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政权总是在刚刚建立的时候会展现出人心齐,泰山移的品质。
然而当一切归于平静。
当和平到来,当生活富足之时。
那些只为了谋取私利的人将会拿走大多数人的劳动成果。
这并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时代,是人类自身欲 望的问题。
周元看着眼前的李元基说道:“陛下,这一切并不怨您。”
“怨的是那些不知收敛内心,自私自利的人。”
“赵阁老只是手中权力太大了。”
“他的野心也变得越来越大,大到想要把所有百姓们的成果都吃到肚子里去。”
“就像是那些韭菜,刚长出一茬,他就要割一茬。”
“那些韭菜本来长得鲜嫩,一割也就没有了变老的机会。”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也就罢了。”
“但是,赵阁老以及他手下的那些人吃得实在是太多了。”
“他们现在,是要把根都给刨了!”
李元基听到这种比喻,本来满脸苦闷表情的他,不由缓和了下来。
“虽然听起来比较俗气,但形容的倒是很对。”
“不过他做起事来当真是滴水不漏。”
“总见韭菜消失,却不见人去割。”
“这可抓不到贼呀!”
周元借此将话题引了回来。
“陛下,现在或许是个好机会。”
“其实想要确定这件事可能是谁做的,很简单。”
“若是将李子富的事情放在里面一起来看的话。”
“臣觉得,赵阁老可能是与边关的某个人有关系。”
“去了边境的王爷总共有三位,其中两位整日无所事事,靠着皇家的庇护,每日只知吃喝玩乐。”
“剩下一位,不但在战争之中做出了一幅事迹,而且还深受百姓爱戴。”
“如果真要说谁是有问题的话,臣无法想到其他人!”
“你是说齐王?”李元基皱着眉头问道。
周元微微点头。
“这!”李元基依然有些不敢相信。
周元继续说道:“这件事倒也好调查。”
“只要臣派个人去看看齐王都做了什么,恐怕也就能看到事情的真相。”
李元基摇了摇头:“不可能,如果他真有问题的话,他怎么可能会和李子富通信?”
“李子富只要不傻,只要将这个消息告诉我,就算他贪得再多,我都会把他放了!”
“但他没有,老奸巨猾的家伙,不可能想不到。”
“或许是这里有什么误会存在!”
周元也想起了之前齐王和李子富之间的通信,但那时大家都以为是假的是仿照的。
现在呢?
周元问自己,但是他此时也有点难以判断。
李子富有没有参与到这件事中,至少在他的视角里,有些不敢保证。
周元看着李元基的目光说道:“启禀陛下,臣现在无法判断那封书信是否为造假。”
“但臣更希望是有人故意造假。”
“因为剩下的两种情况,都代表着这件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而且,整个局势也会……”
周元的话没有说完,但是李元基已经听得明白,他直接打断说道。
“算了,你怎么就看不了我们兄弟之间和睦?”
“莫要把这种罪责无故加在齐王的头上。”
“此事不要再提。”
周元看着李元基烦躁的表情嘴上说道:“臣,知罪。”
可他心里实际却想着。
李元基必然已是信了九分,剩下的一分也是因为周无所不知道的原因罢了。
如果李子富和齐王之间的书信是有人故意造假的话。
这是最好的情况,因为将齐王摘了出去。
但若李子富不是齐王的人,而齐王却故意写了这么一封信。
那就说明齐王是在铲除自己不想面对的人。
若是信就是齐王和李子富之间联络用的
恐怕想要谋反的人,那就不止一个两个了。
情况危急呀。
周元见李元基不想继续说下去,于是也开始转移话题。
“陛下,臣还有一事。”
“说吧。”
“臣想支取一笔银子用来扩建白 虎卫。”
李元基漫不经心地说:“你要多少?”
周元微笑地说道:“不多也就两百万两。”
“不多?”李元基直接急了:“我问你,你家中是有几个两百万两?”
“这还不多,什么是多?”
“你可真是狮子大开口啊。”
周元连忙说:“陛下莫要着急听臣给您细细说来,到底什么地方要花这么多的钱!”
李元基被气笑了:“来来来,你说,我今天还真要看看你到底能说出什么来!”
“陛下,臣可不仅仅是要组织一支普通的,只为陛下抓捕百官的白 虎卫。”周元顿了一下接着说:
“臣要把人手布置到凉国境内去!”
李元基眉头紧皱,不知周元又有了什么想法。
周元指着墙上的地图说:“陛下,凉国人能够这么简单地达到我们腹地。”
“都是因为他们早就派了大量的人手进入我国境内。”
“战争开始的时候,他们竟然就藏在城内!”
“陛下,您说这样的人可不可怕。”
“不但将周围的地形,天气和一切的可能涉及所有跟作战有关的东西,全部收集后传回去。”
“他们来到晋国境内的时候。”
“对于我们,可谓是了如指掌,甚至比我们自己走的都容易。”
“所以臣认为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他们派人进入我国境内潜伏,那我们也派人去他们国家。”
“一是因为,这样的话,我们也可以更好地检查到他们大军的动向。”
“若是边境再有人来犯,也能提前做好准备。”
“这个想法倒是不错。”李元基赞同地点了点头:“你继续说。”
“第二也是因为,或许这会给我们带来反击的机会!”
面对周元所说的话,李元基甚至觉得自己听错了。
他们对于凉国的地形地势两眼一抹黑。
之所以晋国对凉国两眼一抹黑,并且也不敢派兵去打凉国。
都是因为五年前的惨烈败仗。
那时候,晋国还有几分心气。
并且凉国竟然还让晋国俯首称臣。
在边境屡屡受犯之后,全国上下的所有人心中都很恼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