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戏精医妃别演了,摄政王他有读心术>目录
第26章 警铃大作经过刚刚那生死一瞬,宋清雪已经想清楚了。
与其等着夏侯崇渊给她休书,不如主动提和离。
爱会消失,她不怕夏侯崇渊怀疑什么,但她怕死。
夏侯崇渊这阴晴不定的性子可太吓人了,她可不想哪天夏侯崇渊太生气直接把她弄死了!
夏侯崇渊也是没想到她会提出和离的,虽说他知晓她心里是想着这件事的,但这么长时间以来,她从来没有亲口说过。
听见宋清雪的心里话之后,他当即就悔了。
是他吓到她了。
但对于宋清雪,他也只是颇为感兴趣的状态,宋清雪提出这个条件,他只是想了一下,便答应了。
他早知道宋清雪知道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若是她真的愿意帮他,那自是极好的。
一封和离书换夏侯乐稳坐皇位,不亏。
“既然王爷答应了,那么现在我们需要来约法三章。”宋清雪按捺住所有不好的情绪,深吸一口气,才抬起头来看向夏侯崇渊。
“第一,不可以随意对我动手,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若是我死了,你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夏侯崇渊唇角动了动,却只淡淡说道:“你威胁本王?”
“不是威胁,是在陈述事实。”毕竟这个世界,是男女主的天下,而她是知道这个世界的具体走向的,对于任何人来说,只要她肯帮忙,那她就算是一个夺天下的外挂。
宋清雪在心里分析的声音全都落入夏侯崇渊耳中,惹得他眼皮不由跳了跳。
不过他并不纠结这个问题,跟着问道:“第二呢?”
“额,暂时没有第二第三,等我想到了再说。”
“嗯。”
宋清雪对于刚才的事还心有余悸,又不放心地提醒了一遍:“不管第二第三是什么,反正这第一条是非常重要的,你一定不能违反规定!”
“知道了。”
夏侯崇渊其实也不是一个性情暴虐之人,刚刚出手伤到宋清雪,其实连他自己都有些不敢置信。
他从来不曾如此失控过。
或许真的是因为宋清雪身上太多不稳定因素了。
她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她知道得太多这个世界的人不知道的未来,他虽善弄权术,总也一副运筹帷幄的模样,可比起宋清雪这种知道未来的人,实在算不得什么。
宋清雪分析得确实不错,就她这样的人,不管她站在谁那边,都是一个夺天下的利器。
他早就担心过宋清雪会与他站在对立面上,夜深无人时也想过干脆将她杀了算了,可最后还是没能下得了这个决心。
如今宋清雪提出这个条件,也算是与他同一个阵营了,倒也不必再似之前那样对她过度猜忌了。
一个交易,让两人都心安,也是划算的。
因为两人有了这样一个交易,而近来朝中某些人的动作又十分的大,夏侯崇渊倒是经常与宋清雪一块儿关着门商量对策。
两人突如其来的亲近,让先前一点看不上宋清雪的莫蔚欣顿时警铃大作。
她算来夏侯崇渊已经有几日没有见过她了,于是开始叫身旁的丫鬟去请夏侯崇渊。然而夏侯崇渊忙于朝中正事,并没有空闲时间去陪她闲聊。
可他的正事,又多是要与宋清雪商量商量的,这一来二去,就让莫蔚欣记恨上了宋清雪。
“这小贱人!本郡主的人也敢抢!”莫蔚欣双手扯着手帕,眼神恶狠狠地瞪着前方。
苏如倩就在一旁坐着,趁她正生着气,便开始火上浇油:“就是就是,这女人真不要脸!居然不将您放在眼里,敢一直霸占着王爷!”
莫蔚欣闻言,抬眼看向她,也是没个好气,“还不是怪你没用!废物!连宋清雪这种只会舞刀弄枪的傻子都解决不掉,还得请本郡主亲自回来解决!”
“我之前传信于你的时候便说过了,宋清雪这个人不简单,提醒过您要提防着她抢走王爷。”
苏如倩虽然平时巴结她,但现在被她骂得是心里一点都不服气。
早说过的事情,这女人自己不信,关她什么事。
“你!”莫蔚欣立即黑了脸,却又不好发作。
这里是王府,并不是她的安定侯府,而眼前这个蠢女人再不济也是摄政王侧妃,她并不能为所欲为。
莫蔚欣有气没地方撒,便只能使劲扯自己的手帕,并在心里暗暗记了苏如倩一笔。
待之后她除掉了宋清雪嫁进王府做了正妃,她非得叫这蠢女人吃不了兜着走!
对于这个能让夏侯崇渊着迷的女人,莫蔚欣倒是十分想和她会一会的。
但现在夏侯崇渊和宋清雪还待在一起,她却是不能马上去找宋清雪麻烦的。
这厢莫蔚欣气得牙痒痒,正院里的宋清雪二人其实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
通过夏侯崇渊的描述,她心里清楚整件事情都是夏侯淳在做推手,可她又不能明明白白告诉他。
不然难免会被怀疑成是夏侯淳派来的卧底。
宋清雪为此非常苦恼,她只能很隐晦的暗示他,“王爷,这个事情,虽然表面上是户部贪官的问题,但是你不妨再查查他最近接触过的那些人又接触过别的谁。”
这件事宋清雪是知道的,书里是仔细写过这件事的,户部尚书钱照贪污了大笔国库钱财,后来被夏侯崇渊查出来,然后没收了钱照所有家产,最后定了钱家一个满门抄斩。
贪污的案子在夏侯崇渊这个角度来看,处死了钱照,就算是完了。
但从主角的角度来看,却只是谋权篡位的第一步。
夏侯崇渊当时虽斩了钱家满门,没收了所有的钱财,但连国库亏损的三分之一都补不上。
这个漏洞之所以那么大,是因为钱都被夏侯淳与几个江湖上的人转移走了。
虽然当时夏侯崇渊也查过,但因为夏侯淳做得太过小心谨慎,以至于查了大半年都没有查出什么眉目来。
最后国库的财物补不足,只能家中百姓赋税,也是因为这个事,夏侯崇渊才逐渐失了民心。
想想还挺可惜的,但也不得不承认夏侯淳这一招实在是妙。
即使是九五之尊,也怕失去民心。
毕竟千万里江山,得民心者才能安天下。
夏侯淳利用这些钱来迫使夏侯崇渊不得不增加百姓赋税,百姓压力大了,自然会埋怨夏侯崇渊与在位的小皇帝。
而这个时候,夏侯淳再以一个贤能英明的皇室形象出现,民心所向自然会偏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