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猛然转过头来看向王龙。
村里有人在卖盐?
“可没有看错?”
“没有白花花的盐,质量不错,绝对不是官盐!”
“人看清是谁了吗?”
“我虽不认识那人,但只要见到必能认出是谁。”
周元陷入沉思,余光中却见正有一人向他们走来。
仔细望去,却发现那正是早已花白了须发的里正赵德忠。
赵德忠缓步走来。
周元却见其手中拿着一纸书信。
“周帅,主家那边传来消息了!”
周元拿起书信看了起来,可越看眉头皱得越深。
原来在他训练的这半个月中,发生的事情却不少,有人说朝廷文书已从京城发出。
那些盐贩突然就沉寂了下来。
好像所有人都知道,再过几天他们做的买卖将不再是刀口上舔血。
白花花的银子也能挣得心安理得。
赵明德却在这段时间里一点都没有找到盐贩们的踪迹。
周元笑了笑突然说:“里正,刚才我兄弟发现,在这村子之中有人贩卖私盐。”
赵德忠微微地皱了下眉头,随后才说道:“都是同乡,能不能留条性命?”
“我可没说要人性命啊。”周元往村中的方向走了两步说:“新的盐令最多半个月就能来到河北东路,此时杀人也没有什么意义,不过我和赵工一直都在寻找着那些研发的踪迹。”
“作为同乡同族,本该为此事出一份力啊!”
“这是当然!”赵德忠连忙说道。
有了赵德忠这句话,王龙立刻带着迅刀前往村里。
周元跟在身后,赵德忠则悠悠的吊在后面。
王龙很快来到了他所看见买了私盐的那家人家门口。
房门刚一打开,却见一妇人正和小童坐在院中。
妇人看到王龙的瞬间,整个人都紧张了起来。
村子里没有人不知道周元和王龙等人。
“贩卖私盐者谁?”
妇人嗫嚅着说:“我家官人去了地里,如果有什么事,您可以去找他!”
“我在问你!”
妇人不说话了。
就在这时赵德忠走了进来。
妇人赶忙站起身。
“说给他们听吧,这种事我们绝不包庇!”
“是赵三。”
周元看向赵德忠。
后者解释说道:“赵三本名赵永安家中排行老三,也被叫做赵三。”
“他平时什么活计都不干,是村里有名的无赖。”
周元点头:“能否请里正给我们带路?”
“当然!”
当四人来到赵三的家中之时。
赵家三兄弟具在。
三人一看到王龙的身影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
还未打过招呼,三人之中其中一人突然转身走入屋中。
王龙大喊一声:“站住!”
正向屋里走去的那人僵硬地站在原地。
他不敢反抗,因为村子里对于周元以及他带过来的人是深有了解。
一个个都是武艺高强的好手。
像他们这种普通人肯定是打不过的。
“盐从何处而来?”周元开门见山地问道。
“小,小的不知大人在说什么。”最右手边身材较其他两人稍显瘦弱的男人回答道。
赵德忠在身旁提示说:“说话这人就是赵三。”
王龙腰间长刀出鞘。
对面的赵三立刻就跪在了地上!
“可不敢挥刀,大人小的要做错什么,小的认罚,可是小的真没有卖盐的胆子!”
王龙给迅刀使了个眼神。
后者立刻冲入屋内,没一会儿就拿出了一个麻布袋子。
打开一看,却见里面白花花的盐质量上乘,若少也就算了,可这么一大袋子,定然不可能是买的官盐。
“说说吧,为什么外面一个人都没有进村,你手里却突然多出了这么多盐。”周元冷冷地说。
赵三看了一眼赵德忠。
后者怒叱道:“问你就说,看我做什么?难道还是我指使你的不成?”
赵三连忙说道:“不是,小人说了,能不能饶小人一命?”
“快说!”周元不耐烦地催促道。
赵三连连点头:“这盐其实我每月都卖,不过以前我不亲自去卖,只是在村外路上支一摊子,雇人坐在那里谁要谁来付钱!”
“村里人大多知道此事,只是不知道这背后卖盐的人是我。”
“毕竟,官府的盐质量又差又贵,私盐却又便宜,质量还好。”
“那你这会怎么突然自己来卖了?”周元说。
赵三哭丧着脸说道:“还不是朝廷一纸文书说盐不再禁制必须购买官盐,可以随意从其他州运来。”
“等文书下来过几天盐价格就又要降。”
“可我这囤了不少,若是卖不出去,岂不要亏上一笔,没有办法,附近的村子大多都跑了一遍,无奈之下只能在村里直接吆喝。”
“你是从哪弄来的盐?”周元继续问道。
“就是王勇啊!”
周元猛然一愣,他又一次听到了这个名字。
上一次王勇和王龙打上一架之后,突然凭空多了私盐。
在得知既不是李文博要对付他,也不是赌坊老板崔正义等人放的后。
他只能将嫌疑人锁定在这个王勇的身上。
他引开王龙,再找个人的话,是有机会将盐放到他家中嫁祸给他的。
不过他和这个王勇往日不冤,近日无仇,到底是为什么突然要来对方他呢?
周元左右想不明白。
“怎么能找到他?”周元问得道。
“威县县城里有一家当铺,能联系到王勇!”
周元点头看向身旁的迅刀说道:“麻烦你去找长孙五让他派人传信给赵公,王龙先去盯着训练!”
“是!”
迅刀先一步离开。
周元淡淡地说道:“下不为例,至少在朝廷文书下来之前老实点!”
赵三连连点头。
周元和赵德忠一同离开了赵三的家。
“多谢周帅能给老夫这个面子!”
“不是什么大事。”
赵德忠却突然说:“老夫今天来找周帅,也是有件事想要与您商议一下。”
“但说无妨。”
赵德忠思索了一下说道:“这几天我儿派遣乡兵巡逻附近水域。”
“前两天突然在河面上捞到一具尸体。”
“找到时,尸体早已肿 胀,破裂。”
“我是说那人是死于喉咙处一刀毙命,这也就算了,可那尸体我偏偏还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