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托尔斯泰反水
管杀不管填2025-08-05 10:543,939

  第1030章托尔斯泰反水

  巴黎的深秋,寒意料峭,潮湿的冷意如无孔不入的暗流,在大街小巷肆意穿梭。塞纳河畔,高大的梧桐树在秋风中瑟缩颤抖,枯黄的树叶仿若迟暮的蝴蝶,簌簌而落,层层叠叠地铺在石板路上,给这座以浪漫著称的都市,悄然覆上了一层黯淡而忧郁的面纱。

  普拉通·朱波夫将那件黑色的厚重斗篷紧了又紧,好似要把自己整个隐匿于夜色之中。他身形如鬼魅,在浓稠的夜幕掩护下,沿着蜿蜒曲折、弥漫着腐叶气息的幽深小巷,向着俄国驻法大使馆的方向潜行。

  1798年的“圣彼得堡爆炸案”与皇村弑君案”,那两场针对保罗一世的刺杀行动,均以失败告终。

  随后,愤怒的沙皇保罗一世下令忠心耿耿的首席鹰犬,阿诺索夫将军,指挥着全俄国的军警,对叛乱者及其家族,实施了全力围剿,整个俄境内有20万人遭遇逮捕。最终3万人死于非命。这些人不是被处死,就是因为在流放西伯利亚途中,病逝于饥寒交迫。

  这其中,就包括了圣彼得堡军区的卫戍司令官彼特·帕伦伯爵,军需副总监尼基塔·彼得罗维奇·帕宁男爵,波罗的海舰队指挥官里巴斯海军少将,列昂尼德和拉夫连金等人。

  另外,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婿,尼古拉·朱波夫(也就是普拉通·朱波夫的兄长),俄国元帅苏沃洛夫不得不选择放弃了俄国总司令一职,主动向沙皇保罗一世提出归隐田园,不久便郁郁而终。

  至于整个阴谋案主谋,普拉通·朱波夫(简称朱波夫,下同),反倒是逃出生天。他抢在俄国-军警围剿前,先是躲进英国大使馆,受英国大使查尔斯·惠特沃思爵士的秘密保护,并在数周后,顺利登上了一艘丹麦商船,逃亡到了哥本哈根。

  然而,逃出沙皇鹰犬魔爪的朱波夫,心中那仇恨的烈焰,非但未被扑灭,反倒因逃亡生涯中的种种磨难,烧得愈发炽烈,每一个辗转难眠的夜晚,都在他胸腔里添柴加薪。

  自刺杀行动失败后,朱波夫便开启了惶惶不可终日的逃亡生涯,像一只惊弓之鸟,在欧洲大陆四处奔逃。长达两年的漫长时日里,每一个陌生的面孔、每一阵突如其来的脚步声,都会让他瞬间如临大敌,神经紧绷得如同即将断裂的弓弦。

  然而,复仇的强烈欲望,恰似在心底深深扎根的粗壮藤蔓,肆意生长、疯狂蔓延,不断地啃噬着他的理智,最终驱使他将生死置之度外,毅然决然地重返巴黎,去完成一项重要使命。

  此刻,逃亡者正猫着腰,小心翼翼地躲避着街头巷尾巡逻士兵手中摇曳的提灯,不放过周遭任何一丝风吹草动。

  终于,在俄国大使馆那被浓重阴影笼罩的后门处,他发现了那个事先约定好的暗号,一块被刻意挪动位置的砖石。不到一分钟,朱波夫就被一名身形隐匿在黑暗中的仆人,悄无声息地带进了一间昏暗逼仄的房间。

  厚重的天鹅绒窗帘宛如一道密不透风的屏障,将外界那微弱的光线严严实实地隔绝在外。唯有一盏放置在角落的烛台,散发着昏黄黯淡、随时可能熄灭的光晕,勉强照亮了屋内。

  托尔斯泰伯爵背对着房门,他手举着一盏烛台,正全神贯注地凝视着墙上悬挂的大幅欧洲地图。摇曳的烛火,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忽明忽暗的阴影,添了几分神秘莫测之感。

  “伯爵阁下。”朱波夫率先打破了屋内令人窒息的沉默,声音低沉沙哑,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然。

  托尔斯泰缓缓转过身,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稍纵即逝的惊讶,可那一闪而过的神情,又仿佛在暗示他其实早有预料。

  “朱波夫先生,您不应该现在来巴黎。要知道,沙皇陛下对您的通缉令,从未有过片刻停歇,而且在法国,也同样有效。”

  数月前,朱波夫就曾经造访过托尔斯泰伯爵,只是在当时,这位俄国驻法大使最终拒绝了逃亡者提出的提议,联合起来推翻保罗一世的统治。然而眼下,朱波夫显然表现的很有信心。

  阴谋者冷冷一笑,那笑声在昏暗的房间里回荡,带着几分寒意。他向前迈了一步,斗篷下的身影在昏暗的光线中显得愈发阴森狰狞。

  “死?我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伯爵阁下,难道您未曾察觉如今俄国正深陷于怎样的艰难处境吗?保罗一世的昏庸无道,独断专行,正一步步将我们的国家拖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民众在水深火热中煎熬,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俄国的荣耀正被他一点点碾碎。而所谓的盟友法国,却在联合欧洲和奥斯曼,暗中谋害俄国。”

  托尔斯泰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与挣扎。“您究竟有什么企图?贸然前来找我,不会只是为了抱怨几句吧。”

  “我再度诚挚的邀请您加入我们反对暴君的行列。”朱波夫盯望着托尔斯泰伯爵,那眼神仿佛能穿透黑暗,直射对方的心底。

  “您当然清楚,当下的俄国,内忧外患交织,就如同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破船。保罗一世决策连连失误,致使我们在战场上一败再败,无数将士血洒疆场,换来的却是屈辱的失利。伯爵阁下,难道您忍心看着伟大的俄罗斯继续在黑暗中沉沦下去,沦为欧洲的笑柄吗?”

  托尔斯泰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他的目光缓缓从朱波夫身上移开,踱步至窗边,伸出手,轻轻掀开窗帘一角,望向外面的街道。

  远处,巴黎的灯火在夜色中闪烁明灭,宛如繁星坠落人间,可这璀璨的夜景,却无法驱散他内心深处那如墨般浓稠的迷茫。

  “您明知我在一周里即将返回圣彼得堡述职,为何还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来找我?这对您的计划而言,有何特别的意义?”

  朱波夫见状,连忙走到他身旁,压低声音,仿佛生怕墙壁也会偷听他们的谈话:“因为我清楚,您同样对保罗一世的统治深感不满。在巴黎任职期间,您想必也看到了其他国家因开明变革而焕发出的生机,对比之下,俄国在保罗一世的禁锢下愈发腐朽。况且,您在圣彼得堡拥有广泛的影响力,贵族阶层敬重您,民众也信赖您。倘若能得到您的支持,推翻暴君的成功性必将大大增加。

  朱波夫继续鼓动道:“以武兴盛的托尔斯泰家族,有20多位优秀子弟在圣彼得堡的禁卫军中效力,其中6位佼佼者,更是在皇储亚历山大指挥的谢苗诺夫斯基近卫团中担当军官。他们此刻正身处漩涡中心,难道您忍心看着家族因保罗一世的昏聩而蒙羞,看着俄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托尔斯泰的手紧紧攥着窗帘,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远在俄国的战场,想起了那些在多瑙河畔浴血奋战、最终倒下的俄国士兵。

  数月之前,在实施“静坐战争”的同时,法国却在暗中加大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援助,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与军事情报。

  年初的时候,奥斯曼军队在多瑙河流域与俄国-军队展开了一场持续七八个月,惨烈至极的拉锯战。起初,俄国-军队凭借着兵力和装备上的优势,还占据着一定的主动权。

  然而,随着战事的推进,情报的严重失误以及指挥的接连失当,让局势急转直下。缺乏情报支持与后勤补给的俄国-军队,居然被奥斯曼军队打得节节败退,士兵们在枪林弹雨中抱头鼠窜,战场上尸横遍野,鲜血将多瑙河水都染成了暗红色。

  最终,俄军损失了五万精锐兵力,不得不放弃了南下多瑙河的计划。很快,这一噩耗传回国内,瞬间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俄国各界引发轩然大波。

  “5万士兵,整整5万条鲜活的生命啊!”托尔斯泰喃喃自语,声音中满是痛苦与愤怒,那紧握窗帘的手微微颤抖着。

  一旁的朱波夫趁机继续添油加醋地说道:“他们皆是俄国的未来希望,是无数家庭的顶梁柱,却因为法国人的背弃,还有保罗一世的愚蠢决策,最终白白葬身异国他乡,他们的父母妻儿,此刻该是何等悲痛欲绝。

  这仅仅只是开端。英国人告诉我,法国在与奥斯曼恢复同盟关系后,迅速解除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海上封锁。您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奥斯曼苏丹塞利姆三世从埃及、北非等地借来了两百艘战舰,那些战舰如同一群饥饿的鲨鱼,对毫无防备的俄国黑海舰队发动了突然袭击。

  黑海舰队本就因前期战事损耗严重,又未曾料到奥斯曼的援军会从海上突袭,一时间阵脚大乱,在敌人的猛烈炮火下,一艘艘战舰被击沉,海面上火光冲天,水兵们的惨叫声响彻云霄。”

  托尔斯泰猛地转身,眼中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之色:“什么?黑海舰队……那可是俄国海军最后的骄傲,竟遭受如此重创?”

  “没错,是我们的黑海舰队遭受到重创,已经元气大伤,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往昔的战力。”朱波夫的语气中隐隐透着一丝幸灾乐祸,他对保罗一世的仇恨,让他在提及俄国的惨败时,内心竟涌起一丝报复的快意。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皆是保罗一世。他轻信毫无道义的法国人,在外交上接连犯错,盲目自大又刚愎自用,使得俄国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如今,国内民众对他的不满已达到顶点,面包价格飞涨,赋税沉重,百姓食不果腹,民怨沸腾。各类反沙皇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他们在各地秘密集会,谋划着推翻保罗一世的统治。事实上,包括皇储亚历山大殿下,也对父亲保罗一世的昏庸统治深感失望,暗中与这些组织有所往来,他也渴望能为俄国寻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托尔斯泰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脚步急促而沉重,内心陷入了激烈的挣扎。他深知,一旦参与反对保罗一世的行动,便意味着背叛自己的君主,背叛自己自幼便宣誓效忠的国家,这在他深受传统贵族教育的心中,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道德鸿沟。

  然而,眼前俄国面临的严峻困境,民众的悲惨境遇,又让他无法袖手旁观。或许,俄国也到了必须变革的关键时刻,否则,必将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无情淹没。

  “伯爵阁下,您还在犹豫什么?”朱波夫见托尔斯泰有所动摇,立刻趁热打铁,言辞愈发恳切,“当下正是推翻保罗一世统治的绝佳时机。倘若错失这次机会,俄国将继续在黑暗中苦苦挣扎,未来的道路只会更加艰难,民众将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的尊严将被彻底践踏。”

  托尔斯泰伯爵忽然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看着朱波夫,那眼神中透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好,我答应你。但我们必须行事极为谨慎,不能出现丝毫差错。一旦行动失败,不仅我们性命不保,还会牵连更多无辜之人,俄国也将陷入更深的灾难。”

  朱波夫露出满意的笑容,那笑容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有些诡异,他伸出手与托尔斯泰紧紧相握:

  “放心,在英国人的支持下,我已经拟定了一个详尽的计划。我们将组建一个秘密联盟,联络国内的反沙皇势力,包括那些对现状不满的贵族、军官,还有民间的反抗组织,甚至是皇储殿下。我们要精心筹备,静待合适的时机,一举推翻保罗一世的统治,让俄国重获新生。”

  ……

继续阅读:第1031章 保罗一世的愤怒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法兰西1794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