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接待
落飞秋色2023-05-11 16:304,020

  张文昌听到沈嘉南转移了话题,知道沈嘉南不愿意,其实他也理解,比如很多工厂有自己的秘方,谁愿意把自家工厂的秘方公开,一样的道理。

  张文昌也没勉强,这种事勉强不得,而且红星大队的养鸡厂开起来从头到位他们公社都没帮上什么忙,据说就连养鸡厂最开始的资金都不是红星大队掏钱的,而是拿出技术的姑娘自己先垫钱开的厂子,当初沈嘉南也向公社申请资助,可惜当初公社也没什么钱,而且还是一个十六岁小姑娘拿出来的计划书,说实话那个时候他们觉得这事不可靠,最后还是沈嘉南表示所有的亏损他们自己承担,他们才答应给办了厂子,如今人家养鸡厂开起来了,他找人家要秘方给其余的村子,他哪来的脸。

  当然他们作为领导的可以给沈嘉南使绊子,逼迫红星大队,但张文昌为人还算公正,做不出这种事来,当然公社里面也有那种喜欢抢功劳的人,应该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张主任,我们红星大队其实很乐意带周围的大队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沈嘉南之前就想过这种事,单独他们一个大队发财太出头会惹人眼红,既然这样就带动周边的人,而且他们大队资源就那么多,人力也仅有那么多,随着这些发展,以后不管是人力还是基础的物资,都不够的,到时候就要从周围的村落找,哪还不如现在一开始的就给他们一点好处,到时候大家都好说。

  “哦,你愿意把蚯蚓养鸡的技术交出来,你要是愿意的话,我可以给那姑娘申请一份奖金。”张文昌十分欢喜的说着,这红星大队的养鸡厂可以说全靠那姑娘胆大能干撑起来的,这会有收入了,确实需要奖励一番。

  “张主任,你别急,我先带你看看我们村子吧。”沈嘉南笑着说。

  “我们村开启了意见箱,任何有想法有能力的人,都可以往意见箱投计划书,我们大队干部会仔细研究这计划书到底成不成,有多少的成功率,要付出多少成本,有没有可行的法子,等等,如今我们村子多了好几个创收的新项目,我带张主任还有游主任过去看看?”沈嘉南笑着提议。

  张文昌听到这忍不住连连点头,“你们这个意见箱计划书很好,让有想法有能力的人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供销社主任游彬这时候也连连点头,这红星大队看起来很有搞头,之前他没多管住,结果好处都被被人龙走了,要是接下去有好东西,他怎么也得抢上一点,别看供销社主任这名头很好听,毕竟很多人向买东西都还要求到他头上,这确实没错,但同事供销社里面物资稀少,他这个主任也头疼不已的。

  “张主任,游主任,你看这路边的箱子没有?”沈嘉南这时候指着路边的蜂箱说着。

  蜂箱周围还有蜜蜂飞舞,这两个人一眼就看出来这是蜂箱?再朝远处看去,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蜂箱,“你们村有人会养蜂?”

  蜂蜜可是好东西,可惜他们这边都没人会养蜜蜂,如今供销社偶尔有蜂蜜卖,都是村民去山里面找到的,不稳定。

  “嗯,我们村一个知青会养蜜蜂,说起来这一切都要从若眉说起,若眉就是养鸡厂的提议人也是如今我们村的养鸡厂,她跟我建议,为了让村子更好的发展,也好让有才华的人得到重用,她提出了意见箱和计划书的想法,然后挖掘出一个会养蜜蜂的知青,如今村子里面放了三四个蜂箱,可惜咱们这边没人养蜜蜂,想要找到蜜蜂比较难,要不然我们村子这么大,还有周边的山上都可以放蜂箱,这么大的地方放两百个蜂箱不成问题的。”沈嘉南说到这些都忍不住开心,蜜蜂养殖他也不时会跟进一下进度,目前来说很不错。

  至于蜜蜂最开始还是沈若眉开始尝试养殖的,这个事沈嘉南没有说,若眉身上的锋芒已经够了,不需要锦上添花,他还想他能护着就多护着一点好。

  “很好,很有想法,你们能跟知青共同创造建设红星大队,我特别的高兴。”张文昌十分高兴的说着。

  这些年来因为知青和乡下的老百姓发生冲突的问题,他们这些当领导的也头疼不已,本地人会排外这很多地方都有,但有些还会欺负知青,而有些知青因为他们从来不会干活,下到乡下什么都不会,被本地的相亲嫌弃也是有的,毕竟多来一个知青就多一个人来分粮食,而他们干活还不怎么养,就不怪老百姓生气,如今红星大队这边却合理的开始知青们的才华,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材料。

  “除了这个养蜜蜂,我们村还尝试稻田养鱼,这稻田养鱼据说是古时代就有的,不过我们这边并没有人这样做过,这也是若眉跟我们提议的,因为第一次,我们不敢弄太多,怕影响了粮食的产出,如今鱼儿养得还可以,按照我们查的资料,这稻田养鱼不会减产,可具体如何还是要看结果,张主任可要去看看,因为这第一次,我们也不敢确保成功,所以都没跟领导们说,原本准备等成功后跟领导们说的,然后看看有没有推广的价值,要是能帮到国~家,我们也是很愿意的。”沈嘉南很诚恳的说着。

  张文昌听到这话兴奋了,若是说之前对蚯蚓养鸡,养蜜蜂一类感兴趣的话,那现在听到稻田养鱼就是如获至宝,毕竟不管养鸡也好还是养殖蜜蜂,这些都要技术人员,什么都不会的话,有一定的风险,种田就不一样了,全~国上下不知道有多少水田,要是都能养鱼的话,那就是一笔大收入。

  “走,咱们现在就去看看,去田里面看看你们这稻田养鱼养得如何。”张文昌兴致勃勃的说着。

  “对了,去把那个叫沈若眉的姑娘叫上。”张文昌忍不住吩咐,红星大队眼下的这些变化,显然都跟那个叫沈若眉的姑娘有关,他现在想认识一下这个聪明的姑娘。

  说起来还是他们这些当领导的不够关注,要不然这么一个厉害的人怎么能让她留在红星大队里面。

  沈嘉南听了点了点头,直接叫来一个路边玩耍的孩子吩咐了一下,让他去叫沈若眉到稻田养鱼的田那边找他们。

  稻田那边有人再干活,看到沈嘉南陪着两个穿着列宁装的干部走来,村民们一个个笑着打招呼,然后继续干活,村民们一个个都十分的自豪,也就他们村子好,让干部都下来查看了,别的村子可没有这样的荣耀。

  沈若眉接到传话后,立马就赶了过去,其实她还是不太擅长跟这些当官的说话,主要是不擅长跟那些人说话,每次应付完都有些累,她这个人性子有些直,要不然以前当主播的时候也不会老拆CP。

  不过人家都说要找她了,她还能不去妈?说来说去就是村子能说会道的人太少了,毕竟多训练几个能干的人出来,要不然以后什么事都她来,累死了。

  等沈若眉赶到田边的时候,张文昌正蹲在天边看稻田还有田里面的鱼,小鱼儿这会正在那边悠闲的游动。

  “这稻田养鱼有没有什么讲究,是哪里都可以养吗?”张文昌忍不住问。

  “若眉说是的,不过要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一些梯田就不适合这样挖沟。”稻田养鱼可是沈嘉南自己亲自负责的,对于这个他了解的可不少。

  “嗯。”张文昌点了点头,然后他仔细的对比了一下稻田养鱼里面的稻苗跟旁边水田没有养鱼的做比较,他发现这稻田养鱼的稻苗长得一点也不比旁边的差,甚至感觉还更好一点。

  张文昌是个实派干部,他没少下乡查看各地的生产状况,对于水稻长势一些也会看的,就目前看来,这水稻长得很不错,而且因为养鱼,稻田里面基本上没有什么杂草。

  “叔,你找我。”沈若眉到的时候,张文昌还跟沈嘉南他们在说话。

  “来,若眉这是咱们公社的张文昌张主任,这个是供销社的游彬游主任,他们是来我们大队了解咱们大队的发展,他们对这稻田养鱼一些都很感兴趣,你来讲一下。”沈嘉南急忙把两个人介绍给沈若眉。

  “年少有位,聪明有干劲,胆大心细,你很不错。”张文昌看着沈若眉温和的笑着说,对于这样能干的年轻人,张文昌很欣赏,而且下一辈能干不正说明,年轻一辈有接班人吗?

  “您过奖了,也就叔他们愿意听我说,还给我机会尝试,况且我并不会种田的,我就是读的书比他们多,要说种田什么的还要靠乡亲们,他们才是最厉害的。”沈若眉谦虚的回答。

  “不错,不过过于的谦虚就是虚伪了,年轻人应该有点冲劲。”张文昌笑眯眯的说着。

  “这鱼儿养到收成那会能养多大?”张文昌忍不住问。

  “咱们这是第一次养,按照我找的资料,等水稻收成的时候大条的鱼应该有半斤的,小条的估计也有三四两吧,其实这鱼要是有养殖的话,会长得更大,然而如今咱们国~家是缺粮大国,根本就没办法抽出粮食来养鱼,我尝试过去一些饲料,看看能不能用来养殖家禽还有鱼,不过如今粮食缺口太大,做饲料暂时还是不成的。”沈若眉实话实说。

  要是有饲料的话就可以大规模养殖,如今国内为什么缺肉,主要还是养殖业不发达,很多饲料里面要添加一些粗粮,然而如今国~家缺粮,在人都不够吃的情况下,能分出多少来养殖?

  为什么要用实行控制经济,实行票制,这就跟眼下的大环境有关,因为粮食不够,必须这样做,这样也许大家都吃不饱,但不会饿死人。

  如今就连城市里面上班捧铁饭碗的人,他们每个月的粮食供应,都是一部分细粮,一部分粗娘,粗粮包括地瓜土豆这些的,按比例分,乡下的老百姓就更加简单了,各种野菜野果能填饱肚子的都算上,所以这会要说拿出多少粮食来养鸡养鸭什么的是不可能的,毕竟国内的粮食就那么多,拿出来养鸡养鸭,就等于要从百姓的嘴里面抢粮食。

  张文昌听了点头,这一点他也清楚,这就是他为什么那么看重蚯蚓养殖的原因。

  “饲料的事我记住了,咱们国~家也就现在困难,总有一天会好的。”张文昌感慨的说着。

  “我明白的,所以我跟叔他们商量过,要是这稻田养鱼能成,回头就把这房子推广出去,哪怕这鱼儿养得不够大,但也能吃一口鱼汤的,多少算个添头。”沈若眉笑着说。

  “嗯,你是好的,国~家不会忘记你。”张文昌直接表示。

  沈若眉摇头,“这法子可不是我创造的,老早就有人弄的,我不过恰巧在书里面看到这个法子罢了。”沈若眉可不会居功,再说本来就不是她想出来的方法,还有这稻田养鱼要挖深沟,这些都是村子的乡亲们付出辛苦劳动来的,她就动嘴皮子,要什么功劳。

  张文昌看到沈若眉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走,咱们去看看你的蚯蚓养鸡。”这稻田养鱼看了,他这会想去看看蚯蚓养鸡。

  沈若眉点了点头,对于这种一心位百姓的人,沈若眉还是很佩服的,其实这个年代里伟大的人也特别的多,他们都是英雄。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养鸡厂里面,沈若眉这时候先带他们看了蚯蚓养殖的池子,沈若眉随后还带他们他们去看蚯蚓培育基地,蚯蚓养殖的大池子有限,沈若眉如今发展把村民的菜园子当作蚯蚓养殖的培育基地,毕竟蚯蚓养殖土上面是可以种短期的蔬菜。

  这些地方都不能浪费了,要尽可能的利用资源。

继续阅读:第二百二十九章 能力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极品六零,带着全家奇葩发家致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