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沈鹿会盟 
西门龙头12021-05-25 14:233,087

  周桓王十六年(公元前704年)夏天,吉日。

  娇艳的朝阳从东边群山中跳了出来,万屡红霞四溢,和山谷中缓缓升腾的晨霭交融,变幻着五光十色的光环。

  楚国国都郊郢东60里,沈邑。

  因为这个地方多鹿,又在鹿湖池之滨,楚武王已经赐名为沈鹿,沈邑已经成为历史。

  此时的沈鹿,已经是旌旗招展,人头攒动。

  雄伟而高大的会盟台格外显眼,台上祭祖的梗室在朝阳的映衬下显得金碧辉煌。

  台下不远处,鹿湖池边,是专门用来接待诸国国君的宴殿——富丽堂皇的玄鹿台。

  玄鹿台两侧是专门提供诸国国君住宿的宾馆,奢华的诸侯馆。

  巴国、庸国、濮国、绞国、罗国、郧国、贰国、轸国、申国、邓国、鄾国、江国等国君已经云集沈鹿,入住诸侯馆。

  蓫蒇和芃是这次会盟的具体筹备者和主持者,他们规划好了会盟议程,写好了剧本,各国国君到来后,如何安排他们到永无休止馆住下,然后再做什么,都安排得清清楚楚,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不得出差错。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筹备,在原沈邑的基础了,又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扩建。

  现在会盟就在进行中,各国国君已经陆续到来。

  蓫蒇和芃说正在对各国国君带来的人员进行登记,以便安排楚武王主持的招待宴如期进行。

  可他们登记时,发现还有两个国家的国君还没有报到,就感到奇怪,赶紧跑到负责接待诸国国君的道朔和薳章。

  此时,道朔、薳章比蓫蒇和芃更着急,是急得像热锅里蚂蚁。

  令尹斗伯比派谒者来说,请诸国国君到玄鹿台召开非正式会议,对仪式、国君就位顺序、盟书内容进行定盟前的会谈与商讨。

  诸国国君已经前往玄鹿台,可头痛的是,还有二国的国君没有到来。

  一是随国,二是黄国。

  别的诸侯馆里外交官员、侍人、中射门庭若市,而专门为他们建造的诸侯馆却空无一人。

  蓫蒇看着那两座诸侯馆,苦着脸问道朔:“黄随二国国君未至,如何是好?”

  道朔摇着头说:“不知如何是好也!”

  薳章摇着头说:“二国受邀不至,我等奈之如何?”

  久等不至,没办法,道朔、薳章、蓫蒇和芃只好如实向楚武王禀报。

  玄鹿台里宾客盈门,高朋满座,诸国国君欢聚一堂,热闹非凡。

  楚武王一改平时的朴素扮装,身着冕服,头戴11旒的冕旒冠,外穿九章纹的玄朱衣和裳,内为白纱中单,**前有朱色蔽膝,脚穿赤色的高皮底鞋,显得威严而华贵。

  楚武王想到昔日祖公熊绎想参加会盟都没资格,只能干守燎之类的杂活,今天自己主持会盟,做盟主,竟然有这么多国家捧场,其自豪感油然而生。

  道朔、薳章、蓫蒇和芃急匆匆地跑了过来,都满身是汗的。

  道朔急切地说:“大王,随侯、黄侯尚未如约而至也,候之乎?”

  玄鹿台里,诸国首脑已经就座,高峰预备会议即将开始,已经时不我待。

  楚武王一挥手说:“毋候之,二国爽约,不义也!”

  薳章说:“随国已与吾国于暇地盟会,尊号未成,又近之,随侯当至也!”

  随国曾经在暇地与楚国签订和平盟约,替楚国说项又没有成功,而且离沈鹿又最近,说什么也应该来,而他恰恰没有来。

  显然,随国没有把楚国当回事,不给楚国面子。

  楚武王不高兴地说:“信不由中,盟而无益也。近而不行,乃遥也。不义不信者,天将降祸之。天神恶于随国,将假手于不谷讨之也。”

  讨伐不听话的随国是必要的,想到黄国,薳章又说:“黄国路途乃遥,黄侯未至情有可原也。”

  没想到楚武王却说:“犯我大楚者,虽远必诛也!”

  随、黄二国缺席,会盟按计划进行。

  楚国现在气势如虹,在预备会议中讨论的问题,与会国君基本上言从计纳,所以没有异议,全部全票通过。

  预备会议结束,楚武王设欢迎国宴,盛情款待各位国君。

  由于蓫蒇他们准备得充分,宴会的食材各类众多。

  再加上宰夫、膳夫合理调配,精心制作,宴会上的食物让各国国君不时发出感叹。

  所以,宴会举办得非常成功,参与宴会的各国国君都伸拇指点赞。

  得到了各国国君的如潮好评,楚武王也非常高兴。

  宴会结束后,楚武王又带着诸国国君到鹰子穴一带狩猎,进行逐鹿比赛。

  凡在逐鹿中表现优异,楚武王就给予奖赏。

  各国国君都是狩猎高手,他们骑着马,拿着弓箭,在山野里大显身手。

  有意思的是,此地的鹿真多,不时就从树林之中跑出一只来。

  国君们追赶着,竟然个个都有收获。

  因此,楚武王给每一位国君都奖赏了同样的奖品:鹿茸、林芝还有玉石。

  当各国国君们看到自己抓到的鹿都一样大,一样肥时,都会心地笑了。

  这鹿是蓫蒇他们组织人狩猎抓获的,都养在树林里。

  今天有意一头一头地放出来,让国君们追逐。

  国君们玩得很“嗨”,是玩得意犹未尽,到天色已晚了,才各自回诸侯馆安歇。

  第二天,吉辰到,楚武王和诸国国君登会盟台举行会盟仪式。

  首先,楚武王由令尹斗伯比和莫敖屈瑕陪同,蓫蒇、芃紧随其后,他们一行人缓缓登上会盟台。

  接着由诸国国君以序登上会盟台。

  由于楚国“不与中国之号谥”,所以与会国君的爵位高低、国家大小、实力强弱,均不作为排列顺序的依据。

  而顺序又很重要。

  周桓王八年(公元前712年),滕侯及其邻国的薛侯都到鲁国朝聘,两位国君为上朝的排列次序发生了争执,造成了外交困扰。

  因而,这次会盟排秩,以国君来到沈鹿的先后为依据,没有贵贱之别。你来得早,就早上会盟台。

  这样排序,竟然没有引起争议。

  诸国国君带着随行的文武助手及“侍人”、侍卫依次登上了会盟台。

  由于天热,国君个个满头大汗。

  会盟台雄伟壮观,前后有五十二级石砌台阶,台顶很宽阔,呈八角形。

  北边为祭祖的梗室,坐北向南。

  梗室前是一个方形凹地,由参加会盟者挖一个坑,此坑称之为坎,用于屠宰牺牲作为祭祀之祭品。

  令尹斗伯比为这次会盟的主持人“尸盟”,鄀由为主持会盟前祭祀活动的主持人“尸祝”。

  楚武王和诸国国君立于梗室前,在尸盟的主持下,手持“畚臿”凿地为坎。

  凿坎毕,由一楚国“侍人”牵一头肥壮的牛于坎里,由疱人宰杀之,作为牺牲,割牲左耳以盘盛之﹐取其血以“敦”盛之。

  尸祝鄀由主持祭奠东皇太一神,先以苞茅缩酒,接着起雅舞,奏和乐,再念祭文。

  祭文曰:

  维周桓王十六年,夏,吉日,吉辰。值楚子称武王之后,逢沈鹿会盟之际,楚国特邀巴国、庸国、濮国、绞国、罗国、郧国、贰国、轸国、申国、邓国、鄾国、江国,以雅舞和乐之仪,苞茅鬯酒之礼,醴果时馐之奠,致祭东皇太一。

  辞曰:

  赫赫天神,东皇太一。伟哉吾祖,功勋煌煌。

  荆山是国,丹阳为邑。筚路蓝缕,以处草莽。

  始制耒耜,启农奠邦。修火之利,屯水德王。

  相土择居,女绩男猎。粗麻织布,细丝织锦。

  桃木为弧,荆棘为矢。夷蛮相济,荆楚方兴;

  民殷国泰,四境宁安。神功圣德,永世长存!

  今日会盟,大楚盟主;盟国携手,同昌共荣;

  昭告天神,魂兮慰宁;祭礼告成,伏维尚飨!

   

  祭奠东皇太一毕,尸盟斗伯比读盟书。

  盟书用朱笔书写于石圭之,斗伯比手持石圭大声读道:

  维周桓王十六年,夏,吉日,吉辰。

  楚国与巴国、庸国、濮国、绞国、罗国、郧国、贰国、轸国、申国、邓国、鄾国、江国盟于沈鹿。盟首楚国。王室势微,诸侯力强,中原象乱,南蛮合盟,楚子称王,观政中国,祈天降福,天下太平,故凿坎杀牲,昭告神明。

  诅咒曰:

  凡会盟者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灾危,共享患难,备救凶患,同御外敌。若楚有害,则诸国齐伐之;若某国有害,楚率诸国共讨之。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隧其师,无克胙国。

   

  盟书读罢,然后歃血。

  血为牛血,用爵盛好,放入铜盘里,由一名“侍人”跪下双手举起,供主人使用。

  楚武王拿起爵小饮一口,令尹斗伯比饮一小口,莫敖屈瑕饮一小口。

  诸国国君也一样,牛血用爵盛好,放入铜盘里,由“侍人”跪下双手举起,呈于国君的面前,国君拿起爵小饮一口,随同官员饮一小口。

  一般随从人员在会盟台下同时歃血。

  歃血毕﹐斗伯比将会盟盟书正本放于牺牲上﹐参与会盟的国君齐动手,将其埋入坎中。

  所抄之副本,楚武王拿一本,每位国君拿一本,各自收藏。

  全部仪式结束,楚武王和诸国国君及随行人员依次走下会盟台,到玄鹿台享食飨,享燕乐,举行射礼。

继续阅读:第304章 出师讨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时空遥感:穿越春秋改历史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