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作品再好都没用
李兔叽2025-10-19 10:052,042

景慧珠等景霄走了,就让保姆去找曹叔帮忙,把她们两人给载往人民出版社附近去。

贝清欢有点意外:“大姑还要特意地送我过去吗?”

景慧珠:“嗯,你是女孩子,也是第一次来京北,让你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我不放心。再说了,是我跟王老师通的几次电话,已经算是朋友了,所以昨天我已经跟系里请了一会儿假,陪你过去一趟。”

贝清欢真诚地说:“真不好意思,浪费了大姑宝贵的时间。”

“只要你真能拿个景霄说的什么奖,我这浪费的时间就值了。”

“大姑,我一定会努力拿个奖的。”

见北清欢异常认真的承诺,景慧珠反而笑了:

“跟你开玩笑的,拿不拿奖,其实并不重要,你不要太大负担。景霄是我们景家的第一个孙辈,我又没孩子,所以拿他当自己孩子看待,对我来说,景霄跟你在一起比以前开朗了,才是重要的。”

路上,景慧珠还介绍这位王前辈,虽然现在退休了,但退休前,是京北人民出版社的连环画创作组长,现在也依然会指导出版社的重要创作。

“据我所知,你要参加的那个全国连环画评比大赛,现在是第二届,而她,是第一届的一等奖第一名,她的重彩工笔特别好,圈里人叫她工笔一代宗师。”

这些,贝清欢之前不知道。

也没敢想,景慧珠能给介绍这么厉害的人。

贝清欢都惊呆了:“天哪,大姑,这么厉害的前辈,我这么空手过去,是不是不太好?”

景慧珠看看她:“你一样没带?”

贝清欢:“我就是带了自己的作品啊。”

“这就够啦,你还想带什么?”

“就是……礼物什么的?”

“嗐!这种事怎么能送礼物?万一她是评委呢?你给人送礼是要害人吗?”

贝清欢更惊讶了:“啊?她真的是评委吗?”

景慧珠对她眨巴眨巴眼:

“目前我不知道,要是知道了,我们反而不能去找了,她也不会接受我们的指导请求,毕竟你们这个评比大会是要明年一月份才做最后的评选,最终评委名单肯定不会这么早出来。

但是自从景霄跟我说了,你需要一位业内老师指点之后,我就把你们这种连环画的老师都给研究了一遍,看来看去,我觉得这个王老师,不管是资历还是能力,都非常适合介绍给你,也非常有可能是会成为评委的人。

所以我做了点功课,找了关系去认识她的。这种呢,都是相互之间的人情,不要去想送什么,她也不是你送点什么,就马上会愿意指导的人。”

这话说得透彻。

贝清欢乖乖的表示感谢:“大姑,虚头巴脑的话我就不说了,以后您这边需要送人情的衣服呀,连环画呀这些,您尽管找我,还有就是慢性病、老人病的,一时不太容易治好的,您也可以叫我去看看,我基本上都能治,以后我就是大姑能拿出手的人情。”

景慧珠眼里很柔和:“呀,我们清欢这么厉害的?”

对于这一点,贝清欢还是很自信的:

“那是,我外公在的时候,是亲自写下过可以出师、独自诊疗的文书的,可惜我们这一行,太看重资历,出师那时候我年岁太小了,一般人不信我。

我那时候又要去插队,所以从来没人觉得我手艺好,也是这才插队回来找不到工作,我才想着开诊疗所。嗯,当时得到了小姑姑的支持,不然我在海市要开个诊疗所也不容易。”

景慧珠其实听景慧萍提过一嘴,所以现在更高兴了:

“真好。我们景霄挖到宝贝了!行,不要说别人了,等我老了,也需要有个人能随时帮我把个脉,我可太有福气了。”

贝清欢顺着景慧珠抚摸她头发的手臂,亲昵地靠近过去:“大姑,您是景霄的亲人,也是我的亲人,我们是一家人。”

“嗯,我们是一家人。”

说着笑着教导着,景慧珠带贝清欢到了人民出版社附近,找到了相关宿舍楼。

七拐八弯地到达了王前辈的家里。

这真的是到了连环画人的老巢了。

王老师家里有一整间房,都是各种连环画和画稿。

贝清欢把自己之已经出版的作品,和这次准备参赛的画稿都拿给王老师看。

这位六十来岁的老人很认真的看完,然后就问了个实际的问题:“你这个作品已经在海市投稿了吗?”

贝清欢:“还没有,就是想请老师您给指导一下,做最后的调整和修改之后,回到海市我就要投稿了。”

没想到王老师说:“那我实话告诉你,如果你回到海市再投稿,你这个作品再好,都没用。”

贝清欢一惊:“为什么啊?”

王老师:“因为,会错过评比时间。”

贝清欢:“截止日期不是十一月初吗?”

王老师看了一眼景慧萍,才慢悠悠地说:

“十一月初确实是各地方初选。但是你要知道,各地初选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已经出版成册的,至少也得是已经全部通过出版社评定,能够出版的初级样稿,才能进行地方评选。

可你这个作品还是原始件,从你投稿到地方出版社,等那里的编辑去慢慢过初稿,审稿,再定稿,到最终得到同意刻版印刷,二十多天是绝对不可能来得及的。

还有一种可能,要是你们海市的出版社已经有了心仪的作品,那你的稿件可能都不会过初审。那今年的评比,就注定要错过的了。”

贝清欢急切的看向景慧萍。

景慧萍倒是悠闲地喝了一口茶,说:“小孩子家急什么,咱王老师是什么人,肯定是有办法的。”

王老师笑笑:“景教授你可真看得起我,她这个作品要是回到地方上再投稿,根本来不及,到时候谁也来不及,我没办法的。”

就这么一段话,景慧萍已经听出来玄妙了:“必须看得起啊,王老师您这一代宗师的名号肯定不是白叫的,给我们家小辈出出主意呗,咱不回到地方上去投稿,就近投稿,您看行不行?”

继续阅读:第259章 这样做,肯定有这样做的意义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八零返城,靠前婆婆心声高嫁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