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原本皇后、正室夫人、贵家太太们出嫁时才能用的玩意儿,如今平民百姓有钱就能用,觉得漂亮还能多拍几张照片,发发朋友圈……总而言之,高兴就好啦。
新娘子何蓓宁最后踩上高帮碗鞋,太高的跟底让她走的有些不稳,但还是堪堪的撑住了没有掉下去。
当年的三寸金莲早就被废除,如今的碗鞋也是改良了许多,内里从了和普通鞋子一样的码,可外表看起来却依然是那么古色古香的绣着鸳鸯戏水,透着古典的风雅。
对于心仪市这样民风淳朴的地界来说,每个姑娘一生中最漂亮的那天,一定是出嫁的时候。
这不仅仅是一场婚礼,更是一场对乡里的仪式,一场双方家庭的盟约。
心仪市的居民们依然固执的信奉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道理。
所以哪怕是何家这么开明的人家,在小女儿出嫁这天,也还是准备了一盆子水待泼的。
等何蓓宁一走,那水就会泼向田家门外的地上,象征着这个女儿的正式出阁。
大红帕喜巾四四方方,角上流苏金金黄黄。借着母亲和姐姐两人合力,这巾子轻轻盖住了新嫁娘璨若桃花、粉若彩霞的面妆,只等着那新郎官,黑衣红喜字的跨坐着高头大马打街而来。
湖波乘车赶到的时候,正好赶上田宜梧的高头大马嘶嘶的踏着步,转进霜堂镇的最后一个弄堂转角。
那是她当年错过的一场好戏,那是她今生永远的一大遗憾。
骑在马上的田宜梧背对着她,面上的神情看不分明。但是按照周围街坊邻里的恭喜道贺表情看,他大概是非常快乐的,至少装得很快乐。
田宜梧这人,老是在伪装。
❀❀❀
田宜梧考了四次驾照,花了整整两年才考中。可是田狗家里人,全都以为他一考即中,湖波一直不懂其中因由。
最后考中的那一次,是湖波大二时候的国庆假期。田宜梧像做贼似的赶回家乡心仪考试,竟然连家门都不敢入,只在朋友处借宿了一晚,第二天考完,又连夜匆匆赶回金陵。
田宜梧回来的那晚,湖波有一场学校诗词大会的竞赛。天上突然下起豆大的雨,裹挟着秋天的风凄凄沥沥的寒冷。
湖波原本在自习,身上并没有带伞。
田宜梧一路上和湖波保持联系,湖波知道他好像晕车了,他好像吐了,他好像什么东西都没吃……
因为太过担心田宜梧,湖波匆匆写完了试卷,就出来帮田宜梧买吃买喝的。宿舍离考点有段距离,飞溅出的积塘水花,打湿了湖波心爱的收腿铅笔裤。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此话果然不虚。因为这场着凉,湖波后来一整个冬天都在咳嗽。
至于那次诗词大赛,原本文科出身、高考前三进校的湖波,也意料之中的榜上无名。
但是湖波管不了这些,在她心里还有什么比田宜梧的平安、健康更重要呢?
“燕麦粥、南瓜粥、紫薯粥、小米粥、皮蛋瘦肉粥、山药玉米粥……白粥也要了,还有榨菜!”
食堂各个楼层的卖粥窗口,几乎被湖波洗劫了个完全。
食堂的阿姨也是认识湖波的,这个每天早上朝气蓬勃来她这儿买小米粥的姑娘,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阿姨笑着问湖波:“你们这是要办什么活动啊?社团联谊吗?”
湖波没好意思开口,这些都是买给田宜梧一个人吃的。因为不知道他的口味,就全部买了些。今天如果吃不完的话,还能给他带回去当明天的早饭。
后来田宜梧活着回来了,一路上火车转地铁再转公交,又多多少少淋了些雨,嗓子可能有些沙哑,亦或许他本来就是沙哑绵柔的公鸭嗓,不然也勾不到这么多姑娘的魂。
这些湖波都没太在意。她只关注到了一件事,田宜梧接受了她的粥。
还是笑着接受的,毫无推阻的接了过去。
一旁的湖波很是感慨,田宜梧这是拿自己当自己人了呀!
难得能和田宜梧走在一处,虽然中间还隔着一个自行车的距离。湖波忙问田宜梧,为什么要瞒着家人回去家乡考试?
“第一次他们就以为我已经过了。”
“怎么会?”
“那天我去考驾照,没过,但是那天,是我妹妹的生日。
回到家的时候,我看见桌上有个特别大的蛋糕,妹妹很开心,妈妈也很开心,连同难得过来庆祝的亲朋好友们,整个大气氛其乐融融。
然后我妈问我,考驾照有没有过。”
“所以你就说过了?”
“不然呢?这么好的气氛哎,总不能因为我一个人把他给毁了。”
湖波当时很无语,这种事情该怎么评价?夸田宜梧为他人着想?甚至不想让亲朋好友扫兴,所以不惜委屈自己?而且他这一瞒,居然能瞒两年,瞒到硬扛下这件事,把谎话圆过,湖波内心也是相当佩服。
考虑到这些,这件事导致她对田宜梧的好感又成倍增加。
而此时此刻,湖波终于体会到了这件事情反应出的本质问题:
田宜梧毫无底线的委曲求全。
他哪里还有自己呢?别人好他就好了,真是可笑。
他有一大堆要守护的人,那些人里可能有他父母,有他姐姐妹妹,甚至还有他的发小、他的朋友……
却永远不可能有那个,曾经冒着大雨,给他送遍了整个食堂所有口味粥品的湖波。
也罢,湖波心想,“我倒要看看,如今,你又是怎样的一番伪装。”
❀❀❀
娇滴滴的新娘子何蓓宁颤颤巍巍的走出,两手搭着的一边是母亲,一边是姐姐。
两家都早已熟识,虽然看见丈母娘的那一刻,新郎官田宜梧还是下意识的喊了“阿姨好!”
“阿姨什么呀,该改口叫妈啦!”何蓓安笑嘻嘻的打趣着田宜梧,这小伙子她看重已久了。虽说何蓓宁嘴上不说,但是愿意相陪着复读一年高三,这是什么样的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