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的潜台词就是:我已经做了这么多了,求求你们放过我吧。
即使四皇子元王已经明明确确地表示自己想做皇上,可朝廷中大多数的大臣们都并不拥护他为皇,
除了临王之外,呼声最高的便是漓王了,为人谦逊,温文儒雅,文武兼修,一定能成为一代明君。
漓王跟淡然:“我洒脱散漫惯了,将来的日子想要游云游天下。”
临王耸耸肩:“四哥的性子可能是有些浮躁,日后就有劳众臣好好辅佐了。”
荣王也跟着说:“本王也赞成四弟登基,我鹤家没有孬种,个个都是好样儿的。”
最大的皇子和最小的皇子都认了,朝臣们知道这事情已经板上钉钉了:“微臣遵旨,将来一定会好好辅佐四殿下。”
安排好了皇宫里的事情,其他的很多事情也都瞒不了了。
青山寨。
临王和长信侯她们陪着凡离一起回来了,虽然她们的尸体已经被暗卫们给埋葬了,可是寨子里的一切都还在。
李大婶的家里还有一些果干,张大叔家里还有几坛梅子酒,胖墩墩的小虎子家里还有好几把木剑…
琳琅站在游乐场前面,仿佛能看到自己坐在秋千上,几个孩子在后面推自己的画面…
锦溪还记得,当初那些孩子们是如何围这她和凡离里转圈的…
凡离跪在一大片的墓地前,再也忍不住了,崩溃的大哭起来,对于他来说这里的人是他的亲人,因为每个人都像对待孩子一般呵护着他长大,他还没有孝顺这些长辈,这些长辈就已经随风而去了…
他们一同烧了些纸钱,用用酒拜祭了一遍亡魂,最后永远的封上了青山寨的大门。
“我们会拜祭你们在心里,在远方,可这个令人绝望的地方,今生都不会再来了…”
皇宫。
皇宫里已经修缮的差不多了,由于政务繁多,皇子们的大多都会在皇宫里。
一日清晨,几个皇子,一众朝臣们早已经等候在了御书房,却迟迟不见未来的天子,一连等了一个时辰,都没任何消息。
一个侍卫连滚带爬的从外面爬了进来:“启禀各位王爷,元王殿下不知何事遇刺身亡了。”
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晴天霹雳,好不容易找了一个人愿意做皇帝的人,却莫名其妙死了。
临王不在,剩下的只有皇长子来挑起大梁了:“刑部,给本王彻查,究竟是谁人害了元王。”
刑部尚书跪在地上:“微臣遵旨。”
将军府。
灵堂里摆着两口棺材,其中一个是父亲和母亲的,另一个则是莹儿姐姐的。
今日是选中的黄道吉日,兄长也终于履行了自己的诺言,风风光光的将莹儿姐姐迎进府门,只可惜不是活生生的人了…
父亲最终还是追随母亲而去了,临走前父亲说:你们的母亲胆子可小了,若是没有为父,黄泉路上她会害怕的,你们都长大了,为父要去给你们的母亲遮风挡雨了。
兄妹四人,跪在灵堂里不停的烧着纸钱,房间里蔓延的是一股冥纸的味道,仿佛昭示着死亡的气息一般。
小家伙紧赶慢赶也没有赶回来,看到父亲最后一面,回来的这些时日,眼睁睁地收了好几圈儿。
临王和长信侯,凡离,这些时日也在一直陪着,终于熬到了埋葬之日,把这边的事情都料理好之后,就要远走天涯,再也不理会这些朝廷中的纷争…
“启禀王爷,元王殿下遇刺身亡!”
临王匆匆忙忙的跑走了:“景澈,这边你多盯着些,我去去就回。”
元王遇刺身亡一事所有人都盯着再查,可这件事情仿佛连蛛丝马迹都找不到,元王的身上并没有伤痕,也没有中毒迹象,就仿佛是自然死去的。
元王才二十四岁,明明是一个壮年男子,怎么可能会突然间就死了?
宜都城内众说纷纭:“该不会是哪个皇子嫉妒,所以害死了死皇子吧?”
“年纪轻轻的,怎么可能是自己顺其自然死的呢?”
“或许是四皇子福薄,担不起这真龙之气,所以被这只龙之气给克死了吧。”
将军府。
琳琅突然间想到了一种特殊的死法,身上不会有任何伤痕,也不会有中毒的迹象,就像是自然死一般:“窒息。”
几个人把不解德目光都投向了她。
琳琅想了想说:“我们人活着需要依靠氧气,若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没有太多的氧气会窒息的,我当时在棺材里窒息而亡的时候,应该就和元王的死状差不多。”
临王大概是听明白了:“你是说老四他是憋死的?不对吧,他的房间那么大…谁会害他?”
“谁想当皇帝就是谁害的。”长信侯淡淡的顺。
锦泽眉头紧锁:“当初不是没人想和他抢皇位吗,怎么可能会因为皇位害死他呢?”
琳琅却坚定地说:“武王可能没死透。”
这句话一出,所有人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那可是个魔鬼,大魔头…
翌日。
又有另一个消息再次传入他们的耳中:“荣王殿下出门,半路遭遇刺杀,幸得身边暗卫足够多,并未伤及性命。”
前日夜里还有一家农户被灭了门,一对中年夫妻还有三个孩子,无一幸免。
刑部尚书满府上下惨遭灭门,只有一个九岁大孩子,案发时被大人藏进了水缸里,所以侥幸活了下来。
“那个人披着黑色的斗篷,脸上戴着金色的面具,飞得速度特别快。”小孩子复述的时候身子都是颤抖的。
现在已经可以确认了凶手一定是鹤权,可是他究竟是如何逃脱的,是不是有人接应了他?
昏暗的房间里,几个人正在小心翼翼地讨论着这件事情,最终差不多确认了内鬼,决定抓住他的棋子,不能任由他们这样胡作非为了。
钦天监早就算好了登基的日子,还有吉祥的时辰,如此以来,根本耽误不得,选出新的储君才是当务之急的事情。
最后因为没有办法,二皇子昌王算是被赶鸭子上架,由他担起了江山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