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击楫涛江2021-11-18 12:252,034

  谢飞人兴奋的冲到于指导身前,大声报喜。

  “于指导,你看到了么?!”

  “刘铭跑了9秒87,再次刷新了由他自己创造的亚洲纪录!”

  “山县亮太肯定要退赛了,咱们4×100项目夺金的几率大增啊!”

  于指导面无表情的点头,“我看到了,刘铭干得漂亮。”

  但没有人注意到。

  于指导塞在口袋里的双手,正激动颤抖不停。

  在起跑反应时间显示出来的时候,于指导就已经猜测到刘铭能够跑出比之前更好的成绩。

  上次在羊城。

  刘铭以9。89秒打破全国纪录,亚洲纪录。

  那个时候刘铭的起跑反应时间尚在0。3秒以上。

  如今他起跑反应时间比之前快了些许,基本上已经能控制在0。3秒之内了。

  于指导由此计算出刘铭的真实实力,应该在9。85秒前后。

  至于超风速跑出9。71秒的成绩,则不在于指导的考虑范围之内。

  运动员的状态有起伏,周围环境对最终成绩也有影响。

  如果让苏飞人全力跑。

  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超风速也能大幅度突破。

  但那种成绩,根本不具备什么参考意义。

  不过,以刘铭刚才的表现来说,又大大超出了于指导的预期。

  虽然没有绝对的证据,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刘铭确实是在诱导山县亮太跟随跑。

  这说明什么?

  说明刘铭对自己的速度,有着绝对的掌控力!

  9。87秒的成绩,对他来说绝对是游刃有余!

  反推之下,也说明刘铭现有的实力绝不止9。85秒。

  再加上,他起跑反应的进步空间还很大。

  “或许,刘铭真的可以成为全亚洲第一个冲进奥运决赛圈的百米飞人!”

  于指导不由得憧憬起未来。

  这时候,国家队工作人员也带着两名记者走了过来。

  “于指导,亚洲田协的记者想要采访刘铭。”

  “刚才我已经电话请示了李主任,他要求我们在不要影响到运动员正常休息的情况下尽量配合。”

  于指导微微一皱眉。

  经过之前的采访风波之后,他现在对记者那是深恶痛绝。

  不过,刘铭一举打破亚洲纪录。

  主办方的采访算是题中应有之意。

  拒绝,多少会显得傲慢,显得不近人情。

  这样对国家形象来说,终究不是太好!

  再者说,刘铭这小子心眼多着呢,倒也不怕他吃亏。

  “刘铭,你累不累,想不想接受他们的采访?”

  刘铭准确的捕捉到于指导善意的提醒,点点头。

  “我不累,没问题。”

  “好,你先去休息区擦把汗,再过来接受他们的采访。”

  于指导说完指了指远处的休息区,示意刘铭去拿录音笔。

  这就是典型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

  不过,刘铭觉得未雨绸缪也没什么不好。

  咱东国人嘛。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

  亚田协给刘铭做采访的是一名菲律宾籍华裔女记者,职业装短裙配上长腿黑丝,那叫一个风情万种。

  “刘先生,你好。”

  “我们现在可以开始采访了么?”

  “没关系,您放轻松就行。”

  “我是国际认证的职业记者,不会像你们国内那样一通乱写的。”

  虽然刘铭用英语沟通没什么障碍。

  可女记者是华裔,这倒也省事了。

  不过这话里话外对祖国一通调侃的臭毛病,刘铭可不准备惯着她!

  我们打生打死那都是家务事。

  你一个外人敢搅和进来,那就别怪老子翻脸无情。

  “是吗?可是我姐让我一定要小心你这样的女人。”

  刘铭用带有侵略性的眼光,很是无礼地打量着女记者极为有料的身材。

  正当女记者即将恼凶成怒之时,刘铭又接着道:“因为她觉得越漂亮的女人,就越会撒谎。”

  女记者楞住,随后尴尬又不失礼节地笑道:“您可真会说话。那我们……开始吧?”

  “哦,我以为早就开始了呢。”刘铭耸耸肩。

  女记者问:“在比赛中,你先是超风速跑出了9。71秒的好成绩,紧接着又在复赛中跑出了9。87秒的亚洲记录,据我所知,上一个亚洲纪录的9。89秒也是你不久前创造的,不知道你对此有什么感想?”

  女记者开口问。

  “经国际认证的记者看来也没什么新意,都是取得成绩先问感想!”刘铭说完自己先笑了笑,随后道:“但如果我每打破一次记录,你们就问一次感想,那我很快就该没什么感想了。”

  女记者被刘铭的风趣幽默逗得花枝招展,“刘先生,您可真有意思。”

  以往她在采访其他选手此类问题的时候,对方要么是欠缺准备语无伦次,要么就是照本宣科一通长篇大论。

  像刘铭这样的,还是她记者生涯第一次碰上。

  “不过,话里话外透露出的意思表明,刘铭很自信啊。”

  女记者暗自想道,随后她接着问道:“那您挑战牙买加飞人博尔特9。58秒的传言,看来也不是空穴来风了?”

  “虽然我原话并不是这样!”刘铭想都没想直接答道,“但是做为一名百米运动员,谁不想对标博尔特挑战人类的极限?”

  “可是你的成绩只有9。87秒,距离9。58的世界纪录相差甚远。”女记者开口确认道,仿佛是在怀疑自己的耳朵。

  刘铭点了点头:“如果我每场比赛都有进步,慢慢地不就把差距拉短了么?”

  女记者简直要怀疑自己的耳朵了。

  刘铭这么说实在太让人诧异了。

  还每场比赛都有进步?

  那岂不是说,今后刘铭每场比赛都将打破亚洲纪录!

  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啊。

  在百米赛场,每0。01秒的进步往往都是以年为时间单位刻苦训练的结果。

  有史为鉴!

  自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开始,百米为了跑进11秒大关,人类花费了16年时间;为了跑进10秒,又花费了长达56年的时间。

  可在刘铭的嘴中,却仿佛吃饭喝水般简单,真够狂妄的啊!

  “那就意味着,接下来的半决赛你将跑到9秒86再破亚洲记录?”

  女记者说到这里,眼神中闪过一丝轻蔑。

继续阅读:第44章 内忧外患,纷至沓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竞技之王:从NBA开始重返赛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