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继续在海上寻找岛屿,还是直接回国?”
张皓的目光在地图上逡巡,指尖划过冰冷的玻璃。
他犹豫不决。
虽然没有得到准确的消息,但估计国内的环境也不安全。
可是继续在岛上生活,最终也会面临食物短缺,和各种问题。
更麻烦的是,如果极端天气真和米兰科维奇循环有关系,那接下来他们还会遇到更棘手的气候变化。
想到这里,张皓的手指最终坚地向西移动,越过那片冻结的海峡,落在了连绵的海岸线上。
“那就回国吧。”
那里有更广阔的土地,或许还有残存的秩序。
天边终于泛起一丝灰白,微弱的光线勉强驱散了部分黑暗。
各个驾驶室里,也传来张皓异常冷静的声音:
“检查车辆,准备出发。”
“这一次,我们一路向南,待温度合适,我们就直接回国。”
没有人质疑。
现阶段所做出的决策,根本看不出正确与否。
只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他们便会坚定不移向前走。
引擎的轰鸣声再次响起,比夜晚更加清晰。
七辆车组成的车队缓缓驶出工厂院子,碾过深厚的积雪,驶上了通往海岸的主路。
头车与尾车都是重卡,行驶速度很慢。
沿途是一片片死寂的废墟和被冰雪覆盖的车辆残骸,偶尔能看到一些冻僵的轮廓,令人不忍直视。
这也坚定了众人离开的决心。
抵达海岸边时,景象再次令人震撼。
昔日波涛汹涌的大海此刻被凹凸不平的冰层所覆盖,一直延伸至视野尽头,与灰白色的天空融为一体。
冰面上甚至堆积着被冻结的浪花和积雪。
没有犹豫,张皓的重卡先驶下路基,厚重的轮胎和防滑链提供了足够的抓地力。
它稳稳地停在了冰面上。
随后,张皓下车,拿出随身携带的钢筋,朝着冰面连续敲打。
结果尖锐的钢筋根本无法打穿冰层,甚至停在了距地两米的地方,无论他如何用力,都无法深入。
这样的冰层,足以承受任何车辆的重量。
“跟上我,保持车距!”他通过对讲机下达指令。
可半晌,愣是一点回应都没有。
宋卉宜皱眉道:“可能信号又没了。”
张皓不得不下车一一通知,很快车队开始缓缓驶上了这片浩瀚的冰原。
一路向南,冰面总体平稳。
然而能见度并没有变太好,急刹车时有发生。
大约行驶了几个小时后,远方海平面上出现了济州岛朦胧的轮廓。
那座岛屿的上空,依稀可见一片诡异的灰黄色雾霭,甚至能看到一丝丝暗红色的光亮在云层中闪烁。
“火山竟然……还在喷发。”
即使相隔如此之远,也能感受到那股毁灭性的力量仍在持续。
何青神色复杂地看着济州岛,彻底放弃了重返那里的念头。
车队没有停留,甚至加快了速度,绕过济州岛的范围,继续向着西南方向,朝着那条绵长的海岸线,坚定地驶去。
身后是喷发的火山和无尽的严寒,前方亦是未知的故土与渺茫的希望。
……
第一天。
车队在冰原上的行驶异常艰难。
虽然离开了珍岛郡和济州岛,但极低的能见度和光滑的冰面,严重拖慢了车队的速度。
再加上持续的紧张驾驶和精神高度集中,也在快速消耗着每个人的体力。
此外,海面上的情况,也和他们之前想象的严重不同。
海面并非平坦的冰原,而是呈现出一种骇人的、凝固了的狂暴姿态。
张皓他们猜测,极寒是在一场猛烈的风暴中骤然降临的,将滔天巨浪和汹涌的洋流在瞬间定格。
巨大的浪涌被冻结成一道道高达十数米甚至数十米的、扭曲的冰浪山脉,连绵起伏,如同白色巨兽的脊背,狰狞地刺向灰蒙蒙的天空。
冰浪之间是深陷波谷,落差极大。
他们的车队,在这片凝固的咆哮雪原中,渺小得如同几只缓慢爬行的甲虫。
行驶变得极度困难。
张皓不得不驾驶头车不断地寻找相对平缓的坡面,以之字形的路线艰难地攀爬一道道冰浪。
引擎发出吃力的轰鸣,防滑链在光滑陡峭的冰面上有时也会空转打滑,每一次上坡和下坡都令人心惊胆战。
而最大的问题在于:视线受阻造成的跟车困难!
当头车奋力爬上一道冰浪的顶端时,还能勉强看清前方一小段路。
但当它下到波谷时,瞬间就会被巨大的冰墙包围,彻底失去前后车辆的视野。而后车如果正在攀爬,也同样看不到前方的队友。
有一次,当张皓的车终于爬上一座巨大的冰浪顶时,他惊恐地发现,身后只有两辆车跟了上来,另外5辆完全消失在错综复杂的冰谷之中,不知所踪!
他立刻停车,让宋卉宜持续按响喇叭。他自己则跳下车,冒着寒风,爬上车顶,用强光手电向着后方可能的来路方向不断划着圆圈。
失散的车辆听到了信号,正努力向他们靠拢。
这个过程重复了好几次。
车队不断地被地形强行分割,又靠着喇叭、灯光信号和对讲机偶尔恢复的短暂瞬间,艰难地重新聚拢。
每一次分散和重聚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让所有人的神经紧绷到了极点。
好在除了这些,并没有其他危险发生。
当天色再次开始提前变暗,风雪虽比之前略有减弱,但依旧能见度堪忧。
张皓透过车窗看了看外面灰蒙蒙的世界,又估算了一下里程表上可怜的读数——
这一天,他们仅仅前进了大约200公里。
他拿起对讲机,尝试呼叫,结果只有一片杂音。
他不得不冒险减速,探出车窗,用力向后车打着手势:停止前进,准备扎营!
消息通过一辆辆车接力传递下去。
车队这才缓缓停了下来。
他们选择了一处相对平坦、背靠着一道巨大冰脊的区域。
在张皓的指挥下,七辆车小心翼翼地移动,最终首尾相接,围成了一个简陋的圆圈,如同古代行军时的车阵,能有效抵御风寒并提供一定的防护。
叶书瑶看了一眼悬挂在车顶的温度计,发现这里的温度比珍岛郡高了5度。
看样子,朝南行走,温度确实在提高。
只不过如今天气昏暗,根本无法测量他们究竟在什么地方,而一路负责的地方,或许早已偏移他们之前的经纬度。
汽车很快熄火。
人们纷纷下车,刺骨的寒风立刻扑面而来。
他们踩着深雪,从货车上拖下厚重的防风帐篷和加固钉。
帐篷被固定在车辆之间,利用车身作为支撑,形成了一个相对避风的临时营地。
发电机被抬下来一台,接上电暖器,为最大的一个公用帐篷提供热量,那里将用来做饭和集体活动。
每个人都分到了一些高热量的食物和热水。
大人蜷缩在各自的帐篷,裹着厚厚的毯子,机械地咀嚼着食物,脸上写满了疲惫和一丝脱离熟悉环境后的茫然。
“今天走了200公里……”沈默叹了口气,声音有些沙哑。
“这已经不错了。”艾莲娜往嘴里塞着压缩饼干,含糊不清地说,“海面的地形比想象中难走,没有丢失就算幸运了。”
众人默然。
张皓喝了一口热水,暖流勉强驱散了一些寒意:“明天看天气。如果雪小点,就稍稍拉开距离,用喇叭沟通。保持视线范围内的距离前进。重要的是不能走散。”
他看了看帐篷外依旧呼啸的风雪:“今晚轮流守夜,两人一组,两小时一换。其他人抓紧时间休息,恢复体力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