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国将军府。
秋风萧瑟,奉命蹲守在将军府的各家小厮,经过一夜又一夜的萧瑟,有些人头发上沾了枯叶,满面疲惫,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
不知是哪家的仆从远远跑过来,对这自家仆人说道:“小四,别在这守着了,刚刚收到消息,摄政王妃今天一早从城外进来,现在已经回府了。”
这个消息对于蹲守了半个月的众家仆,十分炸裂。
“什么?你这消息保真吗?王妃不是在将军府吗?”
“在什么在,听巡防营说这段时间王妃回乡探亲,根本就不在京城。”
“啊?那我们不是白说守了?”
各家仆人将信将疑,一副吃了苍蝇的模样。
合着搞了半天,大家在跟空气斗智斗勇?
如果王妃不再,那为什么将军府的人不出来说一声,这不是坑人吗?
众人议论纷纷,各执己见,有的说这是王妃混淆视听,故意放出的消息,有的暗暗骂了将军府几句。
‘吱呀’一声,将军府大门发出一声闷响。
穿着铁甲,肩挂披风的大将军叶振国从门内出来,面容严肃,不怒自威。
这是半个月一来,将军府第一次打开大门。
众家仆纷纷跪地行礼,又胆子大的仆人借此机会询问。
“大将军,小的是礼部尚书的仆人,我家夫人让小的问问大将军,王妃是否在府中?”
叶振国目不斜视下了台阶。
“不在。”
“既然不在,大将军为何不出面澄清?”
叶振国脚步一顿,眼神陡然变得凶狠。
“你,在教本将军做事?”
说话的仆人吓了一跳,连忙掌嘴。
“将军息怒,小的不是这个意思。”
叶振国冷哼一声,“本将军可从来没说过王妃在府上,是你们自己一厢情愿守在这里,还不赶快散去。”
大将军的话语,坐实了家仆们方才听到的消息,一行人做鸟兽散,纷纷掉转身形,朝着摄政王府的方向赶了过去。
摄政王府。
简单收拾了一下,换了身一副,叶喃又恢复了王妃该有的仪态。
莲步款款,不急不缓,气质温婉贵气。
庭院中,叶喃走过鹅卵石小路,去后院寻叶大牛和李翠兰。
面膜的事情,需要叶大牛去和首富老爷商议,只要财神阁答应合作,此事对于京城那些眼巴巴等面膜的人,才能有个交代。
来到后院,人去屋空。
叶喃秀眉轻蹙,招来丫鬟询问,“人呢?”
丫鬟欠身一礼,“王妃,您父亲母亲已经先行一步,他们留下话来,说让王妃先拖延片刻,明天一早财神阁必然会给您一个答复。”
闻言,叶喃点了点头,事发突然,老爹就算去找叶老爷商量,也需要时间准备才是,一天的时间,已经很快了。
此时,管家匆匆忙忙从外面跑进来。
“王妃,不好了,王府外面都是人,各家都送来拜帖,你看如何是好?”
管家风风火火,怀里抱着一大摞烫金的拜帖。
叶喃扶了扶额头,“管家,你去告诉门外的人,面膜的事明天本宫会当众回复,让他们稍安勿躁。”
“是是……”
管家人还没站稳,扭头又往外走。
“等等。”
管家一个急刹。
“王妃还有什么事吩咐?”
叶喃沉吟片刻,决定在稳一手。
“一会你派个人从后门出去,将张不凡张先生请过来,本宫有件事找他帮忙。”
“好好,老奴这就去办。”
西厢茶楼,今日人满为患。
之所以宾客满朋,听书是一方面,看摄政王府的热闹也是一方面。
茶楼中央的高台上,张不凡口若悬河,分寸,火候都把握的恰到好处,已经是个十分老练的说书人了。
他说了遍《倩女幽魂》,话音刚落便有街坊搭话茬。
“张先生,您这半个月都没将新故事了,西游记也停更了两期,北斋先生到底忙什么去了?”
“就是就是。”
有一名青年趴在二楼窗檐,看着王府门外的热闹景象,忍不住打趣道:“说起来摄政王妃也销声匿迹有半个月了,这北斋先生先生该不会就是王妃吧?”
此人话音一落,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你啊,就知道瞎说,王妃身份何等尊贵,怎么可能闲着给我们写书消遣。”
“害,我就随口一说。”
张不凡站在台上面带微笑,似处变不惊,但是刚刚那青年一语中的的时候,真的惊出他一身的冷汗。
虽然茶客们已经觉着不可能,但是为了防止万一,张不凡还是出言给叶喃打个掩护。
“不瞒各位,近来天气渐冷,北斋先生身体文弱,不小心染了风寒,故而在家中安养,所以这写作的事情便耽搁了,还希望大家原谅则个。”
“张先生言重了,我们不过随便说说,北斋先生既然身体不适,自当好好养病。”
“是极,是极。”
三言两语,众人便转移了话题,张不凡也稍稍松了口气。
书说完了,茶客散了大半,只剩下一些结伴而来的人或而谈笑风生,或而窃窃私语。
张不凡下了台,来到后台,柳依依递来茶水润喉。
不多时王府的丫鬟寻了过来,张不凡得知王妃召见自己,连忙正了衣冠随丫鬟出去,两人绕了一大圈,从后门进了王府。
后院花园,风儿萧瑟。
叶喃美目流转,让落叶纷飞的秋日,添了几分明媚。
“张先生,许久不见。”
张不凡一礼及地,笑道:“王妃你这一去,可把京城里的人急坏了。”
叶喃微微一笑,抬手示意张不凡入座。
虽然两人相熟,张不凡也不敢随意,只沾了一半凳子,正襟危坐。
叶喃抿了一口花茶,唇齿留香。
“其实今天请你过来,是有事相求。”
张不凡闻言连忙拱手,“王妃言重,张某能有今日,都是仰仗王妃提携,千万别说什么有事相求,王妃只管招呼一声,张某愿效犬马之劳。”
张不凡知恩图报,言语之间措辞陈恳,让叶喃十分欣慰。
“都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看来也不尽然。”
张不凡会心一笑,侃侃而谈,“人世千变万化,岂是一两句话就能一言蔽之的。”
叶喃微微颔首,从袖口取出一本刚写的手稿。
“张先生,这里有个新编的故事,劳烦你今日各处讲一讲,务必做到人尽皆知。”