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完了之后,我们起身便朝着里面走了进去,那老太太正在等着我们,一看到我们进来,便嘿嘿一笑。
她似乎已经猜中了,我们会做出如何的决定,直到我开口答应,这老太太才说道:“好,这样最好,作为诚意,老太太给你一样好处,现在你们缺,土木金三珠,老太太可给你们提供一条消息,昆仑圣地冰川之下封存着一颗圣珠,但是茫茫雪山之上,珠子究竟为何处?还不知道。”
“你们若是想要寻得那颗珠子,就必须进昆仑,否则是拿不到的,不过老太太年岁已高,就不陪着你们去了。”
昆仑山之大,万山之祖,要想在这里寻得一颗珠子,无异于大海捞针,但也总比我们在整个华夏大地上寻找要强得多,否则千百年都未曾能找到,现在至少有一个大致的方向。
老太太说这颗珠子是我们寻找的金珠。
要到昆仑,必须先到西藏,由京都坐火车前往。
前往西藏需历时七天的时间,这七天七夜,我们都只能坐在火车上。
沿途车上有不少人下去,我们弄了几张卧铺,可惜前往西藏并没有飞机,高原缺氧的环境,我们也不太适应,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带了足够的氧气瓶儿和氧气袋。
其次我们在火车上买了高原红,一种能够抗高原反应的药。
另外,另外我们毕竟一直生活在低海拔区域,所以到了青藏高原之后,把随身携带的烟草全部都丢掉。
到了西藏这种高海拔区域之后,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低海拔区域的人来说,一口烟吸进肺中,就可能会当场毙命,而且在没有完全适应高原反应之前,甚至不能加快速度奔跑。
在火车上我跟大家说了一下禁忌,尽量不要使用氧气瓶,除非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在这种环境之下,一旦使用了氧气瓶,就会彻底的依赖上他,没办法离开这里。
饶是如此,我们做了充足的准备,然而等到下飞机的时候,二叔还是出现了极端的高原反应,整个人昏昏欲睡,看上去根本撑不住,我们只得把氧气瓶交给他,让二叔重新坐上回去的车子。
这一趟也只能兰姨去照顾他。
不过在刚刚到达这里的时候,我和王大拿两个人闲来无事,便打算先去一趟布达拉宫,逛逛风景。
布达拉宫是由松赞干布,在公元前七世纪修建而成,十分的宏伟壮观。
我和王大拿两个人仗着身体素质好,倒是没有出现太大的高原反应,不过这一趟来这里也是为了寻找一个能够带我们进入昆仑山圣地的向导。
昆仑山过大,冰川雪原,任何一样东西,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都是致命的,随便掉进一个冰窟窿里,人就玩完了。
而对这里最熟悉的莫过于达赖喇嘛。
于是我们在朝拜完布达拉宫圣殿之后,就前往了前方的一个小型寺庙。
里面的喇嘛,只有一个老头,带着黄色的高脚帽身着黄布袈裟,一看到我们并鞠躬行礼。
他估摸着以为我们也是来这里朝拜的,西藏盛行佛教,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在古代,佛教甚至力压王权,这是一种极其独特的情况。
同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坐落在群山之中。
我们进入这里之后拜见过佛堂里的各路神仙,佛祖,这才跟着喇嘛攀谈起来。
这老喇嘛倒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而且也极为好客,给我们两人倒了酥油茶,聊着聊着,听我们说要找向导去昆仑山,这向导就有些焦急了,问我们去昆仑山干什么?现在这个季节,恰恰是冰雪封山之时。
上身之后怕是很危险,这里有成千上万年的冻土,堪比金石,冰锥横行,又有深不见底的空洞,一旦落入其下,必死无疑。
在昆仑山上,冰雪覆盖,最恐怖的不是雪豹和一些致命的野生动物,最恐怖的其实是雪崩。
在这大山深处,只要稍微有一点动静,我们将会看到这时间最为恐怖的场面,万吨雪崩。
昆仑山之高导致这里的雪山千年不化,一旦出现雪崩,我们会被活生生的埋在雪里闷死。
不过不得不说,整个青藏高原,天蓝的吓人,水清的吓人,这已经促使我们对这块神秘之地颇感兴趣,自然也不可能不去,更何况金珠就在这里面。
达赖喇嘛跟我们聊了半天,看我们去意已决,想了想,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给我们介绍了一个人。
这个人名叫曲桑是一个红脸膛的汉子。
曲桑是当地一个极其有名的导游,他把整个西藏的地图给我们看了一遍,这里有万里无人区,冰川雪原,还有北边荒漠,上有昆仑,珠穆朗玛,所以这里的环境变幻莫测,一旦进入冰川雪原,我们需要带足了装备。
我们所要携带的马匹,马掌之上必须钉上钢钉,这些钢钉可以防滑,因为一旦进入昆仑雪山之中,冰川雪原和雪崩,都是致命的危险做足了防滑的准备,可以防止我们几人不是摔入悬崖,一旦进入这里的冰川洞之中,就算有绳索和有人救助,十之八九都会死在里面。
因为那些冰川溶洞下面的冰层是万年冻土,导致这些冰层,犹如石头一般坚硬,普通的锥子,搞头,根本无法凿穿上面的冰层,甚至砸出一道白印子都难。
人在这种环境之下想从这种环境之中爬出来,可是很难的,绳索必须带上,然后也带足了马匹,不过这些马匹要另加钱正直暴风雪肆虐之时打进去之后,十之八九会折损在里面所以无论如何,钱得另算。
我们答应了,他这才心满意足的去准备东西了。
王大拿偷偷的问我说这向导靠谱吗?怎么看这家伙长得贼眉鼠眼的,一看就是为了钱,别到时候真把我们带到冰窟窿里埋了,那时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我感觉这小子有点应激反应,不过只是个普通向导而已,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