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河部可汗突利率兵五万越过边境入寇中原,他们没有什么后勤补给全靠抢劫因粮于敌,一进入中原首先就是洗劫村庄抢粮。他入侵目标就掳掠奴隶抢劫财物,城市是人口和财富集中地,只有攻破城池才有惊人的收获,这些年他们也摸到一些攻城门道。
阿伽是突利看好的侄子精于骑射勇猛善战,带了一百多骑出捞外快,四天了没有回来担心出了意外,令王帐都管那支蒙带队出去寻找,今天该回来了。
那支蒙事前知道阿伽行军路线和大概目标,一路追踪到玉山发现玉山曾经激烈战斗,阿伽肯定遭遇袭击。这里离山阴城最近,但山阴仅有两千府兵步兵,不敢袭击阿伽。就算敢袭击突厥铁骑突围并不困难,怎么会连一个报信的人都没冲出来呢?
那支蒙沿踪迹寻到鲁庄,那儿已经是一片断垣残疾壁,显然是经阿伽血洗过,他显然是洗劫成功后再遇袭击,有这能力的只有朔州了,这有驻军25000人。
那支蒙断定是朔州军队包围袭击了阿伽,兵临城下问罪之时让他非常意外,城头上官员竟然直接说是山阴府兵干的。而且扬言有本事找他去!
这可气坏了那支蒙,小小县城府兵竟敢太岁头上动土这还了得?他拨转马头立即驰往山阴,南门已闭驰到西门城墙上兵卒也不增多,看到自己铁骑也不见大惊失色。
那支蒙破口大骂:“城上汉狗听着,那个吃了熊心豹子胆偷袭我突厥的滚出来!”
城头上一个很年轻的军官站近女墙慢条斯理答道:“我们不吃那什么胆,你有什事呀?”
“什么事?说得轻松!玉山偷袭是不是你们干的?那个狗东西指挥叫他滚出来!”
“不用叫了,我就在这儿,不过杀一队抢劫蝥贼而已,你激动什么呀?”
那支蒙听他说得无关痛痒,恨不得咬他几口,那是他的家族兵没了就等于断了一臂。
“汉狗!阿伽特勤在那儿?把抓到的人马上放出来!要不然叫山阴鸡犬不留!”
“哦,他们犯了杀人放火奸淫掳掠大罪,都就地正法祭奠死者了,无头尸就在玉山吧!”
那支蒙一听恨得怒发冲冠,咬牙切齿拉弓一箭望城上那人射去:“汉狗,老子先杀了你!”
这箭射得准直冲胸前射来,那人伸手接住拗成两截,喝道:“突厥人,正告你们回自己的家去!别以为我们好欺负,继续烧杀掳掠阿伽就是你们的下场!”
城下突厥箭如飞蝗射上来,气势汹汹叫骂,元锋再不理他们,吩咐士兵盾牌护头蹲在女墙下面也不还击,让他们冲近城门再说。那有强弩滚木等着他们。
那支蒙只是轻骑兵,也没攻城器械,叫骂了一阵没有回应又怕遭暗算撤兵回去了。
那支蒙回到大同王帐报告了寻找阿伽经过,阿伽全队被卑鄙的山阴小儿元锋谋杀了,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请求可汗分兵3000踏平山阴,杀个鸡犬不留!
突利可汗也非常气恼却还头脑清醒,大同驻军三万,自己五万兵马围攻,山阴相距300里如果朔州、应县两侧来援很难成功。大同须防原州援军不宜分兵。
那支蒙献计:大同急切攻不下兵锋易老,不如围而不攻先扫荡周边拔除应县、浑源威胁原州孤立山阴。汉兵普遍惧战,阿伽袭鲁庄朔州近在眼前不敢出兵,山阴小儿是例外。
突利觉得可行,周边虽威胁不到大同,拔除就有更充足粮草大缴获可以鼓舞士气。便分兵3000骑大车百辆给那支蒙让他执行扫荡计划,让攻城部队增制器械。
那支蒙搜捕得汉族工匠制造蒙车和城靠,兵围浑源,蒙车类似面包车用硬木厚板加粗龙骨木固定四轮上能抗滚木雷石砸击。城靠就是一个巨大高台三面木板防护,六轮推近城墙可以跟守兵接战。有了这利器仅仅一天破了浑源城,杀得尸满街道鲜血如雨后积水。
那支蒙把浑源掳掠一空还放了一把火,放言说大军所到不投降就是这下场。许堡、沙陀、西坊都望风而降,那支蒙开出单子,多少粮草多少金银,多少奴隶多少女子,兵不血刃都拿到了。满载大车队不断运到大同王帐,突利喜笑颜开。
应县离浑源不过一百八十里,忻州兵曹参军郭如知道消息急得如热锅蚂蚁,寝食不安。城是守不住的了,投降虽然保住自己小命,但是,忻州的妻儿老小是要满门抄斩的,这中原也没法呆下去了。不投降又怎么办?战死虽得个好名声那有什么用?人死一切都是空!
弃城逃跑?罪名是比投降小一点,没有后台没有钱财疏通也要问斩,还不如战死呢?
错就错在跟兵备佥事太近,希望靠他飞黄腾达,那知身在内地也有驰援边境的一天?为什么队伍就不多一个元锋出来呢?那样就可以呆在朔州不用担惊受怕了。
元锋这小子以为是吃软饭的替死鬼,没想到是胆大包天的主,竟敢玉山伏击突厥,而且立下大功。以前是看出他有点不俗提拔他当头,还是眼光不到呀,如果那时收为摩下带他驰援山阴,这大功首份就是自己的,那么,这应县就该是佥事大人守了!
佥事其实也是脓包,应县给他也守不住,无论他战死、弃城或投降对自己都不是坏事,他去了职位空缺正是升迁的机会。唉,可惜呀,这大好机会错过去了。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还是得想个万全之策,没功劳不要紧,这命无论如何要保住,这命没了有妻儿老小也没有多大意义。投降是万不得已之法,难道就没有其他路了么?
对了,如果在围城之前离开,那不是投降,也不算逃跑岂不是脱罪了吗?唔,是个好主意,但是,离开职守必须一个正当理由,上级委派办事?谁来委派呢?犹其是在战事吃紧的时候?县令方华肯定不同意,此路不通。什么事方华才会同意呢?对了,求救!
应县府兵不满一千没有骑兵,求救理所当然,向谁求救,什么理由非得自己去求救呢?对了,就是那赘婿元锋!山阴离应县150里骑兵一日可到,元锋又有打突厥头功,他是自己提拔起来的下属,虽然自身难保也得发兵救援!就这样说方华那能不心动呢?
郭如许下搬兵诺言,仅带五个随从离开了应县,出了城心旷神怡呵呵大笑。第二天到了山阴先视察元锋部队又参观玉山战果,很是不吝夸赞了一番,吃晚饭时才提了一下应县紧张希望元锋救援。元锋勉强同意救援,第二天骑兵出发步兵走到半路,斥侯报告应县投降了。
郭如痛哭流涕却如释重负,引兵马上返回山阴。他解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