力运动员还有较大的差距,但至少已经不会出现接棒失误了。

继续阅读:第38章 天才高手,隔空宣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竞技之王:从NBA开始重返赛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