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接见了东军全体医护队和十多个东军军官,他们虽是低级军官,很有全局意识精神面貌与其他军不同。秋后他们需要随驾北伐,皇上决定视察检阅这两团东军。
抗疫报功表已经交部议,疫区坚持抗疫官吏都评优等,优等就有很大机会升迁,只要有合适的缺就可以补上。低级吏员优等就可以出仕补缺县尉,成为官员。
皇上有一条特别嘉奖令:濉溪县尉杜兴自始至终坚守疫源地濉溪,不畏风险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抗疫,朕心甚慰,特晋升一级为正九品县丞,以资奖励。老实人需直接晋升。
太医官衔升一级,可以安排轮休一月省亲。皇上是特别照顾他们了。
东军军官升一级,士兵赏银20两,医护队无品级医师赐从九品出身,护士工作比士兵更为艰险,赏银30两。元锋抗疫不负众望,提出预防汤和清瘟汤,为抗疫主药举足轻重,升正七品秘书郎,授镇远将军,领朔州东军山阴五县诸事。
吏部文告发表之后,皇上决定检阅东军,沈固得知这消息又来见元锋,要求东军移驻京郊左营营盘。船上地方狭窄休息不好,大家都是东军在一起加强融洽合作。
元锋在杨愔府跟杨愔团队祥细说抗疫的事,他们认为沈固那些兵,是神武军挑选剩下来的府兵,身体素质和军事素质都比较差,跟东军不是一个档次,皇上不检阅倒也没什么,皇上去检阅那有损东军形象。沈固这人不是带兵的料,别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元锋对沈固也没有好感,但他是常山王派来的副都督,不要也得要没有选择。他这个提议貌似合情合理,其实就是要沾东军的光,皇上检阅东军也检阅了他。
沾些便宜无所谓,就怕他跟不上步伐掉链子,那就出糗了。陪同皇上检阅的应有给侍中唐邕,左仆射斛律金,内史令娄敬。说不定常山王或长广王也会来瞧瞧呢!
“沈都督,你那新兵未经严格训练,一时难以融洽东军,皇上要检阅的是抗疫部队,检阅地选择那儿还不知道,你可以带军官到船上跟将士们聊聊天,大家熟悉也好。”
“都督大人,东军驻在左营,检阅自然到左营去,何必再另找场地呢?”
沈固的如意算盘就是希望在左营检阅,他是东军副都督,那么,他就是主人有机会接近皇上说上话,说不定还可以当领队官,指挥检阅队伍,那风光是说不尽的荣耀!
“皇上自有他的主意,朝堂上有三省大人出谋划策,那轮到我们说话?军人只服从命令!”
元锋这样说了沈固也没办法,因为左营没有参加抗疫白白丢了立功机会,常山王骂了他一顿,自作聪明的蠢猪。因此没有以前那么嚣张,不便抬常山王出来压制人。
皇上己授权左卫将军孙度策划检阅,皇上意思不仅是看看军容,他要了解东军真正实力,左卫两个团参加检阅,让孙度安排左卫跟东军对练攻防,临时才通知东军。
孙度有意表现左卫军,特别挑选了精兵强将组成检阅团,他们都是世兵从小就舞枪弄棒,他相信自己的军队训练有素绝不是府兵可比,打败这东军大大出风头一回。
孙度选择禁军大校场为检阅地,点将台扩大装璜为观礼台。校场外允许居民观看盛况。
齐天保三年七月初八是检阅的日子,元锋于初六午后接到通知检阅在大校场进行,届时左卫军两个团陪同检阅。皇上要看看那一军更为雄壮,内阁各大人会陪同检阅。
果然不出所料,检阅不止是随便看看,沈固一听有左卫军陪同检阅,就知道有比拼,左卫军训练有素名声颇大,自己的府兵是不能去出丑了。东军也是比不上左卫的。
元锋本来就没有在京城表现东军意思,如果不是皇上要检阅,他已经要启航回去了,在京城逗留拜访长官也拜烦了,还有许多应酬来往,那都不是他的所长。
东军是训练有素的队伍,这一点元锋很自信,即使抗疫期间训练也不间断,所以也没特别要求部队应付检阅。第二天带了百夫长以上军官去看了大校场,这才发现检阅规格很高,观礼台这样大观礼的高官会很多,左卫陪同检阅什么意思?要把东军比下去?
“兄弟们,看到没有?这规模不小规格颇高,这架势是要把东军压一头,你们愿意吗?”
“不愿意!将军,他要压我们一头,就把腰杆挺直,管他左卫右卫要比就看谁骨头硬!”
元锋举起拳头激励:“说得好!想压我们一头不止一个,把腰杆挺直泰山压顶不弯腰!”
杨有这两三天跟沈固去看了他的队伍,也顺便看了神武军,以及左右武卫等禁军,他们甲胄齐整装备精良,也训练有素步伐整齐:“将军,光看检阅可能比不出高低来呢!”
“杨有,你这是什么意思?”元锋盯着他的脸:“你是说在看军容之外,还有别的吗?”
“将军,皇上未必要看我们出丑,别人就难说,这检阅走一遍能比出什么?”
这话有道理,孙度率领左卫,他要邀宠皇上,现在皇上关注朔州东军。那么,左卫让东军出丑或者矮一截,皇上就抛弃东军转而关注左卫了,这并不难理解的。
“这话有理!孙度可能要安排比武,左右卫都是家族世兵,从小练功武艺可能要高于我们东军,单打独斗我们占不到便宜,但我们五人组战术能打败突厥就能打败他!”
“将军之言有理,整体来说东军武艺低于世兵,但也有一些高手超过他们。两军对阵个人武艺起的作用不是很大,将军,可以此为由拒绝单打独斗,扬长避短立于不败!”
元锋手掌一劈下令:“好!马上回去动员,就以战斗队列行进接受检阅!”
天保三年七月初八,朝廷五品以上官员都受邀请来参观检阅,一大早两支军队就进入校场,以队列成方阵左右排列。左卫是黄色衣甲,大黄旗书写:大齐禁军左卫军孙。
朔州东军是黑色衣甲,看起来有肃穆的感觉,五五品字排列看起来没有左卫方阵整齐,黑底红边大旗上书写:忠武军朔州东军元。两军都昂首挺胸精神抖擞。
校场外围站满了京城民众,小孩子在奔跑呼叫,卖冰糖葫芦的卖麻糖的来了,卖水果的卖凉粉的,卖冰屑水的卖扇子的都来了。这检阅的动静还真不小呢!
五品以上官员陆续进场,在观礼台上找到自己座位。当然大人物都是后出场的,十二卫将官在观礼台下排立,六部尚书之后是左右仆射,给事中、内史令,想不到柱国常山王、长广王也来了……皇上的仪仗队出现,龙辇的后面还有凤辇,这是谁呢?
全校场官兵都跪下恭迎皇上,百官起立躬身,凤辇上下来的人竟然是娄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