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蔡雄最好的出路,也是唯一的出路就是和沈氏联合起来,纵然两个势力集团联合在一起也不一定是目前安江顺
外戚集团和蔡氏为首的新贵族集团联合在一起也不过只有十万人不到的兵力,而旧贵族世家则坐拥超过三十五万军队。
这种力量对比下,他们能够勉强维持自己的地位就已经很不错了。
安守义和高温的离开,也未免不是因为考虑到了这个原因。
安守义和高温手下控制的军队不过就七八万人,加上沈氏和蔡氏的军队也不过就十五六万,根本不可能和旧贵族世家集团相抗衡。
既然不能抗衡,又很容易双方直接爆发冲突,那安守义就直接选择了离开,这是最为稳妥的方式。
怂是怂了点,但有生力量保住了,皇室以及帝国的大量精英也都保住了。
安守义和高温从长安出走的时候,将长安城中的不少朝廷精英一并带走,这些官员呢,都是朝中比较重要的人员,在皇室出走,中央权力朝西边去后,这些精英将成为接下来维持朝廷运转的重要力量。
安守义和高温都是战将出身,在行政上的能力并不突出,他们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他们两个人只需要管这行军打仗的事情就足够了。
陇右城中,安守义和高温联袂觐见李豫。
李豫让值守太监将两人请进来,目前整个陇右地区的帝国军队有九成都在两人的控制之下,李豫纵然身为皇帝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是无能为力。
“两位爱卿,目前局势如何?”
李豫出声问到。
安守义和高温两个人互相看了看,有些事情要完全瞒住李豫也不现实,还是直接说了的好。
“目前长安城已经被崔氏、王氏等家族把控,三十余万大军已经彻底控制了整个京畿之地。”
安守义的话让李豫心里面非常的难受,长安,大唐帝国的都城,曾经的国际性大都市,人口最巅峰的时候超过了百万人。
李豫被迫放弃了都城,不管是从实际上的经济效益来看,又或者是从皇帝的权威性来看,这都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打击。
皇室威严虽然不至于扫地,但是也是相当打的一次打击。
就算是这一次李豫还能再回到长安,但是对于他这个皇帝的权威也是相当大的一个打击。
另外,实力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之前至少还能有一些力量能够被皇帝调动听从皇帝的命令,但是现在,随着这一次的巨大打击,地方的实权官员将会更加离心离德。
中央财政大权,军权兵权都会受到影响。
作为皇帝的李豫,从自身的意愿来讲,肯定是不愿意这样的,但是现在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他李豫现在也没有任何的资格去说什么事情,毕竟他手里什么资本都没有了。
只有安守义和高温两个人还算是比较坚定的站在了他们这边,实际上对于李豫而言,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大的机会能够在短时间恢复皇室的实力。
他只能隐忍,先在旧贵族世家的压力下线恢复李氏皇族的主导统治地位,同时慢慢的寻找机会,在未来慢慢的夺回兵权和对已经失去的这些财政权,行政权力也要需要慢慢的的收回来。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广州城的安江顺利用地方的生产资料,以及从天竺带回来的各类工匠让他们指导广州等地刚刚招募而来的工匠学习火药配方和新式的炼钢方法以及火炮、火绳枪的铸造。
安江顺并不清楚在国内这场战争会持续多久,所以他必须要在广州等地建立后勤补给基地。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后勤补给的持续性,总不能所有的补给都要从遥远的天竺运送过来吧?
这肯定是不现实的,直接进行就地补给这是最简单的事情。
其中火药厂的筹备是最重要的,任何火药武器失去了火药,完全就是一根没有任何用处的烧火棍。
“火药厂的筹备工作如何了?”
安江顺在十二月的时候来到了广州城外军营后方的一处山谷当中,虽然这山谷两侧的山并不高,但是这样一个天然的洼地也给火药厂提供了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
外围的守军可以在山谷两侧上建立有效的防御体系,防止有人偷袭此地。
火炮铸造厂和火绳枪铸造厂则在山谷最深处,不仅在两侧的山崖上建立哨塔和防御围墙,同时山谷内部也建立了大量的防御设施。
短时间内,枪炮铸造厂还不能正式投产。
“火药生产已经开始,目前每天可以做到五百斤火药的产粮,预计半个月内可以将火药日生产量提高到一千五百斤。”
“一千五百斤?也就是说只要原料充足,一个月的产能就能达到四万斤以上。”
为了回到国内能够最快的速度形成生产能力,安江顺将在天竺火药武器相关的七成以上工匠全部带回了国内,安氏商行早已经在广州准备了充足的原料。
不到半个月时间,初步的生产力就已经形成。
“枪炮铸造还需要多久?”安江顺问到一旁的负责人。
张立文回到安江顺:“大约还需要二十天左右,火炮就能进入正式铸造环节,火绳枪可能还需要一个月时间才有成品出产。”
“毕竟枪管的生产是单独的,需要更多时间的准备,新的工匠还在培训当中,目前的他们无法担负生产重任。”
张立文对安江顺说到:“目前有三千六百余人正在接受培训,大约还需要十天时间才能结业。”
“嗯,这个进度还可以,不用着急,至少在未来三个月之内,我们还不会大规模佣兵,目前军中火药武器勉强也够用了,最重要的是火药生产力能够跟上大军的消耗。”
安江顺对张立文说到:“这些火药武器一旦没有了火药,就跟烧火棍一样,所以这火药的生产能力一定要大力的提上来,目前我们军中装备的火炮数量已经超过了五百门,加上舰队的消耗以及火绳枪手的消耗,一旦开战,每日的火药消耗可能就会高达万斤也说不一定。”
“王爷放心,下官一定会督促他们加快工作进程,尽快完成此事。”
“时间要抓紧,但是也不能为了赶时间就忽略了质量,要知道你们生产的东西都关系着兄弟们的性命,明白吗?”
“放心,属下明白!”
张立文主要负责火药武器这块,处理完这边,安江顺又看向了另一边的汪文胜。汪文胜是征西军中为数不多的高级甲胄铸造师。
他回到广州主要负责的也是甲胄的打造。
军中目前还有部分将士并没有完成常规中甲的换装,尤其是府兵,大部分都是半身甲轻步兵,这上了战场肯定是不行的。
大唐律法规定了,私人不得藏甲,否则视同谋反。
安江顺又没有造反的心思,自然不会在国内铸造甲胄,他例外都宣称是律法的维护这,总不能带头违背帝国律法吧。
所以目前大军要完全完成换装,以待北上的时候装备,在广州这样的东南沿海地区当然不用穿戴更为厚重的中型盔甲,广州这些地方实在是太过炎热,而且雨水很多。
厚重的甲胄透气性很差,长时间着甲根本受不了。
所以新的甲胄打造出来后,也只是在入夏之前大军换装然后北上,或者从黔州进入蜀地,从蜀地汇合陇右地区的安守义和皇室,两路大军汇集一处再一同朝着占据了长安城的旧贵族世家集团。
“你们这边的准备情况如何了?”
安江顺问到汪文胜。
汪文胜面带苦涩的对安江顺说到:“回王爷话,就目前而言,要在短时间内提高生产能力,我们除了在珠江沿岸寻找合适的地方建起水车帮助打造甲片外,更重要的是下官还需要更多的人手。”
“甲片的打造和盔甲整体的缝制都是需要大量人力,目前下官麾下只有三千余劳力,劳力远远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